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攻城前的風波

字數:5529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一大早,李福猷就來跟石鎮清辭行。
    石鎮清帶著一眾將領將李福猷送出百裏之外。
    在岷江的江邊,直到李福猷的人馬消失在崇山峻嶺之中。
    李福猷離開新津以後,按照石鎮清的部署,帶人先奪取了內江縣,再征集大量船隻。
    而後用大船載著火炮,從水路沿江浩浩蕩蕩而下。
    李福猷率軍於六月末到達了瀘州附近,他先是派遣部將李文彩奇襲了瀘縣。
    隨後將大營駐紮在玉蟾山上。
    玉蟾山上草木茂盛,山下九曲河中的潺潺流水流淌不息。這裏水係發達,順著沱江可以坐船直奔長江上的瀘州城。
    他和部將李文彩用一支從洋人那裏奪來的單孔望遠鏡看著遠處的瀘州城。
    目視著煙波浩渺中的瀘州城。
    李福猷對李文彩說道:“文彩,咱們派去打探瀘州城內消息的探馬還沒回來嗎?你看咱們該怎麽奪下瀘州城?”
    李文彩接過望遠鏡,也細細查看了一番。
    略微沉吟後說道:“這瀘州城東、南、北三麵臨江,隻有西門可以走陸路,確實是易守難攻啊。上一次咱們經過瀘州城,城內守將劉坤一可是十分囂張。這一次咱們終於可以報仇了。”
    二人正商議間。
    一名小校前來奏報道:“啟稟二位將軍,如今瀘州城內空虛,隻有副總兵劉坤一和部分附近趕來的團練,據說人馬不會超過一萬人。另外,聽說瀘州知州沈朝興也在城內。”
    聽到奏報後,李福猷一擺手,讓小校下去。
    他笑著對李文彩說道:“城內大魚不少,劉坤一是咱們的老對手了,這一次非得宰了這個老小子不可。依我看,你帶一萬人馬跨過長江,登陸後從西邊進攻。我親自帶人從北門的江麵上攻城。”
    李文彩點頭道:“將軍說的是,我也是這麽想的,不過咱們還得將大炮運上船去,畢竟清軍依托堅城,還有大威力的火炮,同咱們可是要血戰一場的。”
    李福猷不置可否地答應道:“嗯,你說得對,不過此一時彼一時,老賊駱秉章到現在還蒙在鼓裏呢,要是他派出援軍,怕是黃花菜都涼了,重慶方麵看來也沒有力量出兵援助了,等咱們拿下瀘州城,就順江東下,直取重慶。”
    二人商議完畢,立刻下達了作戰的任務。
    大軍乘船沿著沱江匯入長江中。
    中午時分,李文彩在長江江北岸的小市村渡口剛剛拋錨。忽然一隊清兵從河岸的小市村內衝了出來。
    為首之人五短身材,瞎了一隻眼,卻十分彪悍。
    那人手持鐵叉,直接朝著李文彩的麵額刺來。
    李文彩拔刀一撥,就將那人的鐵叉磕飛。當即一刀砍去。
    大刀去勢奇快,直接架在了那人的脖子上。
    刀刃鋒利無比,盡管深入脖頸寸許,但是一條血槽已經隱隱透出。
    那人忍著疼痛,一動不敢動。
    李文彩問道:“你們這些團練都是烏合之眾,還敢阻攔我太平軍?簡直是送死無異,說,你們是誰派來的?”
    這些團練小兵見首領一回合就被擒獲,於是紛紛放下手中的刀槍。
    趕快跪地磕頭求饒。
    團練使回答道:“啟稟將軍,我叫姚力,我是奉副總兵劉坤一的命令前來阻攔的。本來我是不敢前來的,但是劉坤一斬殺了兩個團練使,嚇得我不敢不來……”
    話還未說完,李文彩忽然發現前方小市村四處火起。
    於是將刀大力一壓,又逼問道:“你們是來放火的?”
    “是……,是劉坤一讓我們幹的,他說讓我們來這裏,將老百姓都殺了,還要將糧食,房屋都燒光。”
    看著十分狠毒的清軍,李文彩一刀砍下去,直接將姚力的腦袋給開了瓢。
    他將大刀插入鞘中,對著身後陸續上岸的親兵吩咐道:“快,去救火。”
    那些兵丁聽後,趕快提桶去救火。
    兩個時辰後,大火才被撲滅。
    未來得及逃走的老百姓都從四處走了出來。
    一位被煙熏的黢黑的老者拄著拐杖,對上岸的李福猷和李文彩二人哽咽說道:“二位將軍,要不是你們救的及時,我們這祖祖輩輩住著的老宅和存糧怕是要付之一炬了,這些天殺的清軍,我的小孫子差一點被那群王八蛋給殺了。”
    老人說的動情處,不禁黯然淚下,老人用衣袖擦了擦眼淚。
    繼續說道:“你們太平軍真是我們的大救星啊。今早清軍就將所有船隻都調到江對岸去了,可惜你們來遲了一步。”
    老者說完,他身後那些村民都紛紛跪地表示感謝。
    李福猷揮手讓村民們都站起來。
    李福猷又賑濟了他們一些糧食。接著又詳細詢問了老者關於對岸瀘州城的一些情況。
    老者說話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後語。
    老者說這兩天瀘州城清軍聽到太平軍要來,因此關了瀘州城城門,到處在城內抓捕奸細和天地會成員。
    又說城內守軍很多,這幾日來了好幾批團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福猷見問不出什麽有用的消息,雖然感到疑惑,還是停止了詢問,轉頭騎馬奔村內走去。
    太平軍上岸後,將大營紮在了小市村。
    小市村僅有一條小街,將士們都遵守李福猷不得擾民的法紀。
    將營帳都安在曠野之中。好在是在江邊,入夜後吹起的江風讓人感到一絲微涼。
    先前的老者又將那些逃跑的難民叫了回來。
    一時間小村又恢複了生氣,李福猷又派人協助村裏人去維修被大火燒壞的房屋。
    小市村臨江而建,是一個古村,街道兩旁的大榕樹枝繁葉茂,遠遠看去,風景如畫。
    李福猷帶人巡視了一番,小村的村民在門口擺上香案,都紛紛出來觀望李福猷的軍容。
    李福猷和老百姓們揮手打招呼。老百姓都指指點點,都在傳揚太平軍的軍紀嚴明。
    黃昏的時候,李福猷將臨時行轅安在了一座老君廟內。
    他步入廟內,望著老君廟內的莊嚴而肅穆的老君法像正出神。
    一名小校忽然將先前捉到的二百俘虜帶到了廟內,等候他的發落。
    他打量著這些俘虜,這些俘虜麵目猙獰,各個凶神惡煞,他總覺得這些人不像是好人。為了大營的安全。他一橫心,下令將這些人都拉出去砍頭。
    那名小校得令後,帶著幾十人押著這二百人走到大廟北麵的高坡上。
    就在太平軍數十名將士們準備行刑的時候,一名額頭帶著駭人傷疤的壯漢突然暴起。
    順手拔出了一名太平軍的長刀,而後揮手就將那名太平軍小頭目給結果了。
    隨後他打了一個口哨,身後的暗影處突然竄出來一隊五百人左右的清兵。這些清兵雖然裝束都是百姓打扮,但是各個手持長短武器,凶光畢露。
    這些人聚在一處,將監斬的太平軍殺死,便一起朝著大廟方向突進。
    就在這七百人迅速摸到老君廟門口的時候。
    那名帶疤漢子手持大刀,對著廟門用腳賣力一踢,就將廟門踹開,他首先衝進了大廟。
    隻聽“嗖嗖嗖”幾聲,迎接他的卻是漫天的箭矢。
    那漢子十分機警,他就地一滾,迅速躲了過去,但是廟外的清軍就沒他的好身手了。
    都紛紛中箭倒地。
    接著一陣呐喊聲傳來,整個大廟都被太平軍圍了起來。
    李福猷身在大批親兵的簇擁中,出現在清軍的麵前。
    李福猷冷冷地喝令道:“都給我殺了,一個不留。”
    那些太平軍聽到將令後才,潮水般朝著這幾百人壓來。
    經過一陣激烈的廝殺後,那名帶疤漢子身邊就剩下了幾十人。
    他看到偷襲失敗,此刻已經大勢已去。
    於是將臉上的血跡擦幹。
    他疑惑地向著李福猷問道:“我是劉坤一的弟弟劉坤絕,你是如何識破我們的計策的?”
    李福猷冷笑道:“原來是劉坤一的弟弟,送上門來的大魚,我豈有不吃的道理。你們還想偷襲我的行轅,簡直癡心妄想。你們的詭計我早就識破了。”
    李福猷看著窮途末路的劉坤絕,繼續說道:“村裏那些老百姓一定是被你們脅迫的,他們常年住在小市村,與瀘州城僅一江之隔,怎麽會不知道瀘州城來了幾股團練。這二嗎,你們個個都麵容黑黃,身體矯健,這是經過訓練的士兵而獨有的,一看你們就不是普通團練家兵那種弱不禁風的樣子。”
    劉坤絕聽後滿眼的絕望,他對著瀘州城方向拜了拜。
    口中說道:“大哥,我劉坤絕去了。”
    說完,也不等太平軍殺上來,自己就抹了脖子。
    喜歡兵起大渡河,石達開再建天國請大家收藏:()兵起大渡河,石達開再建天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