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大廚輪換製度
字數:4319 加入書籤
他上到了地麵,戴著一個無線耳機,一邊前往食堂,一邊接聽1號智能ai的匯報。
在他忙碌納米機器人的這段時間裏,第三批宇航員也出發前往月球基地了。
這批宇航員由第一批的五名正式宇航員和50名預備宇航員組成。
這沒辦法,正式宇航員的數量總歸太少了一些。
隻能夠逐漸減少正式宇航員帶隊的數量,增加預備宇航員的數量。
第一批另外五名正式宇航員之前就返回了地表的太空電梯基地,繼續擔任宇航員教官。
而此時太空電梯太空端的預備宇航員數量已經增加了800人。
為此,1號智能ai不得不將太空端擴大了一些。
否則的話,光是這麽多預備宇航員,太空端都住不下。
至於月球基地的人員隨著第三批宇航員的抵達,上升到了125人,幾乎達到了現在月球基地的極限。
不過還好,之後就會有40名正式以及預備宇航員乘坐太空采集船離開。
不過離開的宇航員之前在月球基地也幹了不少工作。
他們不但將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安裝啟動,還讓月球基地整體運轉了起來。
同時他們還沒有忘記開著月球采礦車出去挖掘了一些月壤樣本回來研究。
經過他們的研究,確定了附近幾個氦3含量較高的地點。
而這第三批宇航員則是接手他們的工作,擴大月壤的采集量,提取氦3,儲備燃料以及小範圍勘探礦藏等等。
畢竟那座小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燃料儲備也不多了。
至於勘探礦藏也是為了月球基地擴大做準備。
雖然趙小侯沒打算在月球上大肆開采礦藏資源,但月球基地擴大所需的物資也不可能一直從藍星運送上去。
雖然太空電梯的運輸成本很低,但月球基地能夠自給自足是最好的。
再說了,月球基地擴大所用的那點礦藏也不算多大個事。
月球再小,那也隻是和藍星的對比。
實際上月球可是一個直徑3400多公裏的巨型圓球!
這樣一個衛星,就算月球基地擴大到現在的一千倍,也用不了其蘊藏的多少礦藏。
再說了,隻要不將月球資源開采帶離月球,那麽月球的質量也不會減少的。
對於藍星的潮汐也就沒有什麽影響了。
是應該先將月球基地的工廠給運轉起來了。
月球基地的工廠乃是由38條3d打印機械臂和一係列的冶煉等等設備組成的。
放到藍星上絕對是蠍子拉屎獨一份。
但放在趙小侯的智能實驗室裏,就隻能算是落後產品了。
畢竟現在隨著9納米級納米機器人的出現,3d打印機械臂已經升級好幾次了。
當然,即便是如此,月球基地的工廠也足夠完成礦石提煉,原料生產乃至於最終的工業產品了。
當然,就月球基地的現狀,也就隻能生產一些用於月球表麵行駛的月球車以及挖礦機械了。
但這個也足夠了。
等到礦藏開采到一定程度之後,將月球基地擴大,順便將工廠也擴大一些,問題就不大了。
至少在將那些機械臂更換升級之後,製造太空礦石提煉廠,太空農場的配件是沒有問題的。
至於太空采集船,趙小侯暫時還是準備放在太空電梯的太空端製造。
未來的話,肯定會在太空的合適位置建造一座太空工廠。
這並不奇怪,月球雖說引力比藍星要小很多,但總歸是有引力的。
在有引力的情況之下,太空采集船製造出來升空也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
等趙小侯抵達食堂的時候,1號智能ai的匯報也差不多結束了。
今天食堂有新菜,據說是剛來不久的大廚做的。
趙小侯湊到打菜窗口看了看,果然,有幾個之前沒見過的魯菜。
什麽九轉大腸之類。
趙小侯和李飛兩人打好飯菜,尋了張空桌坐下,剛吃兩口飯。
米來娣幾個資深研究員就過來坐下了,心思明顯沒有放在吃飯上,神色扭扭捏捏的。
趙小侯也知道這幾個資深研究員是無事不登三寶殿。
以往他來食堂吃飯,可不見這幾個家夥湊過來說話的。
“有什麽事就直說吧,不然我一會有事要出去。”
趙小侯吃了一口九轉大腸,心裏給今天做菜的大廚點了個讚。
不得不說,錢本偉搞出來的食堂大廚輪換製度還是比較好的。
他將智能實驗室和太空基地以及小侯科技公司總部食堂製定了一個大廚輪換製度。
每隔一段時間,三個地方的大廚都會進行輪換。
這樣一來,大家就能夠吃到不同胃口的飯菜了。
畢竟一個大廚的飯菜做得再好,吃久了,也容易膩味的。
換著來就不會讓人厭倦了。
至於那些大廚也是願意的。
畢竟他們的工資獎金本來就不低,輪換一次也會發給獎金。
更何況去太空基地的話,更是等於拿著工資去旅遊,何樂不為。
而太空基地的大廚來京北也是相當高興的,空閑的時候去京北各大景區看看也是很不錯的。
“我們想在太空電梯的太空端搞個實驗室。”
米來娣被趙小侯這麽一說,也沒有繼續扭捏了,而是直接說出了大家的想法。
沒錯,這就是研究員們的想法。
自從太空電梯竣工後,他們就有這個想法了。
畢竟相對於在地麵來說,太空裏的實驗室在一些實驗上具有更大的優勢。
像大夏的空間站,實際上就是一個實驗室,每年都有不少實驗在空間站裏進行。
當然,由於麵積和設備的關係,大夏空間站裏能夠進行的實驗種類還比較局限。
而太空電梯的太空端就不同了。
現在能夠容納800多人居住的太空端,如果建立一個實驗室的話,很簡單。
實在地盤不夠還可以擴建的。
趙小侯考慮到自己的確疏忽了這個問題,隨即就點頭答應了米來娣等人的請求。
實際上在太空端建立實驗室是相當容易的。
3d打印機械臂可以打印出他們所需的實驗器材設備。
但他們想要上太空去搞實驗就不那麽容易了。
喜歡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