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年1月15日 泰國美斯樂
字數:5703 加入書籤
第二百零六章
1969年1月15日
泰國美斯樂
所謂“軍部”不過是一棟大一點的吊腳竹樓,樓前的相對平整的小廣場上,參差地站著一支三十名老兵組成的“儀仗隊”,隊員們年紀都不小了,個頭也高矮不一,卻身著清一色的卡其色作訓服,胸前統一挎著俗稱“黃油槍”的美式3衝鋒槍,看得出是做了精心挑選和準備的。
兩名佩著少將肩章穿著軍便服的軍官立正站在軍旗下,領頭的中等個子、年紀很大的圓臉少將見四人小組款款走來,跨前一步向領頭的周仁俊敬禮,用雲南口音大聲喊道:“總指揮兼第5軍軍長段希文歡迎國防部長官前來我部視察!”
另一名個子稍高,皮膚黝黑的少將也緊隨一步,立正敬禮喊道:“第5軍參謀長雷雨田歡迎國防部長官!”
“哎呀,段老將軍,不敢當啊!”周仁俊客氣地緊緊抓住段希文的手寒暄道。
小組的其餘三人也順序挨個與段希文、雷雨田握手致禮。
“請國防部長官檢閱儀仗隊!”段希文一聲暴喝。
“立正!”隨著口令聲,三十名老兵挺起胸膛,一齊注視著慢慢在他們麵前走過的周仁俊。
雖然表麵上大家都是少將,但段希文和雷雨田的少將軍銜更多的是一種榮譽,不太名實相符,手下隻有些老弱殘兵,而周仁俊可是貨真價實代表“國防部”來的特使,因此段、雷二人很給周仁俊麵子,一把年紀了,不僅執下屬禮,還特意安排儀仗隊歡迎儀式,這讓周仁俊容光煥發,心情極好。
“諸位,請!”段希文把幾人請上作為軍部的竹樓。
一上竹樓,樓上布置的畫像和旗幟,讓參加過“國民黨九全大會”的田之雄產生了一陣恍惚,仿佛是“九全大會”主席台的極其簡陋版。
吊腳樓是西南地區和東南亞一帶特有的建築,就地取材,純用竹子搭建,茅草屋頂,四麵透風,在潮濕多雨地帶,便於通風幹燥,又能防毒蛇野獸,一行人走在竹樓上“吱啞”直響。主賓數人在竹編的長條桌兩邊坐下,坐在田之雄身旁竹椅的曹少武低聲問道:“羅組長,不是93師嗎?怎麽又出來個5軍?”
田之雄壓低嗓門:“93師是他們早先自稱的番號,後來號稱五個軍呢,1、2、4軍隨李彌撤回台灣了,還剩3軍和5軍,其實都沒多少人;5軍在美斯樂,號稱有3000人;3軍在清邁的塘窩,據說有1000多人。”
“噢……”
“段總指揮、雷參謀長,我先向二位介紹一下我們特派小組的其他成員:”
周仁俊站起身,一掃幾日來翻山越嶺的狼狽,聲音洪亮一一介紹道:
“‘國防部特情室’謝達臨上校。”
“‘中執委二組’羅清泉中校。”
“‘國防部情報局’曹少武少校。”
幾個人沒穿軍裝,自然無法敬軍禮,便各自起立,向段、雷二人躬身點頭示意。
周仁俊派頭十足接著說:“我們四人小組蒙上峰委托,受國防部指派,專程前來慰勞孤懸海外、輾轉在泰緬山區艱苦奮鬥的國軍93師孤軍。你們曆盡艱辛,英勇奮戰,打破了緬方政府軍的圍剿,創造了世人皆驚的戰績;你們篳路藍縷,披荊斬棘,在泰北山區建立起了牢固的根據地;你們無懼千難,克服萬險,堅持敵後凡二十年之久,堅守反攻的前哨陣地;你們的功績讓台灣軍民無一不深深敬佩;你們的精神讓自由世界的人民無一不為之驚歎;你們是國軍的楷模和典範。在此,我謹代表‘國防部’對英勇的93師諸位弟兄及其家屬表示深切的慰問!”
段希文、雷雨田一起起立立正,異口同聲:“為黨國效勞!”
謝達臨站起身,雙手托著隨身的公文包,沉聲道:“臨行前,上峰親口委托我向段老將軍、雷將軍及93師的弟兄轉達問候,並囑我將此十萬美金贈予貴部,聊表心意。”
段希文雙手接過公文包,臉上一副深受感動的表情,朗聲道:“感謝上峰關懷!”
周仁俊心裏多少有些不虞,他知道士林官邸特批了十萬美金帶給段希文的事,讓他不爽的是謝達臨的用詞,又是“親口委托”,又是“囑我贈予”,不就凸顯你是士林官邸侍從室的人嗎?那把我這組長往哪兒擺?我這個少將不成了擺設了嗎?心裏嘀咕,臉上卻沒表現出來,依舊笑容可掬,帶頭鼓掌。
周仁俊的一席話說得輝煌大氣,尤其是其中的排比句鼓舞人心,慷慨激昂,可仔細聽下來,沒有一點幹貨,還不如謝上校遞過來的黑色公文包實惠呢。雖然這十萬美金對於幾千口嗷嗷待哺的老兵和家屬而言,絕對是杯水車薪,比段希文心裏的期望值低了許多,可好歹聊勝於無啊,況且,這還是上峰親口囑托的帶著光環的款子。段希文腹誹不已,他把公文包順手交給雷雨田,感慨萬千訴起苦來:
“方才聽到謝上校轉達上峰的親切問候,以及國防部周長官對我部的高度評價,希文感激涕零,難以自己啊。自從1949年,我第8軍和第26軍殘部撤到緬甸,重整成為93師以來,已經整整二十年了。我們從開始出境的2000多人,高峰時加上眷屬逐步擴展到一萬多人。其間,大陸方麵曾與緬甸當局合謀,派共軍出境作戰,壓迫我部的生存空間;後來緬甸政府軍又多次派重兵圍剿我們,但我們從不畏懼,在無援兵、無給養、無配合的條件下屢敗緬軍,還擊落了緬軍的飛機,擊斃了緬軍的空軍司令;不僅我們要和緬軍打,還要和撣族、佤族、克欽族的地方武裝打,和各種土著部落打,和這一帶的毒梟武裝打,和熱帶雨林中的毒蛇猛獸打。我們還要在這深山老林裏,自己開荒,自己種地,自己生產;有了傷病,沒有醫藥,能扛則扛,扛不過去就是死;有了孩子,隻能自己辦學校;......唉,其中的艱辛真是一言難盡啊,可我們都挺過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1954年,我們第1、2、4軍一部分弟兄及家屬隨李彌老長官撤回了台灣。1961年,柳元麟將軍又率4000多人撤走了,我們剩下的人更為艱難。尤其是1965年後,國府方麵以我們抗命為由,幹脆中斷了本來就少得可憐的軍費和補給,又加上緬軍威逼利誘企圖讓我們加入緬籍,為他們當炮灰與遊擊隊作戰。不得已,我們隻好扶老攜幼向泰國北部山區轉移,直到在此建立根據地。目前在美斯樂這裏,我們5軍連老兵帶家屬,老弱病殘加一塊不到3000人。”
“現在,大陸我們已經回不去了,台灣方麵又不接納我們,我們隻好跟泰國政府談判。我們都是中國人,連死去弟兄的墳墓都向著家鄉的方向。我知道台灣方麵對我們不願再襲擾大陸,反而與泰國方麵談判頗有微詞,可現實是,原先二、三十歲的官兵現在都四、五十歲了,我們不怕打仗,不怕犧牲。但我們怕沒有國籍,沒有希望;我們怕我們的孩子以後就窩在這深山叢林中,重複我們這一代的悲劇啊!”
段希文痛切陳詞,淚流滿麵。
他擦了把臉繼續說道:“我今年已經60多歲了,是93師的老長官,我當年完全可以隨李彌老長官一同撤回台灣享清福,但我沒有這樣做,我不忍心看著這些忠勇之士被人拋棄,我要留下來跟剩下的弟兄生死與共。我很感激‘國防部’能派小組來了解我們的真實情況。諸位軍銜各有高低,可在我看來,從上級軍事機關來視察的,都是我們的長官,我懇請諸位長官回去後能幫我們向最高當局剴切陳詞,不要拋棄我們這支含辛茹苦達二十年的黨國孤軍!”
段希文並不是當初跟著殘軍跑到緬甸的,但在軍中的資格比在座的任何一個人都老,而且是真正的93師老長官。他在任滇軍58軍少校營長時就開赴抗日前線,到抗戰勝利時已經是陸軍93師少將師長兼武漢衛戍司令了。1949年他任師長時,部隊被解放軍全殲,他孤身一人逃到香港,後被李彌招募到金三角地區,管控這支殘軍。他一席如泣如訴的講述和不顧尊嚴的訴求,深深打動了在座的每一個人,竹樓裏一派凝重的寂靜。
周仁俊和謝達臨都是帶著各自的秘密任務來的,匯報對象不同,了解情況不同,各自的任務自然也不同。隻是兩人彼此不通氣,也不可能互相通氣。
周仁俊的任務是核實有關這支孤軍正與泰國政府就集體加入泰國籍進行談判的傳聞,如屬實,則想辦法果斷阻止;還有一項任務是核實該部在泰緬交界地區大麵積種植罌粟,並從事毒品貿易的情況。
謝達臨接受的任務,則是考察該支武裝的戰鬥力和忠誠度,評估在緊靠大陸雲南地區建立反攻基地的可能性,深入了解部隊對襲擾大陸抗命不從的原因,然後親口向士林官邸匯報。謝達臨心裏清楚,自從“八六海戰”之後,國民黨內部引起了強烈震撼,大家都明白大陸方麵的海空軍實力已經漸漸趕上甚至超過了台灣方麵,如此一來,曾經做出的宏偉計劃即將化為泡影,支撐台灣軍民的精神支柱即將麵臨崩潰,上峰急需拿出實質性的舉措來維護宏偉規劃的希望,那麽在中共身旁存在一個成建製的反共基地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當然,這些想法謝達臨不會跟周仁俊提起,更不會跟段希文交底。
田之雄和曹少武更不會說什麽,也沒什麽可說的。“中二組”和情報局都沒有給他們布置明確的任務,隻是聽周仁俊交代任務。按田之雄的理解,就是代表“中二組”和情報局,帶雙眼睛來看,回去後向背後的機關匯報就行。如果還有,就是通過與情報局曼穀站接洽,保證小組一路安全。簡單地說就是,我來了,我看了,我沒缺位啊。
大家都嚴肅地沉默著,各自想著心事,表麵上卻還要顯得是被段希文的一番發自肺腑的話語所打動,氣氛很凝重。
參謀長雷雨田開腔打破了沉寂:“各位長官遠道而來,在泰北叢林山區跋涉數日,倍加辛苦。總指揮備下了薄酒為大家洗塵,請諸位移步。請!”
中飯時間早過了,晚飯時間又還早,幾個人汗流浹背翻山越嶺早就又餓又渴了。領他們一路過來的軍部參謀在前邊帶路,段希文和雷雨田在後邊陪著,移步到旁邊的一座竹樓。竹樓門口早有一排穿著各式各樣服裝的軍官等候已久,遠處還有一群衣衫襤褸大小不一的孩子眼巴巴地看著這邊。
段希文一一向小組四人介紹,都是5軍的師長、團長、參謀長什麽的,周仁俊和謝達臨矜持地與他們一一握手。他們知道,這些所謂的師長、團長既沒有在國防部備案,也沒有正規提拔程序,更領不著軍餉,都是段希文自己委任,對外唬人、對內安慰而已,以前頂多是個連排級小軍官,他們的老團長李國輝和譚忠早在十幾年前就被李彌和柳元麟奪了軍權,去了台灣。
四人小組在大家前呼後擁中走進吊腳樓,裏麵早已備好了兩桌酒席,桌子上的各色菜肴疊盆架碗滿滿當當。田之雄注意到盛菜的盤子五花八門大小不一,顯然是從各處好不容易湊起來的。他心情很複雜,既為這支被台灣方麵所拋棄的孤軍處境感到悲哀,又對隨軍的一大批老弱病殘同胞被迫生活在這深山野林之中感到心酸。
隨行的軍部聞參謀從馬馱的簍子裏拿出幾瓶從曼穀帶回的洋酒,逐一倒上。
段希文站起身,端起酒杯,朗聲道:
“來,這第一杯酒,讓我們共同遙祝上峰身體健康!
這第二杯酒,我們5軍的弟兄一起來敬不辭辛苦遠道而來視察我部的諸位國防部長官!
這第三杯酒,讓我們預祝美斯樂的未來繁榮富裕、興旺輝煌!”
“幹!”
喜歡那些往事並不如煙請大家收藏:()那些往事並不如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