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曹魏宗親鐵血傳奇:從盲眼將軍到千裏駒的血色榮耀
字數:9272 加入書籤
東漢熹平四年175 年),沛國譙縣的晨光裏,十四歲的夏侯惇正握著竹簡誦讀《春秋》,書塾外突然傳來叫罵聲。當地豪族子弟仗著父親是郡吏,竟當街毆打塾師。少年惇的瞳孔驟然收縮,《春秋》中 "士為知己者死" 的字句在腦海中炸開,他猛地甩下竹簡,腰間佩刀應聲出鞘。
刀刃入肉的悶響驚飛了樹上的寒鴉,豪族子弟的頭顱滾落在塾師腳邊時,鮮血正沿著竹簡上的 "禮" 字蜿蜒。夏侯惇擦刀的手沒有一絲顫抖,卻在看到塾師驚恐的眼神後突然跪下:"弟子今日護師,雖違律法,卻守春秋大義。" 這一跪,跪出了譙縣少年的烈氣之名,也讓曹操記住了這個敢殺人護師的同族子弟。
中平六年189 年),曹操在陳留起兵,二十八歲的夏侯惇帶著族中子弟投奔,被任命為裨將。他的佩刀早已換成鐵戟,不變的是衝鋒時永遠在前的狠勁 —— 討董卓時率千騎夜襲徐榮營,火光中獨斬三將;征呂布時左眼被流矢射穿,竟當場拔箭啖睛,怒吼 "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嚇得呂布軍陣腳大亂。
興平元年194 年),曹操征陶謙,留夏侯惇守濮陽。呂布率萬騎突襲時,這位盲眼將軍正坐在胡床上部署防務。降將突然反水,數十把刀架在他脖頸上時,整個大營陷入死寂。
"大將軍有令:凡劫持者,格殺勿論!" 韓浩的怒吼打破僵局,這位夏侯惇一手提拔的部將帶著親衛堵住轅門,刀刃在陽光下泛著冷光,"今日縱賊,日後軍法難容;若將軍死,我等必屠賊三族!"
夏侯惇被按在地上的側臉貼著泥土,卻聽見綁匪聲音發抖:"我們隻要錢糧!" 韓浩突然揮刀劈向最近的綁匪,血濺在夏侯惇的鎧甲上:"沒有討價還價!" 餘下綁匪瞬間崩潰,磕頭如搗蒜。當曹操聽說此事,當場下令:"今後再有持質者,照此辦理!" 從此亂世之中,劫持主將的惡俗竟被這一場血腥立威徹底終結。
建安三年198 年),夏侯惇領陳留太守,麵對的是旱魃肆虐後的赤地千裏。他拄著拐杖走遍田畝,在太壽水邊駐足三日,突然脫了鎧甲,露出遍體鱗傷的軀幹:"當年破呂布時,吾帶傷衝鋒;今日修陂,吾當帶頭背土!"
五千將士看著獨眼主帥扛起竹筐,連瘸腿的傷兵都紅了眼眶。三個月後,長堤橫截太壽水,千頃鹽堿地變成水田。夏侯惇卻在慶功宴上暈倒 —— 他的鎧甲下,舊傷未愈又添新疤,腳底磨出的血泡浸透了草履。百姓自發在堤邊立碑,卻被他親手砸毀:"吾為將守土,本應如此。"
轉任河南尹時,他發明 "均田法",將豪門隱匿的私田分給流民;建立 "軍屯製",讓屯田兵春種秋收,洛陽城的糧價應聲下跌三成。曹操北征烏丸,他坐鎮許昌調度糧草,竟能讓百萬大軍糧車首尾相銜,從未斷炊 —— 這位曾經的 "盲夏侯",早已成為曹魏最可靠的後勤支柱。
黃初三年222 年),夏侯惇臨終前將畢生賞賜分發給部將,自家倉庫隻剩數擔糙米。曹丕親自趕來時,看到病床上的叔父穿著打補丁的中衣,床頭櫃上擺著當年護師的佩刀,刀鞘已磨得發亮。
"叔父愛兵如子,卻苦了自己。" 文帝握著他的手流淚。夏侯惇卻笑了:"當年護曹公稱帝,今日見大魏一統,吾死無憾。" 他的遺言隻有一句:"薄葬,勿立碑。"
葬禮當天,洛陽百姓傾城而出,無數老兵在靈柩前磕頭。曹丕違背遺命,追諡 "忠侯",特許子孫世襲高安鄉侯,更將他的畫像掛入太廟第一排 —— 在曹魏宗親中,唯有夏侯惇能讓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帝王執手痛哭,這份純粹的忠誠,早已超越了血緣的羈絆。
光和七年184 年),曹操因妹夫宋奇牽連入獄,年僅二十歲的夏侯淵竟主動頂罪,在許昌大牢關了三年。獄卒常看見他對著牆壁刻字,湊近看時,全是 "孟德" 二字。直到曹操散盡家財疏通,他才拖著半殘的身子出獄,從此成為曹操最信任的 "替身"。
初平元年190 年),曹操首倡義兵,夏侯淵帶著剛招募的千餘騎兵趕來,鞍袋裏裝著當年在獄中刻的木劍:"當年你救我出獄,今日我護你起兵。" 從此他成為曹軍騎兵統帥,創造了 "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的奔襲紀錄 —— 這是閃電戰在中國戰場的最早實踐。
建安十九年214 年),馬超聯合氐羌十萬人圍冀城,夏侯淵接到的求救信上,韋康的字跡已帶血痕。諸將皆言 "等待主公命令",他卻摔了酒杯:"從鄴到冀城四千裏,等公文到,城早沒了!"
五千虎豹騎從陳倉狹道潛行,馬蹄裹布,人銜枚疾進。當馬超在城頭看見漫天塵土時,夏侯淵的大旗已插在冀城南門。更絕的是他攻長離羌屯:"韓遂的兵,七成是羌人,燒了他們的家,比砍頭更管用!" 火光中,羌兵果然潰退,韓遂被迫在野外決戰,被夏侯淵的騎兵衝得七零八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妙才的千裏奔襲,比李廣還狠三分。" 曹操在慶功宴上大笑,卻私下告誡:"為將不可隻恃勇,須懂示弱。" 夏侯淵卻摸著胡須不以為然:"兵貴神速,猶豫者死。"—— 這句話,最終成了他的命運注腳。
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正月,定軍山的雪格外刺眼。劉備夜燒鹿角,夏侯淵帶著四百親衛修補南圍,白發在火光中翻飛。他不知道,這是法正的誘敵之計,更不知道,黃忠的精銳已在山腰潛伏。
"賊兵來了!" 親衛的呼喊被箭矢打斷,夏侯淵的鐵戟剛揮出,就看見黃忠的大刀劈來。他本能地舉戟相迎,卻聽見 "哢嚓" 聲 —— 戟杆竟被劈斷。鮮血從胸前湧出時,他突然想起曹操的告誡,苦笑道:"原來怯弱,是給老將留的活路......"
遺體運回許昌,曹操親自扶靈,看到他手中還緊握著半截斷戟。定軍山之敗,讓曹魏失去西線支柱,但夏侯淵創造的騎兵奔襲戰術,卻成為後世兵家必修之課。
中平五年188 年),二十歲的曹仁還在淮泗間帶著小弟打獵,弓弦上掛著野兔,腰間玉佩叮當響。直到堂兄曹操起兵,他才突然收起玩心,聚起千餘少年:"跟著我,要麽封侯,要麽死!"
初戰袁術,他率輕騎繞後,斬敵將嚴象於馬下;征徐州時,陶謙的三萬步兵陣列剛擺開,他的騎兵已從側翼突入,斬徐州軍都尉呂由。最狠的是征張繡,曹軍敗退時,他率三百親衛斷後,身中七箭仍死戰不退,生生為曹操爭取到撤退時間 —— 曾經的遊俠,終於在血與火中蛻變成 "天人將軍"。
建安十三年208 年),江陵城頭,曹仁望著長江對岸的吳軍旗幟,突然問陳矯:"周瑜帶了多少人?號稱三萬,前鋒數千已至。"他點頭,轉身招募死士:" 三百人,跟我救牛金!"
牛金的三百人被吳軍團團圍住時,曹仁帶著數十騎衝過護城河。敵箭如蝗,他的鎧甲叮叮作響,卻在距離敵陣百步時突然加速,鐵馬冰河般撞入敵陣。救出牛金後,他見還有士卒被困,竟再次返身殺入,斬敵將二員,直到吳軍膽寒退去。
陳矯在城頭看得雙腿發軟,卻聽見曹仁大笑:"天人?吾乃血肉之軀,不過不願讓弟兄們枉死!" 這一戰後,周瑜圍攻江陵一年無果,東吳諸將從此記住了 "天人將軍" 的恐怖。
建安二十四年219 年),樊城被漢水浸泡,城牆隻剩數尺露出水麵。關羽的樓船在城外遊弋,於禁的七軍已降,城內隻剩數千傷兵,糧食隻夠支撐三日。
曹仁站在齊腰深的積水中,望著將士們絕望的眼神,突然拔劍砍斷帥旗:"今日城破,吾必自刎於城樓,讓關羽拿我的頭去請功!" 他轉身抓住一個傷兵的手:"你還記得江陵之戰嗎?咱們從死人堆裏爬出來,今天也要讓關雲長知道,曹仁的城,不是那麽好攻的!"
當徐晃的援軍帶著 "兗" 字旗出現在遠方時,城內士兵已啃了兩日樹皮。曹仁拄著劍站在城頭,看著關羽退軍,突然栽倒在泥濘中 —— 他的鎧甲下,舊傷疊加新傷,竟沒有一塊完整的皮膚。
初平元年190 年),滎陽之戰,曹操的戰馬被徐榮射中眼睛,在亂軍中打轉。曹洪的馬突然衝到麵前,他一把拽住曹操:"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 不等曹操推辭,他已下馬,將韁繩塞進曹操手中。
步行護主到汴水邊,水深流急,曹洪沿著河岸找了半夜,終於在蘆葦叢中找到一條破船。船至中流,追兵的箭矢擦著船舷飛過,他用身體擋住曹操:"若有來世,還做曹家臣。" 這一戰,讓曹操記住了這個願意為他去死的堂弟。
建安五年200 年),曹洪在兗州募兵,竟從自家金庫拿出十萬錢,氣得妻子在房裏跺腳:"你把錢都給了軍隊,咱們家喝西北風?" 他卻笑:"沒有軍隊,哪來的家?" 後來打下漢中,他把繳獲的珍寶全部分給士兵,自己隻留一把鏽劍。
但對自家人,他卻吝嗇得可怕。曹丕做世子時,找他借百金買馬,他一口回絕:"府中無餘財。" 曹丕登基後,借他的門客犯法,直接下獄要殺他。卞太後罵曹丕:"當年沒有子廉,哪有你的皇位!" 郭皇後嚇得直哭,才保住曹洪一命。
太和六年232 年),曹洪臨終前把子孫叫到床前:"吾一生吝嗇,卻把錢都給了軍隊。記住,曹家的富貴,是刀尖上舔來的,不是守財守來的。" 他死後,家人打開金庫,發現隻有幾箱舊鎧甲,竟無餘財 —— 原來他的吝嗇,隻是對自己人。
興平二年195 年),十四歲的曹休背著母親,在荊州的亂軍中輾轉。父親的棺木早已遺失,他隻能用草席裹著母親,一路乞討到吳地。聽說曹操在兗州起兵,他改名換姓,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在譙縣見到叔父。
曹操摸著他的頭落淚:"吾家千裏駒,竟吃此等苦。" 從此他與曹丕同吃同住,成為虎豹騎的副將。建安二十三年218 年),他首次獨立領兵,在下辯大破吳蘭,逼退張飛 —— 千裏駒的第一戰,就震驚天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黃初三年222 年),曹丕親征孫權,曹休為征東大將軍,假黃鉞。在洞浦遭遇呂範的水軍,他望著江麵的吳船,突然想到當年汴水的破船:"今夜,讓吳軍嚐嚐火攻的滋味!"
千艘油船趁著月黑順流而下,曹休親率虎豹騎在下遊登陸。當第一艘火船撞上吳營,江麵瞬間被火光映紅,呂範的樓船在火海中傾斜,吳軍士兵紛紛跳江。曹休帶著騎兵衝殺,斬吳將數員,江水被染成紅色 —— 這一戰,讓孫權不得不向曹魏稱藩。
太和二年228 年),曹休中周魴詐降計,十萬大軍深入石亭。陸遜的伏兵四起時,他望著漫山遍野的 "吳" 字旗,突然想起當年汴水的破船 —— 原來人生,終究要還當年的債。
吳軍追擊時,他親自斷後,鎧甲上的箭簇比定軍山的夏侯淵還多。回到許昌,他上書請罪,明帝卻安慰:"勝敗乃兵家常事。" 但他躲在府中,每日擦拭洞浦之戰的佩刀,終於在某個深夜,背疽發作而亡 —— 他用死亡,守住了名將的最後尊嚴。
建安二年197 年),十六歲的曹真在許昌郊外打獵,突然遭遇吊睛白額虎。隨從嚇得四散,他卻張弓搭箭,連射三箭,老虎應聲倒地。曹操聽聞,拍著他的肩膀:"虎豹騎,以後由你帶!"
虎豹騎在他手裏,成了讓敵人聞風喪膽的王牌。建安二十三年218 年),他率虎豹騎破劉備別將於下辯,斬首五千級,劉備的義子劉封望風而逃;黃初三年222 年),他督諸軍圍江陵,夜渡長江燒吳船,逼得諸葛瑾敗退 —— 這支特種部隊,在他手中達到巔峰。
太和二年228 年),諸葛亮圍祁山,三郡響應。曹真督諸軍屯郿縣,諸將皆憂,他卻笑道:"亮必取街亭,吾已遣張合往矣。" 果然,馬謖失街亭,諸葛亮退軍。更絕的是他預判:"亮下次必出陳倉。" 親自監督郝昭築城,囤積滾木礌石。
次年春,諸葛亮果然率十萬大軍攻陳倉,卻被郝昭擋在城下二十日。當諸葛亮看到城樓上的曹真旗幟,長歎:"吾算到了天時地利,卻沒算到曹子丹的先手。" 陳倉之戰,成為諸葛亮北伐中唯一一次未克之城。
太和四年230 年),曹真上表伐蜀,率大軍從子午道入。棧道險絕,他親自扛著木料開路,士兵們看著大司馬與他們同甘共苦,無不感動。但連續三十日暴雨,棧道斷絕,糧草難繼。
退軍時,他望著秦嶺的雲霧,突然吐出一口鮮血 —— 不是因為勞累,而是知道自己再也沒機會完成滅蜀大業。回到洛陽,他病臥在床,明帝前來探望,他抓住皇帝的手:"臣... 未能蕩平蜀漢,愧對太祖..." 話未說完,已溘然長逝。
建安二十五年220 年),夏侯尚任征南將軍,盯著地圖上的上庸,突然拍案:"劉備留劉封、孟達守此,以為山道險難,吾偏要走險!" 他率萬餘奇兵,從西城小道潛入,雪夜破三郡九縣,劉封敗逃,孟達投降 —— 這一戰,讓曹魏勢力深入蜀漢腹地。
孫權稱藩時,他卻在給曹丕的密信中寫道:"權必有異心,宜在濡須口增兵。" 果然,不久後孫權叛盟,曹休在洞浦大破吳軍,卻不知這一切,都源於夏侯尚的精準預判。
黃初五年224 年),夏侯尚的愛妾被曹丕賜死,他抱著屍體痛哭三日,竟偷偷挖出棺木,對著遺體說話。曹丕聽說後大怒:"此等輕薄之舉,成何體統!" 但念及他的戰功,隻是貶了他的官職。
從此,這位征南大將軍變得恍恍惚惚,領軍時常常望著遠方出神。一次巡營,他竟對著軍旗自語:"你說,若我不是夏侯家的人,能否與她做對平凡夫妻?" 左右皆不敢答,唯有戰馬的嘶鳴,回應著這位名將的深情與無奈。
嘉平六年254 年),夏侯尚之子夏侯玄被押往刑場。這位 "朗朗如日月之入懷" 的美男子,此刻白衣勝雪,步履從容。劊子手手抖時,他竟笑道:"早聞此刀鋒利,快些吧。"
頭顱落地的瞬間,洛陽百姓突然想起,他的父親夏侯尚曾在江陵城頭,為救愛妾與曹丕決裂;他的叔父夏侯淵,戰死於定軍山的血色夕陽中 —— 夏侯家的男人,終究逃不過鐵血與悲情的交織。
景初三年239 年),明帝拉著曹爽的手,將幼主托付給他:"卿與仲達,共輔少子。" 這位曹真之子,突然從貴胄公子變成帝國權臣,卻沒看見司馬懿眼中一閃而過的寒光。
初掌權時,他還知道尊重司馬懿,每逢大事必問:"太尉以為如何?" 但何晏、鄧颺等浮華黨圍在身邊,天天灌輸 "大將軍當立威名",他終於飄了:"諸葛亮能北伐,吾為何不能伐蜀?" 正始五年244 年),發六七萬兵入駱穀,卻因糧草不繼,民夫死難者無數,狼狽而回。
正始十年249 年),高平陵的春風裏,曹爽帶著皇帝打獵,卻不知洛陽城已變天。司馬懿關閉城門,太後詔命傳來時,他的佩刀 "當啷" 落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桓範冒死來投,勸他挾天子幸許昌:"大將軍手握天子,天下誰敢不從?" 他卻盯著自己的玉佩發呆:"我放棄權力,還能做個富家翁吧?" 桓範大哭:"曹子丹英雄一世,怎生了你這等兒子!"
歸罪請死後,他在獄中收到司馬懿送來的毒酒,突然想起父親曹真臨終前的告誡:"宗親貴胄,更要如履薄冰。" 可惜,他終究沒聽懂 —— 在權力的遊戲裏,從來沒有 "退休" 選項。
曹爽專政時,何晏等人在尚書台空談玄學,卻在私下分割洛陽桑田,甚至將先帝才人納入私宅。司馬懿政變後,從張當口中搜出謀反供詞,何晏顫抖著計算株連人數,卻聽見司馬懿冷笑:"卿常談‘無為而治’,今日可知,無為便是有罪?"
夷三族的詔令下達時,曹爽看著自己的三個兒子,突然想起高平陵的獵場 —— 那裏的鹿,還在無憂無慮地吃草吧?可惜,政治鬥爭的獵網,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隻獵物。
當夏侯惇的盲眼、夏侯淵的斷戟、曹仁的傷疤、曹洪的舊劍都成為曆史塵埃,我們才發現,這些譙縣子弟的命運,早已被 "宗親" 二字深深烙印。他們是曹操的手足,是曹魏政權的基石,卻也因血緣獲得信任,因血緣承受重壓 —— 曹爽的失敗,不是個人的墮落,而是整個宗親集團在權力巔峰的集體迷失。
從夏侯惇的忠,到夏侯淵的勇,曹仁的守,曹休的銳,曹真的謀,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詮釋了 "將才" 的內涵。哪怕夏侯尚為情所困,曹洪因吝招禍,他們的功績早已融入曹魏的血脈,成為建安時代最耀眼的將星。
陳壽說他們 "貴重於時,鹹有效勞",卻也不諱言曹爽 "德薄位尊"。但曆史從來不是非黑即白:夏侯惇的忠誠,讓他成為曹魏的精神圖騰;夏侯淵的冒進,為騎兵戰術開創新篇;曹仁的堅守,鑄就了防禦戰的傳奇 —— 他們的功過,早已超越了個人,成為一個時代的注腳。
當我們在史書中觸摸這些名字,眼前總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麵:夏侯惇在濮陽城上怒視綁匪,夏侯淵在定軍山揮舞斷戟,曹仁在江陵城頭橫刀立馬,曹休的虎豹騎踏破吳營...... 他們是親戚,是戰友,是帝國的柱石,更是在曆史長河中閃耀的將星。
他們的故事,是一部曹魏版的《英雄史詩》:有忠誠與背叛,有勝利與失敗,有鐵血與柔情。當最後一位宗親將領閉上雙眼,留給後世的,是無數關於權力、家族、忠誠的思考 —— 那些在戰場上飛濺的熱血,那些在權謀中掙紮的靈魂,終究凝固成中華民族軍事史上的璀璨篇章,供後人仰望,沉思。
喜歡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請大家收藏:()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