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戴森雲計劃正式實施!

字數:3722   加入書籤

A+A-


    畢竟項目組裏的成員,除了從政界調過來負責與各方進行對接協調的成員之外,其餘的在學術界都有相當地位,比較固執己見。
    說白了,現在項目組裏沒有一個能夠一錘定音的角色。
    以至於設計圖遲遲不能定下來。
    這也是項目組成員們對趙小侯到來持極度歡迎態度的原因了。
    畢竟相對於項目組裏的其他成員來說,趙小侯在學術方麵的成就太高了,高到他們隻能以敬仰的心情去對待這位大科學家。
    實際上也是如此。
    等趙小侯來到戴森雲計劃項目組之後,用了一周時間就將項目組之前的一些問題給理順了。
    之後就是戴森雲的設計圖落地。
    當然,這個設計圖的主體實際上就是吸能站的設計圖。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束縛太陽光子的電磁場發生器,高效光電轉換器以及定向電磁脈衝發射器這三樣。
    而這三樣技術,大夏早就研究出來了,當然,其中有趙小侯的功勞。
    而在設計圖定稿落地之後,剛剛製造出來的30台1.20版本萬能工廠就投入到了戴森雲吸能站的製造之中。
    至少在近幾年時間裏,萬能工廠的主要工作就是製造戴森雲吸能站。
    攜帶著萬能工廠的太空采集船直接奔赴距離太陽1000萬公裏的太空位置。
    它們將會在距離太陽1000萬公裏的太空位置製造吸能站,並同步投放這些吸能站。
    畢竟距離太陽越近,吸能站所能夠收集到的太陽光子就越多,轉化出來的能量也就越多。
    但距離太陽太近的話,也是會有風險的。
    譬如太陽表麵時不時突然伸出來數百萬公裏的太陽日珥,或者時不時爆發的太陽風暴等等,都可能會對距離太近的吸能站造成惡劣影響。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在距離太陽1000萬公裏的位置部署吸能站,就是一個將風險削弱,獲取能量增多的最優解。
    在20天內,那三十艘太空采集船分別抵達了指定的太空位置。
    實際上,在這20天時間裏,這30艘太空采集船內的萬能工廠已經造好了一批吸能站。
    因而在抵達指定的太空位置後,太空采集船的後艙門開啟,一台台裝載著吸能站的無人運輸機從後艙門裏飛出,朝著四麵八方分散開來。
    每艘太空采集船裏有一千架小巧的無人運輸機。
    每架無人運輸機都搭載了十台體型遠超過它們的吸能站。
    它們每100公裏就會丟下一個吸能站,然後快速駛向下一個指定位置,投放其它吸能站。
    這些太空采集船倉庫裏儲存的物質足以讓萬能工廠製造3000萬台吸能站。
    這並不奇怪,因為真正的萬能工廠裏是融合了電磁場固化技術的,因而其製造出的產品裏絕大多數結構都是由光凝固物質取代的。
    如此一來,其實際消耗的物質數量是極低的。
    而這3000萬台吸能站一經全部部署鋪開之後,就能夠在距離太陽1000萬公裏的地方,將麵積超過3000億平方公裏的陽光盡數攔截束縛吸收,轉化為能量。
    光看這些數據,大家腦海裏很難對此產生足夠的概念。
    簡單來說,3000萬台吸能站所吸收的陽光麵積等於600個藍星的表麵積總和。
    同時,這3000萬台吸能站由於距離太陽隻有1000萬公裏,而藍星距離太陽有1.5億公裏的緣故。
    這3000萬台吸能站全部展開後,實際上吸收的光照能量,等於13.5萬個藍星全表麵積吸收到的光照能量。
    而一個藍星全表麵積,每秒能夠吸收到的光照能量就等於2000萬座大夏大壩的發電總量!
    由此可見,這3000萬台吸能站全部展開後能夠吸收到多少能量了。
    當然,在其將光照能量轉換為電能,再以脈衝電磁波的形式發射到反物質工廠,再由反物質工廠製造為反物質。
    這能夠轉化製造出來的反物質量是相當恐怖了。
    這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1克反物質完全湮滅後釋放出來的能量約等於4.3萬噸tnt。
    而藍星全麵積每秒接受的光照能量為8400萬噸tnt。
    也就是說,藍星全麵積每秒接受的光照能量,在無損情況下,能夠轉換出大約1953克反物質。
    而3000萬台吸能站所吸收到的光照能量,在無損情況下,每秒大約能夠製造出263.72噸反物質。
    當然,實際上壓根就不可能製造出這麽多反物質來。
    首先就是吸能站本身在束縛太陽光子時肯定會出現遺漏,之後光電轉換也會損失掉一部分能量,而電能轉換為定向脈衝電磁波又會損失掉一部分能量。
    等反物質工廠接收到定向脈衝電磁波後又會損失掉一部分能量,直到製造出反物質,又損失掉一部分能量。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從吸能站束縛太陽光子,到製造出反物質,其幾個環節加起來,到最後的能量損失率,趙小侯估算會高達80以上。
    這並不奇怪,能量轉換的環節越多,那麽能量損失率就會越高。
    環節一多,疊加起來損失的能量會大得讓人心痛。
    實際上,如果不是趙小侯拔高了大夏科技的水平,恐怕現在的能量損失率會高達95以上。
    畢竟光是前麵幾個環節就能夠讓能量損失慘重,至於反物質工廠製造反物質這個環節也是能量浪費的大戶。
    總之,趙小侯估計到了最後,反物質工廠能夠每秒製造出4噸反物質的話,整個戴森雲計劃就算是成功了。
    實際上,這個量不算少了。
    要知道,每秒能夠製造出4噸反物質的話,那麽就意味著每個小時能夠製造出噸反物質,而每天就能夠製造出34萬噸反物質!
    一年就是1.2億噸反物質!
    好吧,趙小侯光是想象了一下每年出產的反物質數量,都有些擔心這些反物質會成為人類文明滅亡的巨大隱患。
    很顯然,1.2億噸反物質,不管儲存在任何地方,都會讓人心驚膽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