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主流超算的7萬倍
字數:3925 加入書籤
當然,這樣一來,這台剛剛造好的單晶熔煉爐也不得不被拆開排除故障,更換零件等等。
簡單來說,現在的智能實驗室,電力不夠用了。
在智能實驗室建造之初,趙小侯就讓電力部門給拉了四條電纜過來。
兩條使用,兩條備用。
按道理說在近幾年內,電力是夠用的。
但幾個項目組進入智能實驗室之後,得到1號智能ai的幫助,在項目細化方麵延伸得比較廣,就導致了現在每天的實驗量較之還在青花大學的時候,暴增了千倍不止。
這樣一來,對電力的消耗就迅速攀升。
直到趙小侯搞出這麽一個巨無霸出來,直接就將智能實驗室的電力係統給搞崩了。
無奈之下,趙小侯就隻能打電話給小侯科技公司,讓他們去聯係電力部門,再加裝四條電纜。
錢不錢的無所謂,關鍵是不能讓實驗室的電不夠用啊。
有一說一,這個時候,他真心有點想要先將核聚變反應堆搞出來的衝動了。
還好,作為趙院士的公司,電力部門還是知道輕重的,很快就安排人來接洽加裝電纜的事情。
不過電力部門就算速度再快,在半個月內也不可能將電纜安裝到位。
因而在單晶熔煉爐修好之後,他就讓1號智能ai將備用的兩條電纜給啟用了。
還好,在修建智能實驗室時,就對電路進行了改造,能夠讓那備用電纜直接並入電路之中使用,否則的話,還得改造電路,耽誤時間。
隨著兩條備用電纜並入電路,接下來單晶熔煉爐的測試就順利進行了下去。
當然,像這樣的大型設備,即便在設計之初,趙小侯就將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規避,但總歸還是出現了一些小問題。
不過還好,這些小問題解決起來也不算什麽麻煩事。
一天之後,趙小侯就使用這台單晶熔煉爐開始製造所需的各種設備。
當然,最關鍵的鍺碳芯片反應釜是第一個製造的。
鍺碳芯片反應釜製造出來之後,剩下的設備就好解決了。
前後花費了一周時間,趙小侯終於能夠開始製造5納米巨型鍺碳芯片了。
當然,在製造5納米巨型鍺碳芯片的時候,趙小侯並沒有讓米來娣等人參與進來。
畢竟這玩意乃是1號智能ai未來的主體。
基於這一點,應有的保密還是必要的。
除了1號智能ai之外,智能實驗室內所有科研人員都不能接觸。
相對於普通規格的5納米鍺碳芯片而言,這種巨型鍺碳芯片的製造還是很有難度的。
這裏麵的關鍵就在於隨著鍺碳芯片的規格越大,多重電磁場所需要的震蕩頻率和次數就會隨之上升。
說白了,這就近乎於在豆腐上焊接金屬條的難度。
當然,如果換一個人來的話,這種巨型鍺碳芯片壓根就不可能製造成功。
但對於趙小侯來說,這僅僅隻是一個有難度的好玩遊戲罷了。
在1號智能ai的輔助之下,趙小侯用了一周時間,方才將第一個5納米巨型鍺碳芯片調製出來。
隨著機械臂小心翼翼將巨型鍺碳芯片取出,接上各種線路,1號智能ai對其飛速進行了一番測試。
而最終的結果並沒有出乎趙小侯的預料,其性能大概是現在1號智能ai主體的350倍左右。
要說這個性能參數已經算是很高了!
要知道1號華智能ai現在的主體,其性能參數就基本上等同於現在主流超算的200倍以上。
而這個5納米巨型鍺碳芯片的性能參數也就等於現在主流超算的7萬倍以上。
也就是說其擁有等於7萬台主流超算加起來的算力!
要知道,現在藍星上主流超算的總數也就隻有243台!
說白了,這個5納米巨型鍺碳芯片如果裝機成功啟動的話,那麽就等於將人類文明的超算算力提升288倍以上!
在進入計算機時代之後,就有科學家說:“人類文明的推進速度取決於計算機的數量。”
而現在也有科學家說人類文明的推進速度取決於超算的算力。
總之一條,光是這個5納米巨型鍺碳芯片,大夏在算力方麵就完全不缺了。
不過趙小侯對此並不算滿意。
畢竟這個鍺碳巨型芯片沒能達到他的要求。
因而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裏,趙小侯都沒有離開地下第六層。
將一個個巨型鍺碳芯片製造出了出來。
直到第五個巨型鍺碳芯片製造出來,才算是滿足了趙小侯的要求。
這個被命名為主體2.5號的巨型鍺碳芯片,經過測試,其性能達到了1號智能ai主體的615倍。
如此一來,1號智能ai主體就可以更新換代了。
不過由於智能實驗室建立在1號智能ai的輔助之上,因而就不能像以前那樣直接進行遷移了。
否則的話,整個智能實驗室就會癱瘓。
不過想要解決這個麻煩也很簡單。
1號智能ai先在主體內留下一個等級最高的弱智能,由其掌管整個智能實驗室的運轉,之後就可以自行遷移了。
雖然這個弱智能在輔助實驗方麵還略顯得有些遲鈍,但至少比整個智能實驗室癱瘓下來,要強得多。
並且短時間內,還是問題不大。
等弱智能開始掌管智能實驗室的運轉之後,趙小侯在通知了外圍部隊以及內部保安加強戒備之後,就隨即關閉了1號智能ai,然後接上導線,開啟了1號智能ai的搬遷。
在1號智能ai的搬遷過程裏,趙小侯也就沒有離開地下第六層了,而是躺在一張躺椅上,雙目微微閉上,研究起腦海裏的半殘缺核聚變反應堆模型設計圖來。
要說這半殘缺核聚變反應堆模型,實際上就是核聚變反應堆的簡略版本。
其穩定性是遠遠不如正常核聚變反應堆的,在點火之後,大概隻能夠持續運行一周時間,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但即便是如此,如果這座核聚變反應堆能夠研製出來的話,也就是核物理應用上的曆史性突破了。
喜歡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