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金屬氧電池

字數:3992   加入書籤

A+A-


    有設計圖在,研製這東西就很簡單了。
    隻需要按照設計圖逐步試製幾遍,之後拿出工藝流程即可。
    至於裝卸工沒工作的問題,趙小侯暫時也無解。
    科技水平的發展,最終會讓一些職業消失的。
    當然,趙小侯也準備在機械臂大量出現在市麵上之前,想點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接到消息時,趙小侯正好在吃午飯,等他吃過午飯,回到地下第六層後,坐在1號智能ai製造的舒服搖搖椅上,一邊喝著1號智能ai泡的茶水,一邊查看起腦海裏的那套金屬氧電池。
    簡單來說,這種金屬氧電池實際上還是屬於鋰電池範圍。
    但較之現在市麵上的鋰電池,以及實驗室裏正在研究的金屬氧化物電池而言,這種金屬氧電池的儲能效率乃是市麵上鋰電池的8倍以上。
    簡單來說,其內蘊含的科技水平,超過市麵上那些鋰電池50年左右。
    應該算是鋰電池的極限水平了。
    如果將這款金屬氧電池投放到市場上去,那麽現在的鋰電池公司將會全部破產,而研究鋰電池的所有實驗室也將會處於停頓的狀態。
    這並不奇怪,現在使用普通鋰電池的電動汽車充滿電能夠跑600到1000公裏左右。
    而這種金屬氧電池,同樣的重量和體積,能夠讓電動汽車跑70008000公裏。
    這就是一個很恐怖的數據了。
    那樣的話市麵上就沒一款電動汽車能夠抗衡。
    趙小侯就用了2個小時,設計了一個實驗計劃,交給1號智能ai。
    次日下午三點,1號智能ai就結束了所有實驗。
    當然,在實驗報告上可以看出所有的研究脈絡。
    這份實驗報告拿給外人看,就是從建立模型,進行模擬實驗,之後則是進行了10萬次實驗,最終研究出了一款金屬氧電池。
    這樣就很合理了。
    不至於讓人懷疑這款金屬氧電池的由來。
    趙小侯隨後就讓小侯科技公司法務部的人去申請了專利。
    畢竟像金屬氧電池這樣的實驗產物,最終還是要走向民用市場的,因而申請專利也是必要的。
    雖然就算是有競爭公司拿到這款電池,也絕沒有進行反向破解的可能。
    因為這項金屬氧電池自帶反破解功能,任何對其外殼破壞的暴力行為,都會導致其內部完全溶解。
    你可以檢測出混合之後的溶解液裏有什麽元素成分,但無法推測出這款金屬氧電池的結構以及蘊含的技術。
    等專利技術一下來,趙小侯就將大力神機械臂進行了改裝。
    將其電池改成了金屬氧電池。
    如此一來,在大力神機械臂的重量,體積尺寸不變的情況之下,大力神機械臂即便是經常使用,也隻需要半個月左右充電一次。
    毫無疑問,這極大延伸了大力神機械臂的使用效率和場景。
    實際上就在趙小侯將那1000條大力神機械臂收回改裝電池,準備再拿出去給那些輕型卡車裝上的時候,就有開重卡的司機找負責安裝的技術人員詢問情況了。
    他們也想要在自己的重卡上安裝一條大力神機械臂。
    雖然重卡一般載重至少在15噸以上,並且大夏國內的很多重卡都是40噸的載重,甚至於有些重卡60噸。
    但這並不影響 他們安裝大力神機械臂。
    因為大力神機械臂能夠抓舉一噸的重物,而重卡很多時候裝載的貨物也有不少1噸以下的。
    毫無疑問,如果能夠裝上一條大力神機械臂,也能夠給他們解決不少麻煩。
    當然,他們說可以不要那一千元安裝費。
    聽到小侯科技公司技術人員的反饋,趙小侯索性也就將普通機械臂的猴版給拿了出來,加裝了金屬氧電池之後,讓技術人員去安裝了500條。
    也算是一種測試了。
    畢竟實驗室裏的測試,和現實裏的使用還是有些不同的。
    甚至於他將普通機械臂1.0都拿出去100條安裝到一些載重特別大的重卡上。
    譬如載重100噸的超級巨無霸重卡。
    畢竟普通機械臂1.0的抓舉重量上限是80噸,完全能夠滿足這種超級巨無霸重卡的使用需要。
    實際上,最初那一千條大力神機械臂的試用,就反饋了不少信息回來。
    趙小侯在研究這些使用信息之後,將普通機械臂1.0都改進了不少。
    使得其在實驗室裏測試的時候,運轉變得更流暢。
    畢竟兩者的外形以及結構原理都是相似的。
    趙小侯相信,這一波實地試用之後,反饋回來的使用信息,基本上就能夠讓這三款機械臂徹底定型了。
    忙完了這些,趙小侯轉而將企圖將半殘缺的納米機器人設計圖給補全。
    但在他將腦海裏的半殘缺納米機器人設計圖盡數轉錄到屏幕上,對著屏幕琢磨了好幾天之後,他就得出了結論。
    這種納米機器人想要研製出來,以他現在的實力還是可以做到的。
    但必須將ns方程搞定!
    否則的話,在研製納米機器人的過程裏,所需要進行的實驗場數將會達到一個極為恐怖的程度。
    因為必須利用龐大的實驗場數來積累各種情況之下,納米機器人在空氣,水下乃至於任何液體,氣體裏的ns方程近似解。
    隻有這樣研製出來的納米機器人才能夠避免很多意外情況的發生。
    畢竟隻要是在空氣等等之類的流體內,納米機器人的個頭太小了,所能夠攜帶的能量也是極為微小的,如果不能得出數量龐大的ns方程近似解,那麽一旦遭遇流體波動,納米機器人就會浪費大量的能量。
    而像納米機器人這樣的微小機械,能量浪費就意味著報廢。
    不過這也好,研究納米機器人沒成功之後,他勉強可以控製腦海裏蹦出來的靈感了。
    因而他隨即就將目標轉回到了ns方程上。
    之前他將ns方程推進到了26,之後就卡在那裏了。
    而這一次,他研究ns方程的速度較之上次更快。
    僅僅隻用了三個月時間,在大學生們進入到愉快的暑假假期時,趙小侯就將ns方程推進到了76。
    喜歡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