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納米機器人的難點

字數:4007   加入書籤

A+A-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那些國外的科學,科技大獎就算是想要頒給他,也找不到理由啊。
    更何況就算他將這些學術成果拿出來宣揚,人家也不會頒獎給他的。
    如此一來,他現有的這點自由科研點就顯得特別珍貴了。
    如果沒有必要的話,他還真不想用在納米機器人設計圖的補全上。
    畢竟最多也就是時間上的消磨罷了。
    尋思了一會之後,趙小侯就將目光落在了腦海裏的屬性麵板上。
    除了自由科研點之外,他現在還有點自由分數。
    如果將機械工程學,物理學,數學等等相關學科的分數再提升提升,如果是自己動手補全納米機器人設計圖,那麽消耗的時間也會減少很多。
    而如果和係統兌換的話,價格也會降低很多。
    不過數學,物理學,材料學,機械工程學這四項學科,他已經提升到了801分,而計算機學則是703分。
    以這些學科現在的分數,如果去農場進行地獄學習模式的話,也要消耗不少時間,而用自由分數來提升的話,雖說節約了時間,但估計也不能將這些學科都提升到自己滿意的程度。
    簡單來說,他的學科分數提升,100分以下是1點兌換1分。
    100分200分則是2點兌換1分。
    以此類推,200分300分是4點兌換1分。
    一直到,700分800分是128點兌換1分,800分900分是256點兌換1分,9001000分則是512點兌換1分。
    也就是說,想要將數學,物理學,材料學,機械工程學這四項學科都提升到900分的話,那麽就需要點自由分數!
    而計算機學提升到800分則需要點自由分數,如果一口氣提升到900分的話,那麽總計需要點自由分數。
    說白了,光是數學,物理,材料學,機械工程學裏任何一項學科,提升到900分就需要點自由分數。
    也就是說,趙小侯現有的自由分數也就隻夠其中一項學科提升到900分。
    那要不幹脆去一趟熊國的農場,估計2個月時間,應該就能將其中的一門學科提升到900分去。
    熊國農場那邊有雪的冬季大概會維持4個月以上,因而差不多也能夠讓兩門學科提升到900分。
    但趙小侯隨即看了旁邊懸浮在半空的3維時間鍾,上麵顯示現在才7月初。
    而熊國農場那邊至少要到11月才會下雪。
    這中間至少還有4個多月。
    這就讓趙小侯有點頭痛了。
    不過即便是如此,他也沒有浪費時間,次日上午就開始對納米機器人設計圖進行補全。
    毫無疑問,這就是一個極為繁瑣且腦力消耗極大的研究工作。
    這納米機器人設計圖可不僅僅隻是納米機器人的結構設計圖。
    實際上納米機器人的結構設計圖在其中就隻有幾百張,主要就是各種不同金屬原子以及非金屬原子搭配之後形成的納米機器人。
    但其中絕大多數的設計圖則是用來製造納米機器人生產設備的。
    畢竟雖說納米機器人的結構簡單,就是幾百個原子構成,再複雜也複雜不到那裏去。
    但想要在納米級別的微觀尺度上,光是將這幾百個原子擺成一個納米機器人的形態,就算是尖端科技裏的尖端了。
    在這樣的微觀尺度上,絕大多數設備儀器都是不起作用的。
    在細胞基因層麵上,你還可以用病毒等等之類的工具來製作基因針,對細胞基因等等進行調整修改。
    但在納米尺度上,對原子動手,一般的工具都沒辦法。
    因為這些工具本身就是由大量原子組成的,你拿來移動原子的話,就等於用一把大廈一樣高的菜刀在頭發絲上雕刻。
    這怎麽可能做到。
    因而這些設計圖所製造的納米機器人生產設備實際上利用另外一種方法來控製原子移動,搭建納米機器人。
    雖說這些設計圖都殘缺了,看不出是什麽方法。
    但趙小侯尋思幾個小時之後,猜測應該是利用電磁場來控製原子的移動。
    畢竟電磁場實際上就是由光子組成,而光子可要比原子小太多了。
    更小的東西製作為工具,才能夠在微觀尺度上移動原子。
    想到這點之後,趙小侯隨即就進行了驗證。
    當然,他的驗證方法很另類,其他科學家都沒法掌握的。
    那就是查看係統補全設計圖的價格變化沒有。
    等他查看了之後,嘴角不由得向上翹起。
    果然如此!
    兌換價格變了,降低了,變成了點自由科研點。
    很顯然,他找到電磁場這個方法,是有用的,因而價格降低了。
    但光是找到這個辦法,距離將納米機器人設計圖補全,還有相當的距離,所以也就隻降低了4000點,並不多的程度。
    因而接下來,他將那套設計圖反複看了十多遍,將其中可能涉及到利用電磁場的設計圖都篩選了出來。
    之後,他就開始不斷的推敲,嚐試著將其中的一張設計圖進行補全。
    但這個的確太費功夫了。
    光這一類設計圖就有900多張。
    雖然這些設計圖本身就有分類,一個設備的設計圖就是一個分類。
    但就算是最少的一個設備,其設計圖也有71張。
    趙小侯第一階段的目標就是將這71張設計圖補全。
    第一張設計圖,趙小侯用了五天時間,反複推敲推算,終於將其搞定。
    但補全之後的設計圖是否真的補全,是否有用,就得看這71張設計圖全部補全之後,製造出來的設備是否有用才行。
    如果裏麵任何一張設計圖補全不正確,那麽之前的工作不說全部白費,但至少也得有70的工作得重新開始。
    對於在數學,物理,機械工程學上造詣不深的科研人員來說,這樣的工作無異於盲人摸象,甚至於可以說是盲人摸天!
    想要一次性就正確的將設計圖補全,這個概率太低了。
    當然,不管設計圖是否真的補全了,在之後的時間裏,隨著一張張設計圖被補全,趙小侯補全的速度也快了起來。
    喜歡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