第3章 年1月2日 廣州
字數:3827 加入書籤
第三章
1963年1月2日
廣州
莫正恒坐在前往廣州的火車上心亂如麻。他的真實名字叫莫之英,是台灣“國防部情報局”香港站行動組少校副組長。
上周一,香港站丁站長召集行動組開會,傳達了總部指示,要求抓住新年期間返鄉人多的機會,在廣州製造爆炸事件,目標針對中共黨政軍要人或政府要害部門,造成社會動蕩,為年底前召開的國民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獻禮。站長特別指定莫之英為前敵指揮,指揮兩組共四個人同時執行。
會後,站長又單獨把他留下來交了底。
第一組成員是兩名行動特務,任務是攜帶定時炸彈潛入,並尋找目標,實施爆炸;這同時也是為第二個任務提供掩護。第二組是他帶領另一名組員李阿順,去與總部直接掌握的內線接頭。這個內線在廣東省公安廳潛伏多年,身份隱秘,總部極其重視,被譽為插入廣東公安部門的一把尖刀。以往都是總部單線聯係,連總部聯係人都從未與之謀麵,隻是通過約定的聯絡點獲取其傳送出的情報。這次總部把這個關係交到香港站,正是出於為“九全大會”獻禮考慮做出的決定。
由於事關重大,站長明確指示,這次接頭,由他單獨前往,第二組的另一個組員李阿順負責擔任警戒,兩人都必須攜帶氰化鉀膠囊,“不成功,則成仁”,以確保內線的安全。第一組如果目標爆炸成功,則可製造混亂,為第二組順利接頭創造機會;即便第一組行動未獲成功,也要製造出大的動靜,掩護第二組完成任務。
三天前,莫之英收到消息,第一組已順利潛入廣州,首選目標是中共中央中南局與廣東省委、省政府主辦的新年團拜會,會上中共中南局和廣東省的主要領導將會悉數出席。可從那以後直到今天,第一組就音訊全無。
按照計劃,他和李阿順還是分別從羅湖入了境,乘上了前往廣州的火車。稍許讓他安心的是,他昨天過關像預想的一樣順利。在回鄉證上,他故意使用了他自己年輕一點的照片,以引起邊檢員的注意。果不其然,先前滿懷狐疑的民警在核實人證相符後,便不再追問他其他情況,輕鬆地放他入關。作為老練的行動特工,莫之英非常清楚,太過完美的證件和天衣無縫的理由,恰恰是引起有經驗對手懷疑的原因。畢竟普通人都是在粗心、遺忘、疏漏、懊悔這些不斷犯的小錯中度過每一天的。
即便如此,他還是倍加小心,特意在寶安縣城那簡陋的招待所裏住了一晚,與一個從廣州來的百貨公司采購員睡在同一間雙人間裏。雖然那個胖子晚上呼嚕震天,讓他整宿難以入眠,但還好,沒有發現任何異常。從一早出門到他坐上火車,也沒有發現有人跟蹤。
在火車站等車時,他還和李阿順在廁所裏短暫碰了個頭,要李阿順下車後先去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陵園,那附近有一個與第一組約定的聯絡點,看看有沒有第一組留下的信息。李阿順為人機警,也說沒有發現異常情況,他現在正坐在前麵一節車廂裏。
莫之英看著在車上剛買的《南方日報》發怔,第一版通欄大標題:“中共中央中南局、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行新年團拜會”,同時還配發了多張照片。他心裏想:也許是第一組感覺團拜會警衛太嚴密,不好進入,臨時改變了行動目標吧。不管怎樣,哪怕第一組行動失敗,人員被抓,他們也並不知道他莫之英和李阿順也到了廣州。隻要自己不暴露,應該安全無虞。
想到這裏,他幹脆不再擔心第一組的安全與否,仰著頭,閉起眼,把報紙蓋在臉上,反複思索著與內線接頭的預設方案以及接完頭的撤離路線。
列車行駛緩慢,“咣當咣當”的節奏讓人昏昏欲睡。莫之英突然發現前麵紅光一片,居然著起了大火,他一把扯掉蓋在臉上的報紙,站起來想看清楚是怎麽回事,可圍著的人太多,他怎麽都擠不過去。他正焦急得跳腳,一隻手把他拽住,拉著他便跑。他定神一看,是阿雄,他邊跟著跑邊問:“阿雄,跑什麽?出什麽事啦?”阿雄並不回答,隻拉住他拚命地跑。石板路上隻聽見他們“吧嗒吧嗒”的木屐聲。也不知跑了多久,阿雄突然停住了腳步,胸膛劇烈地起伏著,頭揚得高高的。他順著阿雄的目光,大吃一驚。城樓門上掛著兩隻木籠子,裏麵赫然是兩顆怒目圓睜的人頭!他認出來了,一顆是他的父親,另一顆是田叔—阿雄的父親!一瞬間,他頭腦裏轟然作響,全身激出一身冷汗。
“哐當”一下,他感覺被人猛推了一把,身體隨著慣性一頓,頓時從夢中清醒過來,耳邊傳來車廂廣播:“旅客同誌們,我們已經到達本次列車的終點站—廣州站,請大家收拾好行李,準備下車。旅客同誌們,下次旅行再見!”莫之英沒有急於下車,還沉浸在剛才的夢境中,後背冷汗涔涔,眼睛也似乎濕潤了,下意識歎息了一聲:“阿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定了定神,站起身,拿起行李架上的箱子,隨著眾人下車,這一刻腦子裏閃現出一個新念頭。
莫之英出了火車站,在車站售票處先買了張最後一班從廣州回寶安的車票,然後坐上公共汽車,到荔灣的東亞大酒店開了個房間,卻並不入住,隻把箱子寄放在前台。隨後慢悠悠地走到距此不算遠的“陶陶居酒家”,這是他和李阿順約定的碰頭地點。
時近中午,吃早茶的人散得差不多了,午餐的高峰還沒到。莫之英先在酒家附近溜達了一會兒,看明白周邊的道路和地形,才找了個離門口不遠的靠窗桌子坐下,隨便點了叉燒腸粉、牛肉燒賣等幾份點心,慢慢喝著茶。
自從49年撤往台灣後,他曾幾次用不同的身份秘密潛入過廣州,但從沒有像這次一樣讓他心懷忐忑,可自已又確實沒有發現什麽異常情況,隻是有一種感覺在他腦海裏揮之不去,那種感覺說不清道不明。他打定主意,等李阿順回來再決定下一步是否與內線接頭,於是便踏踏實實地吃起飯來。
眼見著酒樓裏的人越來越多,大多是趁著過年舉家逛完花市來吃飯的本地人,好些人手裏還拿著把鮮花、捧著盆金桔,大廳裏鬧哄哄的,充滿了過年的喜氣。莫之英都喝完兩壺茶了,可始終沒看見李阿順。他多年的職業直覺告訴他,凶多吉少,李阿順那邊可能出事了!
他裝作饒有興趣地逗弄鄰桌的小孩子,用眼角的餘光警惕地觀察四周,看看有沒有暗中盯梢他的眼睛,心裏卻下了決心:情況不妙,不能再和內線接頭了,否則對內線、對自已都意味著危險,自已一出事內線就完了。
趕緊撤退!
他溜達到服務台的公用電話,一邊撥號,一邊留意觀察著從後廚出入的服務員上菜的路線。電話通了:
“阿雄嗎?我是阿英啊,過年好!”
“英哥?!你在哪裏?在廣州嗎?”
“我在廣州,本來想請你見個麵吃個飯,可臨時有樁生意很急,我馬上要去北京,過兩天就回,等回來我們兄弟再見麵。”
“英哥,你看你,這麽匆忙,上次你來廣州也沒來家裏看看,你小侄子都半歲多了。”
“不好意思啊,阿雄,我一會兒馬上要上飛機了,等過兩天回廣州我們兄弟再好好聚聚。另外,我在荔灣的東亞大酒店服務台放了個箱子,裏麵有兩盒榮華蛋黃酥,是我帶給芬妹的,方便的時候你去取一下。”
“你阿芬妹還沒見過你呢。你早點回,回來前給電話我,我和芬妹一起去接你。”
“好,好,回頭見,阿雄。”
莫之英放下電話,遞給服務台一枚硬幣,趁著服務台前人頭湧湧,快步走進後麵的走廊,穿過熱鬧忙亂的廚房,從廚房後門出去,迅速消失在春節逛街的人潮中。
喜歡那些往事並不如煙請大家收藏:()那些往事並不如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