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太空電梯等於流星錘?
字數:3882 加入書籤
就打算大夏有10枚火箭同時升空,那也需要發射100次,並且每次往返月球所需要的時間至少也要一周時間。
綜上所述,大夏現在想要在月球建造基地是不太可能的。
但如果將太空電梯提上議程的話,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實際上在科學界,很早之前就有人提出過太空電梯提出的設想了。
太空電梯這玩意說簡單點就是一個連接在藍星上的流星錘,其長度高達多公裏。
其一端連接在藍星地殼上,另一端的錘頭則是在太空裏。
錘頭部分之所以能夠在太空裏懸浮而不掉落到地表上,主要就是因為離心力的緣故。
但其本身的引力以及拉力和離心力相抗衡,最終使得錘頭部分恒定在太空裏,不會出現過大的搖擺和晃動。
總之一條,太空電梯如果建設起來的話,那麽就可以將物質像乘坐電梯一樣運輸到太空裏去,其成本較之火箭要低上很多很多。
但由於巨大離心力的作用,貫穿整個太空電梯的那根纜繩就需要具備很強的抗拉強度才行。
這也就是為什麽藍星上那麽多科學家都倡議修建太空電梯,但最終都無疾而終的主要原因。
材料不合格!
沒辦法建造太空電梯!
而超高強度碳纖維就是眾多能夠建造太空電梯的主材之一。
有一說一,這樣的抗拉強度材料,在藍星材料界的科學家們看來,絕對不是短時間內可以研發出來的。
但趙小侯就想要搞一搞這個超高強度碳纖維。
原因很簡單,作為一個科學家,他是擁有一顆上太空去看看的心。
並且他還想要將太空裏的資源轉為大夏所用。
畢竟現在大夏看上去地大物博,但實際上地下的很多資源都被挖光了。
別的不說,就拿最重要的鋼鐵和石油來說。
大夏境內的確還有一些鐵礦,但這些鐵礦的質量並不太好,遠不如國外一些優質鐵礦產出的鐵礦石。
並且這些鐵礦經過冶煉最終產出鋼鐵的成本,要遠比國外進口的鐵礦石更貴。
這也就是為啥這些年大夏不斷加大進口鐵礦石的主要原因。
自己辛辛苦苦挖礦,冶煉,投入大量成本之後產出的鋼鐵,一噸成本就需要3300。
而國外進口的鐵礦石,裝船運輸過來,鐵礦石的價格加上運費,再冶煉,最終的鋼鐵成本,一噸才2600。
當然實際上情況也可能沒有這麽誇張,兩者之間的成本差異的確比較大。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進口鐵礦石時不時的漲價也就成為了常例。
大夏每過幾年就不得不捏著鼻子同意國外礦產公司的漲價行為。
但太空裏的隕石如果能夠被開采的話,那麽藍星上的鐵礦就完全可以不用開采了。
並且就連冶煉都可以放在太空裏進行。
由於沒有重力的幹擾,太空裏冶煉礦石出來的鋼鐵質量絕對不是地表上的鋼鐵可以比擬的。
至於石油,大夏境內的油礦基本上被采幹了。
這些年進口的石油幾乎是幾年翻一個跟頭。
能源命脈不能掌握自己手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安心的。
但如果能夠向太空索取的話,就簡單多了。
不少行星,衛星上的甲烷可以說是一片海洋,人類短時間內是用之不竭的。
更何況以後如果搞出了核聚變反應堆,那麽就可以直接去木星土星這樣的氣態行星采集氚氘元素。
到時候石油也就隻能夠淪為製造塑料的原材料了。
並且還有一點,那就是超高強度碳纖維一旦研製成功。
以前很多需要鋼鐵的東西都可以用超高強度碳纖維來製造了。
你要說超高強度碳纖維可能會比普通鋼鐵貴?
那沒有關係,既然都能夠製造超高強度碳纖維了,那麽製造低一級的高強度碳纖維還會是個難事嗎?
普通鋼鐵用普通的高強度碳纖維取代不就行了?
這樣一來的話,大夏就可以大幅減少進口的鐵礦石。
並且碳纖維這個東西製造起來所產生的汙染以及能耗也是低於鋼鐵的。
甚至於其還能夠在很多方麵取代塑料。
而塑料的生產也必然會帶來大量的汙染和能耗。
既然有這麽多的好處,趙小侯都有一種感覺,如果自己不去研究這個,那就是天理難容了。
當然,就這樣,趙小侯也不會立馬就去兌換超高強度碳纖維技術的。
畢竟雖然在之前的幾次地獄模式學習之後,他現在兌換超高強度碳纖維技術所需要的科研自由點,也就隻需要4000點。
但在他看來,還是太貴了。
畢竟科研自由點這玩意就算是他不顧麵子去國外那些學術期刊水論文,最終能夠刷出來的科研自由點也是有限的。
要知道,一家學術期刊能夠刷出來的科研自由點,按照學科分類也是有限的。
因而,他現在最好就是盡可能自己研究一番,在掌握了基礎乃至於進階的碳纖維製造工藝的基礎上,實在是推進不動的情況下,再來兌換超高強度碳纖維的話,那麽兌換價格會下降很多的。
因而他隨後就讓1號智能ai給他列出了現在所有的碳纖維製造工藝分類。
以1號智能ai現在的能力,隻要趙小侯給它開放權限,網上那些信息,它可以說是隨便捏拿。
幾乎就是瞬間,電腦屏幕上就顯現出了現在藍星上製造碳纖維的主流工藝技術。
要說以前的碳纖維製造工藝還是很多的。
最早的時候,那位發明了燈泡的大發明家就利用竹、亞麻或棉紗為原料,加以高溫,製造出了碳纖維,並申請了專利。
喜歡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