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燒毀糧草
字數:2893 加入書籤
戰鬥進入了膠著狀態,雙方士兵都在拚命廝殺,互不相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棒子國的士兵逐漸顯露出疲態,開始處於下風。
棒子國丞相金大國站在高台上,他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響徹整個戰場:“殺敵軍士兵者賞銀五十兩,殺敵軍將領者官升三級,殺鎮北王者直接封王!”
這聲音如同戰鼓一般,激勵著棒子國的士兵們。他們的眼中閃爍著貪婪和狂熱,仿佛已經看到了那豐厚的賞賜和無上的榮耀。
金大國身邊的親衛們也跟著高聲呼喊,將這個命令迅速傳遞給了每一個士兵。很快,這個消息就像野火一樣在軍隊中蔓延開來,士兵們的士氣瞬間被點燃。
他們如同餓狼一般,嗷嗷叫著衝向敵軍,毫不畏懼地與敵人展開廝殺。刀光劍影中,鮮血四濺,喊殺聲震耳欲聾。
周寧站在後方,遠遠地觀察著戰場的局勢。他看到後方的軍隊已經穩定下來,心中稍安。然後,他轉頭對身旁的鐵牛說道:“鐵牛,你帶領五千人去支援馬樹峰。敵軍士氣正盛,我們不能讓他們有翻盤的機會。”
鐵牛毫不猶豫地點頭應是,隨即率領著五千名精銳士兵如旋風般衝向戰場。
隨著親衛軍的加入,戰場上的形勢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親衛軍不僅裝備精良,而且訓練有素,他們在遠處可以使用火槍,給敵人造成巨大的殺傷;而在近戰中,他們的戰鬥力更是恐怖,讓敵人聞風喪膽。
棒子國的士兵們漸漸感到吃不消了,他們的攻擊開始變得無力,而敵人的反擊卻越來越猛烈。終於,不知道是誰第一個轉身逃跑,這就像引發了雪崩一般,其他士兵也紛紛跟著逃竄。
丞相金大國見狀,氣得暴跳如雷。他立刻下令斬殺那些逃跑的士兵,以儆效尤。然而,此時的棒子國士兵們已經被恐懼所籠罩,他們的心中隻有一個念頭——活命。所以,盡管丞相的命令嚴厲,他們也顧不上那麽多了,隻顧著拚命地逃跑。
棒子國丞相金大國眼見形勢對己方極為不利,如果繼續戰鬥下去,他所率領的軍隊必將全軍覆沒。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金大國當機立斷,果斷下令撤退。
值得慶幸的是,由於金大國的出色指揮,棒子國士兵們在撤退過程中並未出現慌亂的情況。他們訓練有素,彼此之間配合默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掩護撤退的行動,成功地不給周寧留下任何追擊的機會。
周寧見此情形,也並未下達追擊的命令。他深知窮寇莫追的道理,更何況對方的撤退井然有序,此時強行追擊恐怕會得不償失。於是,他命令馬樹峰和鐵牛帶領士兵清理戰場,統計傷亡情況。
經過一段時間的忙碌,鐵牛和馬樹峰終於完成了任務,前來向周寧匯報。馬樹峰麵色凝重地說道:“王爺,這一戰我部步兵損失慘重,多達三萬餘人。”鐵牛緊接著補充道:“末將的親衛隊也損失了一萬餘人。”
周寧聽完二人的匯報,心情愈發沉重,他不禁長歎一口氣,說道:“棒子國在麵臨絕境時的反撲竟然如此猛烈,這一戰我們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一旁的衛青雲見狀,連忙安慰道:“王爺,雖然我軍傷亡慘重,但也並非毫無收獲。至少,我們的糧草並未遭受損失,這對我們後續的戰事至關重要。”
周寧一臉凝重地說道:“此次糧草未受損失,實乃不幸中之萬幸啊!否則,我們的處境將會變得更加艱難。如今補給線拉長,補給難度陡增,若糧草被毀,我們恐怕就隻能無奈後撤了。”
周寧眉頭緊鎖,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若繼續前進,敵人勢必會再次設阻。以他目前所率領的兵力,實難與敵人正麵對抗。如此一來,改變策略便成了當務之急。
經過深思熟慮,周寧心中已有定計。他決定采用“引蛇出洞”之法,逐步消耗敵人的兵力。
與此同時,棒子國丞相金大國的臉色同樣陰沉至極。他緊盯著屬下的匯報,心中的怒火愈發熾烈。這一戰,他們不僅損失了將近六萬兵馬,更為關鍵的是,鎮北王周寧竟然未能被斬殺。
金大國的眉頭緊緊皺起,他開始權衡利弊。是繼續留在這裏與周寧周旋,還是果斷率領大軍撤離聖人山,返回平漢城呢?這的確是一個艱難的抉擇。
一旁的將領麵色凝重地說道:“丞相大人,雖然我們在這場戰鬥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鎮北王那邊的情況也並不樂觀。如果我們繼續堅持戰鬥下去,說不定能夠將他徹底消滅。”
丞相金大國眉頭微皺,若有所思地回應道:“話雖如此,但敵軍的火槍實在太過厲害,我們在遠距離作戰時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麵。不過,如果能與他們近身肉搏,我們還是有一定勝算的。”
將領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接著說道:“丞相大人,我倒是有一個主意,可以迫使鎮北王主動出擊。”
金大國聞言,精神一振,連忙追問:“哦?快說來聽聽,你有什麽好辦法?”
將領微微一笑,解釋道:“敵軍是從北部登陸的,如今戰線已經被拉長,他們的後勤補給必然會遇到困難。如果我們能夠設法燒毀敵軍的糧草,鎮北王肯定會心急如焚,迫不及待地趕往平漢城與他的兵馬會合。”
金大國聽完,不禁拍手稱讚:“此計甚妙啊!若是成功實施,鎮北王必定會匆忙趕路,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利用地形的優勢,在他必經之路設下埋伏,與他的軍隊展開近距離廝殺。”
金大國精挑細選了兩千名身經百戰的精銳士兵,他們都是各個軍隊中的精英,此次任務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
鎮北王周寧的大營,四周布滿了巡邏的士兵,盡管時間已經來到午夜時分,但這些士兵們卻毫無倦意,依然保持著高度的警覺,嚴密地守衛著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