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打包出售的鍺碳芯片技術

字數:3743   加入書籤

A+A-


    畢竟人家的級別放在那裏,雖然是公司老總,但人家至少也是正廳級的待遇。
    一位正廳級的老總叫自己院士,和一群學生,員工什麽的叫自己院士,完全是兩個概念好吧。
    經過一番交談之後,趙小侯也算是了解到了對方這次過來,實際上是想要購買180n工藝的鍺碳芯片技術,當然如果能夠購買更高工藝的鍺碳芯片技術就更好了。
    當然,在會議室裏的交談僅僅隻是一個緩和氣氛的開始。
    真正的商業談判還在後麵。
    等到會談結束之後,趙小侯和錢本偉回到辦公室。<、130n、90n以及65n的鍺碳芯片技術打包賣給鍺碳芯片公司。<的矽芯片技術搞出來了。
    再藏著掖著的話,對於鍺碳芯片的推廣並不利。<鍺碳芯片現在雖然賣得很好,但過去這幾年,其性能已經完全無法滿足很多企業的需求了。
    至於個人電腦、手機這方麵,也需要足夠能打的鍺碳芯片來支撐大夏的相關產業。
    至於價格,趙小侯和錢本偉都沒有直接定下來。
    畢竟這個還需要法務部的人收集數據,綜合考慮,最終才能夠定下價格來。
    但即便是如此,趙小侯大概測算了一下,感覺這次四個工藝規格的鍺碳芯片技術,如果打包出售的話,至少應該能夠賣到600億以上,甚至於800億都有可能。
    他之所以估算出這個價格來,主要就是因為這幾年大夏的經濟更活躍了。
    並且隨著電動車,無人機,手機等等產業的蓬勃發展,對於高性能芯片的需求就更大了。<,65n鍺碳芯片技術,屬於頂尖性能芯片。<鍺碳芯片如果安裝到國產手機上,在性能上,絕對完爆使用國外芯片的手機。
    這年頭,誰買手機不看性能啊?
    性能更高更強的手機,從來都是不愁銷售的。
    每次這類手機發售的時候,一堆堆的黃牛排隊購買,然後加價轉售,這都快成名場麵了。
    這麽說吧,以前每年大夏進口的芯片,可是從大夏賺走了海量的外匯。
    你不買都不行,除非大夏的企業不做手機,電動車,無人機等等了。
    將這個事情交給錢本偉全權負責之後,趙小侯就拿著一個箱子,將實驗室裏產出的號碳纖維1號樣品裝入,然後給李新華打了個電話。
    李新華現在可不隻是趙小侯的軍工聯絡人了。
    人家自從被授予上校軍銜之後,就被上麵委以重任,擔任一家重型軍工廠的總軍代表,下麵還管著十多個軍代表呢。
    趙小侯打電話過來的時候,他正在辦公室裏忙碌,看到電話號碼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
    “是趙院士啊,您好您好,恭喜您當選了工程院院士啊。”
    李新華回過神來,急忙接了電話。
    他可不是那種什麽都不知道的人,消息靈通得很。
    在工程院增選院士之後,他就知道趙小侯成為院士了。
    雖然之前兩人關係很好,但這個時候,他還是發出了由衷的祝賀。
    “你也知道啦?哈哈哈哈。”
    聽到李新華這麽一說,趙小侯那個心情很愉悅啊。
    不過他還是記得正事的。
    隨後就讓李新華過來,他有個事情要說。
    趙小侯之所以不在電話裏說號碳纖維的事情,主要就是因為他在增選為院士之後,保密意識大幅提升了。
    他擔心電話裏說了這事泄密。
    畢竟很難說他現在不會被國外的間諜盯上。
    他也知道,現在的手機通訊,想要截取通話內容還是有可能的。
    雖然趙小侯沒說是什麽事情,李新華還是很快就趕了過去。
    畢竟李新華深深知道趙小侯現在的分量。
    等李新華趕到位於青花的小侯科技公司的時候,趙小侯已經將號碳纖維吸收電磁波這一塊的實驗數據給整理好了,形成了一個簡單的實驗報告。
    等李新華來了之後,他就將實驗報告交給了李新華,讓他轉交上去。
    這也是無奈的事情。
    雖然他現在是院士了,但和軍方的接觸裏,他能找到的比較安全轉交給上麵的人就隻有李新華了。
    畢竟他也知道號碳纖維這個技術對於國防的重要意義。
    李新華接過實驗報告之後,隨即就放入了自己隨身攜帶的一個小箱子裏,方才告辭離開。
    他是不會看實驗報告的,畢竟趙小侯交出來的實驗報告,他用屁股想也知道其重要性。
    他隻是一個工具人,將實驗報告交到該去的地方就可以了。
    等李新華一走,趙小侯就鬆了一口氣,將精力放在了智能實驗室上。
    他準備在出國參加數學家大會之前,先將智能實驗室初步搞好,等到他回來的時候,再將1號智能ai遷移過去。
    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裏,他主要就蹲在智能實驗室那邊了,將一些安裝好的設備進行試運行等等。
    第四天,他還在別墅吃早飯,還沒出發,李新華就趕了過來。
    大概意思就是軍方高層想要見見趙院士。
    實際上,在這幾天時間裏,軍工體係的幾個研究所都被安排了任務,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考證那份實驗報告的真實性。
    而最終得出的結論是80可能性。
    畢竟那幾個研究所隻能夠看到一份簡單的實驗報告,並沒有見到詳細的實驗數據,能夠做出結論完全是依靠他們豐富的知識體係和科研直覺了。
    但在軍方高層看來,80的可能性就意味著是100的真實性了。
    原因很簡單,如果這份實驗報告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科研人員搞出來的,那麽在沒有看到詳細實驗數據以及實物的情況下,沒人會相信其真實性的。
    但換成趙小侯就不同了。
    先別說他做出來的單晶熔煉爐對軍工體係的巨大增強作用,就說他拿到的2個諾獎,工程院院士的身份,上麵對他都是極度信任的。
    喜歡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