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行星殖民技術

字數:3861   加入書籤

A+A-


    說白了,就算是你去麵館吃一碗麵,隻要這麵是小球藻或者人工澱粉做的,那麽都是可以用免費糧食額度抵消的。
    趙小侯也去參加過兩次會議。
    現在的問題就是在於免費糧食基數到底定多少。
    趙小侯的意見是未成年之前,每個人每年領取免費糧食額度為800斤,而成年之後,每個人每年領取免費糧食額度為1200斤。
    他的這個意見是有科學依據的。
    雖然現在一個成年人一年吃糧食也就隻有300500斤左右的樣子,但你得考慮到現在大家可不僅僅隻是吃主食,還有雞鴨魚肉豬肉等等。
    他的這個免費糧食額度是可以將其它食物包括進來的,至少能夠保證一個人一年的營養充足。
    當然,這個免費糧食額度僅限於小球藻以及人工澱粉製作的糧食,食物範圍。
    你如果想要吃點天然的豬牛羊雞鴨鵝魚蝦螃蟹等等食物的話,那麽就隻能自己掏錢了。
    畢竟免費糧食供應製度,隻管你餓不死,營養充足,而不是你吃啥都負責的。
    對於趙小侯這個意見,會議時支持的人不少,但反對的人也不少。
    支持的人自然是覺得這推進了社會進步,等於初步實現了社會大同,大家以後可以在這個基礎上自由選擇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
    這將會極大刺激民眾對學習的積極性。
    哪怕願意搞科研的人隻是一小部分,那也是讓大夏加速騰飛的利器。
    至於那些想要去搞音樂,文學創作,人文社會研究等等也不會影響到大夏的發展。
    畢竟任何一個文明,僅僅隻有科技發展起來,而人文等等方麵落後的話,也算不上一個先進的文明。
    至少,趙小侯是這麽認為的。
    不過即便是按照趙小侯的建議來執行免費糧食供應製度的話,每年從太空運輸到地表的小球藻至少需要10億噸!
    也就是說,每天需要運輸277萬噸。
    以現在三座太空電梯的運輸量是無法做到的。
    現在這三座太空電梯,每天從太空到地表的運輸量大約為58萬噸。
    1個月後可提升到極限90萬噸。
    因而未來,太空電梯至少要修建到10座。
    並且為了保證一定量的金屬、非金屬的運輸,太空電梯還是要修建到12座才行。
    至於太空電梯的建造費用,影響不大,小球藻、金屬、非金屬出售後的費用完全可以直接覆蓋。
    並且現在大夏國家糧食儲備部門,已經在和太空探索公司探討小球藻作為糧食儲備的計劃。
    簡單來說,如果小球藻被列入糧食儲備計劃的話,那麽大夏國家糧食儲備部門就會出麵直接采購小球藻。
    而等到公民免費糧食供應製度開始實施的時候,國家糧食儲備部門就已經儲備了一大批小球藻,可以用於免費糧食的供應,不至於到時候因為小球藻不夠,而影響到公民免費糧食供應製度的實施。
    並且如此一來,太空探索公司也能夠獲得一筆穩定的收入。
    雖然小球藻出售給糧食儲備部門的價格,肯定會很低。
    但在免費糧食供應製度實施之前,為出售給那些食品加工公司價格的2分之一。
    免費糧食供應製度實施之後,小球藻出售給糧食儲備部門的價格則會降低到十分之一。
    要說完全免費出售給糧食儲備部門也不是不可以。
    但為了平衡太空探索公司的薪水開支,不能不收錢。
    除非星際太空站徹底建好,其內部的工廠、社會、金融等等結構完全搭建好,可以用一種能夠在星際太空站裏消費的代幣來給宇航員發工資獎金,又或許大夏將這一塊的工資獎金接手過去。
    否則的話,總不可能讓地表的太空探索公司直接破產吧?
    當然,這些事情,趙小侯現在基本上是不管了。
    管不了,他要管的話,這種事情可就太多了。
    因而隻是給4,5,6號太空電梯選定地址,讓太空探索公司加大預備宇航員招收力度,加大太空采集船、太空采氣船製造速度,加大對木星的太空采氣船的派遣力度以及將人工重力技術後續研究成立了一個項目組等等事情安排好之後,趙小侯就將注意力放回到自己的本職工作上。
    研究!
    沒辦法,他不可能將所有事情都管完的,否則的話,太空探索公司,太空電梯公司乃至於小侯科技公司那麽多員工都是吃幹飯的了。
    就目前而言,他腦海裏的係統獎勵就隻還剩下一樣。
    殘缺的行星殖民技術。
    當然,除此之外,山寨版萬能工廠,他也想要整合研究出來。
    畢竟這玩意雖說隻是趙小侯自己的研究靈感,但如果搞出來的話,對於補全殘缺的行星殖民技術也是有相當程度的幫助。
    因為他已經對行星殖民技術進行了初步的研究,發現這套行星殖民技術實際上是分為兩條線路。
    一條線路就是機械工程線路,其中就有萬能工廠的部分技術混雜在裏麵。
    能夠讓一個文明掌握這套行星殖民技術之後,利用機械工程的力量,快速殖民一個無人行星。
    在這條線路裏,如果能夠提前研究出山寨萬能工廠技術的話,那麽即便這條線路沒有完全補全,也能夠提前使用。
    而另外一條線路則是生物科技線路。
    其根本就是利用生物科技技術製造出一種複合生物體。
    在行星殖民的時候,隻需要將這種複合生物體投放到無人行星,那麽這種複合生物體就可以利用無人行星上的資源迅速繁衍出能夠挖礦的生物機械,製造各種必需品的生物工廠,最終形成一座能夠庇護人類在裏麵生活的生物城市。
    有一說一,在看過這兩條線路之後,趙小侯實際上對於生物科技線路是有相當興趣的。
    這大概就是他這種科學家的通病了。
    對於自己不太熟悉的領域會有更大的興趣。
    至於自己熟悉的領域,研究久了,反倒會感覺有些枯燥。
    但趙小侯想要補全生物科技線路的話,難度就太高了。
    因為這個生物科技線路是需要一些前置科技的。
    喜歡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請大家收藏:()被係統強迫成為大科學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