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鴻門分野:從霸上沛公到漢中漢王的韜晦之路
字數:3574 加入書籤
漢元年十一月的函穀關,寒風卷著黃沙拍打著關門。劉邦站在城樓上,望著關內整齊的軍旗,心裏直犯嘀咕 —— 他剛收編了秦地十萬降卒,轉頭就聽說項羽封章邯為雍王,要把他堵在關中。身邊的張良咳了咳:“沛公,項羽四十萬大軍正在趕來,咱得趕緊堵門啊。” 劉邦一拍大腿:“快,讓樊噲帶三萬人守關,把函穀關給我焊死!” 他不知道,這道關門即將成為楚漢相爭的第一根導火索。
當探子回報 “項羽兵至新安,坑殺秦降卒二十萬” 時,劉邦正在鹹陽宮清點府庫。他握著賬本的手猛地一抖 —— 項羽這殺星,果然和自己玩的不是一個套路。此前他還想著 “懷王之約” 能保關中,現在才明白:項羽的字典裏,從來沒有 “規矩” 二字。
“沛公,函穀關快頂不住了!” 曹無傷的急報打斷了他的思緒。劉邦盯著輿圖上的 “戲下” 二字,突然想起酈食其的話:“秦地富甲天下,誰占了關中,誰就攥住了天下的糧袋子。” 他咬了咬牙:“傳我命令,征發關中子弟三萬,燒了所有通往關東的棧道!” 說是防備諸侯,其實是給項羽看 —— 我劉邦沒野心,就想在關中當個土財主。
項羽抵達函穀關時,望著緊閉的關門,氣得把手中的玄鳥紋戟砸在地上。他剛在新安坑殺了秦降卒,滿心想著入關後好好顯擺一番,沒想到被劉邦搶先一步。“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曹無傷的密報像把火,徹底點燃了他的暴脾氣。範增在旁邊冷聲道:“沛公居山東時貪財好色,入關中卻秋毫無犯,此其誌不在小,若不早除,必成大患。”
但項羽沒聽見範增的話,他盯著鹹陽方向的濃煙,想起當年破秦宮時的豪情,現在卻像被人扇了耳光 —— 他不知道,自己即將在鴻門宴上做出改變命運的選擇,更不知道,那個在沛縣混酒喝的亭長,早已不是當年的手下敗將。
項伯摸著黑鑽進張良的營帳時,懷裏還揣著劉邦送的玉璧。這個項羽的叔叔,心裏惦記的卻是當年張良救他的恩情。“趕緊走吧,明天項王就要發兵了!” 他拽著張良的袖子,卻被反問:“沛公對我有恩,我若逃走,便是不義。”
劉邦見到項伯時,立刻擺出沛縣老大哥的架勢:“老哥,我守函穀關,純粹是防賊啊,哪敢和項王作對?明天我親自去謝罪,咱都是楚人,有事好商量!” 說著把一對玉璧塞給項伯,又加了句:“我連子嬰都沒殺,庫房都封著,就等項王來清點呢。” 項伯點點頭,覺得這沛公確實沒野心,卻不知這是劉邦最擅長的 “裝孫子” 戰術。
當劉邦帶著百騎走進項羽大營,看見帳中寒光閃閃的戟尖,後背的冷汗浸透了中衣。項羽斜倚在主位上,盯著他的眼神像刀子:“沛公可知,你左司馬說你想稱王關中?” 劉邦立刻跪下:“臣與將軍共擊秦,臣僥幸先入關,日夜盼將軍來,怎敢有異心?都是曹無傷造謠!”
範增急得直摔玉玨,項莊舞劍時,他恨不得親自上手。但項羽卻突然笑了:“罷了,沛公也是有功之人。” 這一笑,讓範增心寒 —— 他知道,眼前這個不可一世的霸王,終究輸給了自己的傲慢。劉邦趁機溜出營帳,對著樊噲的耳朵低吼:“快走,再不走就成烤肉了!” 馬蹄聲驚起寒鴉,他回頭望著項羽大營的火光,攥緊了張良塞給他的保命符 —— 這一仗,他輸了場麵,卻贏了生機。
項羽分封諸侯時,鹹陽宮的炭火正旺。他大筆一揮,把劉邦趕到巴蜀之地,美其名曰 “漢王”,卻不知道巴蜀在秦人眼中就是 “流放犯人的苦寒之地”。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個秦將被封在關中,像三顆釘子釘在劉邦家門口,他以為這樣就能困住劉邦,卻忘了 “狗急了還跳牆”。
更絕的是,他把楚懷王趕到郴縣,說什麽 “古之帝者居上遊”,實則是嫌棄這個傀儡礙事。田榮、陳餘這些老兄弟沒得到封地,心裏早就在罵娘,隻有彭越還在梁地打野戰,等著看笑話。範增看著項羽亂點鴛鴦譜,忍不住歎氣:“豎子不足與謀,分封諸侯,便是把天下切成了十八塊蛋糕,遲早要被人一塊塊搶走。”
當劉邦帶著三萬人馬走進蜀地,看著陡峭的棧道,突然想起韓信說的 “東歸之計”。他咬咬牙:“燒!把棧道全燒了!” 熊熊大火映紅了秦嶺,項羽在彭城收到戰報,冷笑一聲:“劉邦這是認慫了,這輩子別想出來了。” 卻不知,劉邦正和韓信在漢中清點糧草,蕭何從巴蜀運來的糧車絡繹不絕,士兵們雖然唱著思鄉曲,卻在韓信的訓練下成了鐵軍。
最絕的是,劉邦把秦地降卒編進軍隊,讓他們喊著 “打回關中,收複家園” 的口號,這些被項羽坑殺兄弟的秦人,此刻成了劉邦最鋒利的刀刃。韓信摸著佩劍笑了:“項王分封不公,諸侯離心,咱們隻要撕開函穀關,天下就是咱的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史記?項羽本紀》裏,司馬遷用 “沐猴而冠” 形容項羽屠鹹陽的舉動,用 “放逐義帝” 點明他的失德。對比劉邦 “還軍霸上,約法三章”,字裏行間都是惋惜 —— 項羽輸的不是兵力,是人心。宋代司馬光更直接:“羽之亡,始於背約屠秦,終於放逐義帝,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項羽的十八路諸侯分封,其實是戰國貴族政治的回光返照。他以為靠武力就能讓諸侯臣服,卻忘了秦滅六國後,郡縣製才是曆史潮流。劉邦後來 “郡國並行”,其實是吸取了項羽的教訓 —— 純分封會亂,純郡縣不穩,玩的就是折中主義。
韓信的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成了軍事教科書的經典戰例。後世諸葛亮北伐、桓溫伐蜀,都想複製這條路線,卻再難有劉邦的天時地利 —— 項羽的暴虐讓秦地百姓盼著漢軍來解放,這才是暗度陳倉成功的真正原因。
鴻門宴的酒還沒涼,項羽的分封令已經傳遍天下。劉邦在漢中啃著巴蜀的糙米,項羽在彭城抱著秦宮的珍寶,兩個曾經的兄弟,從此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個靠 “忍” 字訣攢人品,一個靠 “暴” 字訣失人心。
當韓信在漢中訓練騎兵,當蕭何把巴蜀變成糧倉,當張良在帳中繪製天下輿圖,劉邦集團正在完成從 “草台班子” 到 “正規軍” 的蛻變。而項羽,還在為田榮的反叛頭疼,為義帝的追殺煩心,為諸侯的背叛發火 —— 他不知道,那個在鴻門宴上向他賠笑臉的沛公,早已不是當年的沛縣亭長,而是一隻藏起利爪的赤龍,正等著時機成熟,一飛衝天。
曆史的吊詭在於,最講規則的劉邦,最終打破了項羽定下的分封規則;最任性的項羽,反而被自己創造的規則反噬。鴻門迷局,不過是楚漢分野的開始,真正的精彩,還在後頭 —— 當劉邦還定三秦,當項羽陷入齊地泥潭,當韓信背水一戰,那個曾經在沛縣賒酒的混子,終將證明:在亂世中,能忍人所不能忍,能人所不能能,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道。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