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年6月10日 香港
字數:5838 加入書籤
第177章 1967年6月10日 香港
第一百七十七章
1967年6月10日
香港
王坤德滿身疲憊回到家裏,打開別墅大門的菲傭驚懼地看著他沮喪的神情和身上的血跡,沒敢多話。
這座半山的別墅是哥哥王乾德的,他與母親還有王乾德一家都住在這裏。
他瞥了一眼二樓,黑黢黢的,顯然母親還有嫂子、侄子早都睡下了,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已經是半夜一點多了。
他走上台階,輕輕推開客廳厚實的大門,卻意外發現大廳的水晶吊燈下,王乾德端坐在大廳的沙發上,靜靜地盯著他。
王坤德剛兩歲時,父親便不幸去世了。他哥哥王乾德比他大整整一輪,初中畢業就自已打拚,賣過保險,開過工廠,後來又做外貿生意,經曆千辛萬苦,借著五六十年代香港的經濟起飛,成為了香港有影響力的商人,還當選了新一屆香港總商會常務理事。難得的是,他還是香港為數不多的與內地關係良好的富商,與廣東、北京、上海等地都有外貿代理業務,在西方大國對新中國實行經濟封鎖和貿易禁運的大背景下,為中國外貿出口出過很大力氣,被內地政府視為愛國商人,還多次被邀請北上參加國慶盛典等慶祝活動。
長兄如父,王坤德自幼受到哥哥的照拂,從小學一直上到香港大學法律係,哥哥希望他能成為未來的大律師或者少有的華人大法官。
可是,大學畢業後的他非但沒有去律師所上班,反而卷入了這場香港有史以來從未有過的大風潮,整天跟著參加街頭遊行、示威、抗爭甚至與警察撕打,這讓王乾德陷入深深的憂慮。
“阿哥,你仲未瞓啊?哥,你還沒睡呀?)”
王乾德冷冷地回答:“等你這個英雄返屋企啊!等你這個英雄回家啊!)”看到坤德身上血跡斑斑,語氣轉為焦慮:“怎麽還傷了呢?”
“哦,我沒事,是我朋友的血,他讓防暴警察打傷了,我送他上醫院時沾上的。”
王乾德明顯舒了口氣,話語又轉為嗬斥:“你說你,好好的律師所不去,整天跟一幫凶徒在街頭鬧事,成何體統?!”
坤德爭辯道:“他們不是凶徒,是真正的愛國人士,我們是為了扞衛勞工權益,是在跟英國人抗爭!”
“抗爭?抗爭什麽!天天遊行示威、打砸燒叫愛國?除了把社會搞亂,能解決什麽問題?”
“抗爭他們的殖民統治,抗爭我們自已的權利!是英軍和警察先鎮壓的,我們隻是反抗而已。”王坤德不服氣地爭辯。
“你們天天喊些激進口號,就能結束香港的殖民統治嗎?你們趕走一個總督,英國女王就會再派一個來,他會給你選舉權嗎?”
“那也總比什麽都不做好,像你這樣天天坐在家裏,日日想著賺錢,民主能掉到腦袋上嗎?”
“你連自己都養不活,跟我奢談什麽民主?”王乾德一拍沙發扶手,怒道:“有飯食,有衣穿才是最大的民主!真搞不懂你在港大法律係上的什麽學,跟著人家鸚鵡學舌。認清楚現實,香港就是殖民地,你去翻翻你的課本,世界上哪個殖民地有民主?!”
“那就更要爭取民主,爭取我們中國人的權利。澳門也是殖民地,去年的“一二·三”事件發生後,我們祖國政府一出麵,葡萄牙政府還不是乖乖屈服了。再說,我們才是這塊土地的主人!我們有祖國做後盾,要像內地那樣幹革命,搞大民主!”王坤德硬挺著脖子反駁。
王坤德說的“一二·三事件”,指的是66年12月3日澳門發生的一起警民衝突事件,引發大批澳門群眾到澳督府門前示威。葡澳當局出動軍警鎮壓驅離,結果導致十多人死亡,一百多人受傷。到今年年初,澳門的社會團體發動了罷工罷市,大陸為聲援,一度切斷了對澳門的飲用水供應。葡萄牙政府最後被迫屈服,接受了澳門市民的要求。但王乾德心裏清楚,澳門是澳門,香港是香港,軟弱的葡萄牙政府更不可類比強勢傲慢的英國政府。他最不願意看到的是弟弟因為參加街頭抗爭被捕而留下案底,喪失今後的大好前程……甚至被一顆流彈擊中,毫無意義地暴屍街頭。
可弟弟出身港大法律係,本來就伶牙俐齒能言善辯,近來又學了滿口的政治詞匯,王乾德越發辯論不過,隻好冷笑道:“內地?哼!你去過內地嗎?你知道內地多少情況?幼稚!”
這樣的爭吵,近一個月不知在兩兄弟間發生了多少次,每次都是各執己見,不歡而散。
王乾德是個性格內斂的人,他讀書不多,但處世圓融,講求誠信,在商界口碑很好,這也是他成功的秘訣之一。不但熱心慈善,對朋友也是有求必應,去年四月,他為了一筆生意去上海,朋友的朋友得知後,托他帶一盒胰島素針劑帶給上海的親戚,雖然事情很小,他二話沒說就應允了。到了上海,自己的事情沒辦,先把朋友的囑托完成,這樣的事不勝枚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些年來,他從內地采購大豆、花生、豬鬃、中藥材等等土特產品做轉口貿易,又開辦國貨公司,還多次應邀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國慶招待會等活動,在香港被視作有紅色背景的商人,為此屢受港英當局的另眼相待,甚至公然打壓,英資銀行不給他貸款,警務處政治部找他談話。但他內心裏欽佩祖國的社會發展變化,願意為正在被西方社會封鎖孤立的新中國出力。
這些年他努力打拚,咬牙堅持,生意越做越大,朋友越交越多,生意領域也日益多元化。可現在的社會變化讓他的思想和生意同時受到了巨大的衝擊。作為一個整天隻關注商業機會的商人,他不理解原先好端端的內地社會怎麽會突然發生這麽劇烈的動蕩。
偏偏這個時候,香港也發生了風潮,本地的百貨、餐飲、酒店、轉口貿易等行業飽受衝擊,他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國貨公司被迫關門,原先的跨領域投資成了虧損黑洞,每天疲於應付與客戶洽談和銀行催債,身心疲憊。原先寄予重望的弟弟卻好像變了一個人,天天激情澎湃參加街頭遊行,還與警察和英軍對峙,這更讓他頭痛不已。
此時,他看著猶自亢奮的王坤德,知道多說無益。他看了看樓梯,唯恐吵醒樓上睡著的母親和孩子,站起身壓低聲音說:“阿坤,你自己想清楚,一旦你被差佬逮捕,落了案底,你的前途就告吹了。”說罷,拍了拍弟弟的肩頭,兀自上樓去了。
王坤德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他匆匆洗漱完,下了樓,家裏隻有菲傭在家,哥哥早就上班去了,母親去了公園散步,嫂子送侄子上學走了。他喝了杯牛奶,讓傭人裝了一袋水果,提著匆匆出了門。他要趕到聖瑪麗醫院去看昨天送來的朋友周天澍。
周天澍是他在街頭抗爭中認識的朋友,做什麽工作、住在哪裏他一概不知。但他親眼見到周天澍在街頭鬥爭中非常勇敢,一直揮舞著一麵旗幟,衝擊警察的防線,遭到了後來趕到的防暴警察的群毆,被警棍和槍托打得滿臉是血。他和另外幾個示威者奮力從混亂中將周天澍救出,又送他到醫院。住院登記時,才知道他叫周天澍,無業。王坤德心裏無限感佩,想起了在一本刊物上讀到的一句話:“真正的無產者是最革命的。”
王坤德趕到醫院,推開病房門,發現周天澍頭纏繃帶正半靠在被子上,同床頭坐著的一個文質彬彬的中年人說著什麽。
“小周,好點沒?”
周天澍坐直身子,笑著說:“王先生,謝謝你昨晚送我來醫院,還幫我墊付了醫藥費,今天又一早趕來,怎麽好意思。”
中年人起身讓座,王坤德把水果放到床頭櫃上,急忙說:“您坐您坐,我站著就行。”
周天澍對中年人介紹道:“這是王先生,多虧他昨天從警察的棍棒下把我救出來,又把我送到這兒來。”說著,把身子往裏挪了挪:“王先生,你坐床吧。我給你隆重介紹一下我的老師,史文麟史先生……。”
沒等周天澍說完,史文麟握住王坤德的手,重重地搖了搖:“史文麟,現在在《香港新報》做編輯。”
“幸會,史先生。我叫王坤德,叫我坤德或者阿坤就行”
待兩人坐下,周天澍又說:“史先生可是大文人、大理論家,他的文章你一定看過的,筆名疾風……”
王坤德一聽,又驚又喜,肅然起敬站起身:“哎呀,您就是疾風先生啊,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香港社會風潮發生後,疾風在報紙上連續發表三篇評論《論假民主》、《香港人的奴性與血性》、《人民的覺醒》,立意高遠,痛快淋漓,為群眾組織加油打氣,在時下幾乎一邊倒聳人聽聞地渲染示威者“暴力”、“血腥”的香港報紙中,獨樹一幟,立場鮮明,一時轟動,在左派知識分子中風行一時,沒想到在這裏遇見了。
史文麟謙遜地說:“哪裏哪裏,我沒膽量上街,隻是耍耍筆杆子為民眾發聲罷了。聽說王先生出身於富商家庭,還是港大法律係的高材生,更難得能奮不顧身衝殺在一線街頭,你才是青年才俊呐。”
王坤德感慨說道:“人家都稱香港是文化沙漠,民眾對政治也很冷漠,我們在街頭拚死拚活卻難得到一般民眾的呼應,我們太需要像疾風先生這樣的大文人替我們多多宣傳,開啟民智了。”
史文麟有些不好意思答道:“我就是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也就是能寫寫文字,替你們鼓鼓勁。再說我上有老,下有小,要養家,不能像你們年輕人那樣,滿腔熱血直接跟軍警對峙。”
周天澍插話道:“史先生,您可以給我們出主意呀,街頭抗爭有我們年輕人呢。”
王坤德眼睛一亮,“對呀,我們成立了‘人民反抗港英殖民動員委員會’,跟其他勞工組織不同,他們主要成分是勞工,我們‘動委會’可是有更廣泛的代表性,有工人、市民、小販、學生、海員還有港府公務員參加。我們還分了‘指揮組’、‘後勤組’、‘宣傳組’、‘糾察組’,如果史先生能加入,助我們一臂之力,那可就太好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史文麟很謙虛:“王先生謬讚了,我能力有限,再說我也不認識他們啊。”
王坤德忙不迭說:“那不是問題,‘動委會’的副理事長兼宣傳組長就是我在港大法律係的老師,我們很熟的,我去說。他要是知道大名鼎鼎的疾風先生加盟,不定高興成什麽樣呢。”
周天澍在旁邊慫恿道:“就是,就是,史先生,史先生,您要是去了就是我們的智囊啊,不是有句話說嗎,一支禿筆可抵萬千毛瑟槍啊!我們的鬥爭就更有希望了。”
史文麟有些無奈:“我還是擔心力有不逮,還是先跟你們‘動委會’的領導人見過麵再說吧。”說完又鄭重加了一句:“不管怎樣,我的心永遠跟你們在一起。”
王坤德高興異常,當天下午就帶著史文麟在‘動委會’臨時大本營見了理事長、副理事長等一幹領導人,眾人都讀過疾風的“三連發”社論,紛紛表示印象深刻,傾談之下,相見恨晚,極力邀請史文麟加入宣傳組,並慨然委任為組長,成為“動委會”骨幹成員。史文麟先是百般推脫,後來在眾人的說服下,勉為其難地接受了。
然而,讓王坤德及其“動委會”一幹人等萬萬沒想到的是,史文麟和周天澍的真實身份:
周天澍,真名周廣順,中尉軍銜,行動組組員;史文麟,真名史季良,香港本地人;田佩瑜親自發展的情報員。
喜歡那些往事並不如煙請大家收藏:()那些往事並不如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