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呂布撤軍

字數:5385   加入書籤

A+A-


    被張遠埋怨的董卓李儒此刻正在頭疼。
    汜水關外三十裏,此處就是西涼兵埋伏公孫瓚馬騰的地方。
    伏擊完二人,董卓聽從李儒的計謀,留下五千人在此打掃戰場,其餘人殺回汜水關,給聯軍來個回馬槍。
    此刻,兩人坐在一棵樹下,百米內沒有一人,董卓望著手中的青釭劍,感慨的說道。
    “張遠沒騙咱,這確實是一把好劍。”
    李儒手中拿著一把斷劍,疑惑的說“如此鋒利的一把劍,張遠為何會讓嶽父轉交小白,是不是有什麽陰謀?”
    “咱也正是為此頭疼,張遠這人,每做一件事,必有它意,絕對不會平白無故的給小白一把劍,文優,你說這是不是張遠對咱的威脅?”
    李儒盯著手中斷劍陷入了沉思,董卓也沒有打擾李儒,拿著青釭劍左看右看。
    不知過了多久,李儒回過神,見董卓坐在樹下,無聊的望著遠處。
    “太師恕罪,儒剛才在想事情。”
    董卓揮揮手不耐煩的說“文優,咱不是和你說過,就咱二人之時,別如此生分,你怎麽不聽。”
    “嶽父,如今不比在西涼,儒不想其他人說閑話。”
    “你呀!活的總是戰戰兢兢,咱看著都累。”
    “咱們家族命運,未來前途,儒不敢不小心,生怕一個疏忽,全部葬送。”
    “文優,咱有時候挺羨慕張遠的,這人太精明了,沒陷在洛陽這個漩渦中,若是咱知道會是這樣,咱說什麽都不會來洛陽,文優,咱想西涼了,想西涼的黃土地,想西涼的羊肉,想小白他們,洛陽雖好,可終究不是咱們的根。”
    “嶽父,是儒之過,儒沒想到中原世家會對咱們如此抵觸。”
    “文優,咱沒有怪你。”
    突然董卓臉上浮現出猙獰之色。
    “文優,咱要帶著朝廷回西涼,你說可行否。”
    李儒想了想說“既然要走,咱們就學張遠,將洛陽的人和錢糧都搬到西涼,有洛陽的錢糧,人口,咱們可效仿大秦,守著函穀關,坐看天下亂戰。”
    “對,將洛陽燒了,讓關東賊子空歡喜一場。”
    李儒猶豫的開口說道“焚燒洛陽,這恐怕不妥吧,畢竟這可是大漢的都城,若是被我們付之一炬,天下人都會抨擊我等。”
    “咱不但要燒了洛陽,還要挖了皇陵,讓大漢徹底喪失威儀。”
    看著滿臉興奮的董卓,李儒心中一動,當即明白,董卓是在為篡漢做準備。
    “嶽父如此做,可知會發生什麽?”
    “發生什麽?”
    李儒沉重的回道“重回戰國時期,天下大亂,諸侯混戰,百家爭鳴。”
    李儒的話讓董卓猶豫了,董卓想篡漢,可又不希望天下分裂。
    想了許久,董卓問李儒“文優,咱不做這些,這些人就沒異心了嗎?”
    “大漢雖到遲暮,然,無人敢公開篡漢自立,嶽父若想取而代之,仍需借漢家威名。”
    “文優,有什麽辦法能讓這些人認可咱立的朝廷。”
    “分封各地,若是他們接召,就等於承認朝廷。”
    “不行不行,天下不能分裂,咱不能做這千古罪人。”
    見董卓毫不猶豫的拒絕,李儒心中不但沒有不開心,反而很欣慰。
    “既然嶽父不同意,那就給他們調換位置。”
    “如何調換位置?”
    “比如將張遠封為冀州牧,韓馥封為並州牧,陶謙封為兗州刺史,劉岱為徐州牧,將富裕和貧瘠之地對換,給這些人一個攻伐的借口,如此既能削弱關東聯軍的實力,又能讓這些人產生異心,咱們在長安坐看天下亂戰,等這些人兩敗俱傷之時,嶽父帶兵出潼關,收拾殘局,屆時,嶽父功勞誌偉,威望,如天。”
    “好,文優此計甚妙,就如此辦。”
    “管他張遠有什麽陰謀,咱回西涼去,看他如何算計咱。”
    “既然嶽父同意,那咱們就要開始提前準備,儒會返回洛陽,暗中謀劃此事,還需嶽父在虎牢關鎮守一段時日,若是關東聯軍前來,嶽父隻需與其對峙即可,另外,將汜水關外諸將召回。”
    “對對對,咱都聽文優你的,兵力若是損失太大,以後如何橫掃天下。”
    “嶽父所言甚是。”
    若是真按照這個方法下去,董卓很可能就是以後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可二人卻不知,還有呂布這個愣頭青。
    夜如水,寒冷刺骨,張遠裹著披風坐在火堆旁邊,望著天空發呆。
    一陣腳步聲響起,將發呆的張遠驚醒。
    望見停在自己麵前的太史慈,張遠連忙問道“如何?”
    太史慈先是搖了搖頭,隨後開口說道“主公,山勢陡峭,攀爬不上去。”
    聽到太史慈的回答,張遠自言自語道“難道真要被呂布圍死在此地。”
    “主公,末將讓人去山下查探了一番,若是主公帶著幾位統領,絕對能衝出去。”
    “你讓我丟下這些兄弟獨自逃跑,太史慈,你是不是餓昏了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並州可以沒有我們這些人,可絕對不能沒有主公,慈懇請主公同意慈之建議。”
    “不行,我不會丟下弟兄們獨自逃生的,再說,事情還沒到如此地步,再等等。”
    “主公切麽再猶豫了,主公出去了,說不定呂布就會退走,到時大家都能活命。”
    張遠想了想,太史慈說的有理,開口問道“你想怎麽做?”
    太史慈聽張遠鬆口了,臉上露出笑意,連忙回道“末將會和破落爾將軍帶兵衝擊呂布大營,主公可趁亂隨典韋,管亥,何曼殺將出去。”
    “你快拉倒吧,這就是你出的餿主意,你們吸引呂布的注意,讓我逃跑,你們要是下去了,還能跑的回來,再說你也太小看董卓李儒了?以我估計,汜水關外肯定有大批西涼兵,若是隻有呂布這點人馬,郭嘉早就來了,你讓我跑出去送死差不多。”
    太史慈顯然是沒有想到這一點,猶豫了片刻說道“要不慈單槍匹馬殺出去看看,若是外麵沒有大軍,主公再依我之計。”
    “那可是呂布呂奉先,子義你一個人如何能跑出去,算了吧!再等等。”
    太史慈急躁的說“主公到底在等什麽,難道主公還奢望關東聯軍會來救主公。”
    “不是他們,而是董卓與李儒。”
    太史慈不解的問道“主公是不是餓暈了,二人乃我們之敵,怎麽會相救我們。”
    “不是救我們,而是救他們自己。”
    “慈不明白。”
    “你聽我吩咐就可。”
    “主公確定二人會讓呂布退兵。”
    張遠心裏說道我確定個屁,這不是衝不出去嗎,以後再不逞能了。嘴上卻說道“是,我確定。”
    “既然如此,那慈就聽主公的再等等。”
    “主公,還有一事?”
    “講。”
    “破落爾讓我問問主公,要不要將他們攜帶的肉幹分給其他人。”
    提起肉幹,張遠感慨的說“人家匈奴人這個習慣很好,隻要是出門,就會攜帶肉幹,子義,這是個好習慣,以後所有騎兵都和他們學,隻要是出征,都要攜帶上幹糧。”
    太史慈心疼的說“那要殺多少羊啊,沒打仗就犒賞大軍,這不合規矩。”
    張遠被太史慈的模樣逗樂了,笑著說“人家狼騎的肉幹是自己準備的,怎麽,你還想讓我給你們準備肉幹,你們騎兵的俸祿是步卒的雙倍,一名步卒的俸祿就能養活四口人,還想要我給你們準備肉幹,你做夢吧!能準備肉幹就準備肉幹,沒有肉幹準備不易壞的燒餅,一定要將這個好習慣在軍中流傳開。”
    太史慈老臉一紅,連忙轉移話題“主公,慈是問,要不要將肉幹分給公孫瓚馬騰他們。”
    “不給,如今自己都顧不上了還顧他們,他們不是有戰馬嗎?實在是餓急了,他們殺馬充饑。”
    “慈知道了。”
    張遠望著夜空中的星星,和一旁的太史慈說道“子義,不知不覺,我們出來快一年了,時光真快啊!”
    “主公想夫人了和小公子了?”
    張遠悠悠的說道“我都適應這樣的生活了。”
    太史慈以為張遠說的是征戰沙場的生活,而張遠心中所想的卻是,適應了穿越而來的生活。
    第二日,不斷的號角聲響起,將還在沉睡的張遠猛然驚醒。
    何曼風風火火的跑過來,邊跑邊大喊“公子,公子,呂布那龜孫撤了。”
    聞聽此言,張遠豁然起身。
    喜歡三國黃巾逆襲請大家收藏:()三國黃巾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