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遊園

字數:8479   加入書籤

A+A-


    雨停了,這場在聖京連綿九天的雨,終於停了。
    二月十九這天一早,天還未亮時,宮裏就傳了消息說是皇上要來殷春園遊玩,與之隨行的有眾皇子公主、皇後、宮中有兒女的妃子們以及內閣閣臣,這地處聖京東郊的殷春園已經四年沒有如此大規格的遊園了。
    園內的人得了消息很快就忙活起來,布置戲台,宴會排場,食材準備,這些大大小小的事務一刻也不能耽擱。所有的東西不能早更不能晚,一切都要在皇上駕臨的那一刻準備好咯。
    未時整點,聖駕已至。同光帝身著明黃山河袍,頭戴珠玉鑲金冠,隨行車隊浩浩蕩蕩,好生壯觀。
    話說這殷春園是於永泰十七年竣工,當時的同光帝還隻是個七歲的孩童。他下了禦駕,看見那先帝親自提筆的蒼勁渾圓的“殷春園”三個大字,還有那滿園的春色,眼前就浮現起當年與先帝共同遊園的身影。
    “諸位,與朕一同遊園吧。”
    父子同遊,君臣同樂,這本是一件其樂融融的美事,可除了同光帝一人之外,誰的心裏都懷著心思。
    先不說後宮的嬪妃們想著如何爭寵,她們的兒子們,尤其是文安、文泰這二位皇子躊躇不安。兩天過去了,他們隻能眼巴巴地望著文承去吏部領了差事,而他們連個在父皇麵前毛遂自薦的機會都沒有。這究竟是怎麽了?
    他們不敢揣度聖意,隻想趁此機會在暗地裏變著法的給父皇提個醒。
    那些閣臣們更是憂愁,自同光登基以來,妖族是屢次進犯邊疆挑起戰事。打仗就得花銀子,戰事一旦擴大了,百萬兩的雪花銀投進去也隻是聽個響。而且前年就開始研發的新式火炮現在到了要緊的時候,銀子更是一點也不能少的。
    就在前天,戶部的官員一核算,發現國庫存銀隻剩六百萬兩了,這事在內閣那兒憋了整整一天都沒敢報上去。但紙是包不住火的,今天皇上把全體閣臣都叫過來遊園,遊樂完到了要議事的時候又該怎麽說?即使說了,又有什麽樣的法子補上這個窟窿?
    吏部尚書兼內閣首輔大臣黃濤,戶部尚書徐愷之,兵部尚書餘興楷各持己見,其他閣臣還沒明說自己的想法,早早站好了隊伍,就等著這一天的到來。
    殷春園以三春湖,應鍾山為基址,同光帝每次來都要去三春湖,隻與皇後泛舟湖上。因為在永泰二十六年,他就是在這兒初遇了未來的皇後。
    “你們先玩去吧,朕和皇後遊個一圈。”
    眾人目送了皇上和皇後離開之後放鬆了許多,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說事。皇上泛舟一圈打底也要半個時辰,這時間能論的事那可就多了。
    近水樓台上,幾個閣臣聚在一塊兒,黃濤的目光不在身後的大臣們身上,他的眼落在那三春湖的那隻禦船上。良久,他歎了口氣回首道:“皇上已經好久沒有出遊了,今兒皇上他高興,我看這事還是等明天再說吧。”
    此話一出,幾乎所有人都沒了聲,除了一人,那人便是徐愷之。他略帶一絲譏諷地笑道:“明日待明日,明日何其多。要是皇上這幾日都在外遊園,這事該怎麽出口?黃閣老,二月二十一就是朝會,到了那時候才說出來,我看我們這幾個都得請罪辭職了。”
    黃濤硬生生連道了兩聲“好”,接著又說:“徐大人,這事既然要說出去了,你有何應對之策?”
    “我還是那句話,除受災較為嚴重的乾州、湖州之外,其他的州一律增稅。”
    “皇上心係萬民,念民生之疾苦。各州的賦稅自從同光三年以來就沒變過,皇上不會同意你這法子的。”
    黃濤懟了回去,這讓徐愷之握緊了拳頭,但他吞下了這口氣,咬著牙道:“皇上心係萬民是不錯,可現在烽煙四起,難道我們就不能先苦一苦百姓,等到打退了妖兵之後再減輕賦稅嗎?”
    徐愷之轉頭看向一言不發的餘興楷,他說:“餘大人,我昨天叫您算了,現在國庫裏的銀子還能撐多久?”
    餘興楷神色凝重道:“北方戍邊十郡戰火不息,現在即使把軍餉降到最低國庫裏的銀子最多也隻能撐到十月,這還沒算上宮內的開支用度……真怪了,那些妖魔打仗都不花錢的嗎?”
    他踱步到黃濤、徐愷之跟前,說:“我可以先叫停搞火炮的那些人,再把軍餉削減一半。” 餘興楷頓了頓說,“黃閣老、徐大人,我還有一個辦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聽到有別的辦法,他們當然想知道,於是他小聲說:“請奏皇上讓天界派兵支援我們,天兵為主,我們為輔,這又不是什麽稀奇事。”
    黃濤聽了點頭道:“這也是我想過的,要是你們的法子都被皇上否決了,這種揣度天意的話就由老夫來說吧。”
    餘興楷一聲長歎,“真是奇怪,永泰年間若是發生妖兵進犯邊疆的戰事,天界都是第一時間派兵來援。自皇上登基以來,下凡的天兵一次比一次少,這次幹脆就不來了,派幾個天師頂什麽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鷗鷺為伴,錦鯉同遊,十丈長,二丈高的禦船上隻有同光帝、皇後,還有一些宮女太監。船頭上,有一女子親撒魚食,她身著紅衫青鞠衣,頭頂九翟冠。她正是當朝的皇後,雖與皇帝同歲,但依舊美麗動人。
    “寧惜,寧惜。”
    能叫她小名的隻有當今皇上,她回首望去,看那個四十六歲的男人頭戴金絲子珠冠,換了身剪裁得十分講究的玄色山河錦繡袍,腰間束著漢白玉明黃馬尾絲帶,混著幾根銀絲的胡子梳理得一絲不亂,炯炯有神的雙瞳仁旁多了些許皺紋。
    同光招手讓她過來,嘴上說:“那兒危險,撒魚食的事就讓鄧公公去幹就好了。”
    在皇上身後候著的鄧德義貓步上前接過盛著魚食的盒子,皇後與同光返回船艙,邊走邊說:“臣妾是想看看四年前皇上撈上來又放回去的那條紅白鯉還在不在。”
    同光笑道:“這三春湖的鯉魚那麽多,皇後能認得出來?”
    皇後道:“那麽多鯉魚就屬它長得最怪,突眼體胖,額頭上還有個大黑點。況且還是皇上親自撈起來的,臣妾怎會不認得?”
    同光走到禦座前緩緩坐下,皇後也是心領神會站在他身後為他揉肩。皇後不愧是皇後,後宮嬪妃每每侍寢之時,這手法的力道終究不合同光心意,還是她最懂這其中的玄妙之處。
    “寧惜,你知道朕為什麽要叫內閣的閣臣,還有後宮的嬪妃們一起出來麽?”
    “皇上,臣妾隻知大雨停息,趁著天氣正好,皇上叫大家出來遊山玩水,一同享樂。”
    同光知道皇後是在揣著明白裝糊塗,換做以前,他哪會叫那麽多人來殷春園遊玩,於是他笑言道:“皇後、嬪妃,皇子公主,這是朕的家。那些閣臣們,代表著朝廷,也就是朕的國,家國一體呀。”
    他起身道:“現在國庫空虛,妖族來犯,國有危難,家亦不能享福。”
    皇後看他一步步走向中堂,不禁抿唇,臉上泛起了擔憂之色。同光停住了腳步,陰冷冷地笑道:“內閣瞞著朕不敢說,可他們豈知這筆賬朕從年初開戰之時就開始算起了。六百四十七萬三千兩白銀,照現在六部,宮內的每月開支用度,咱們怕是過不了這個中秋了。”
    同光雖然語氣平淡,可說的話卻讓船上的太監宮女俱都嚇得麵如土色,皇後也是低下頭來顫栗不語。
    他凝望著皇後,發現二月的天也能讓人流出汗來,同光麵無表情緩言道:“朕打算從明日起將宮內開支用度削減一半,你是皇後,後宮嬪妃那邊由你去說。官員皇子那邊朕會去說,隻要戰事未平,朕就不想聽到半句怨言。”
    同光回身向艙外走去,出了艙,映入眼簾的便是綠水青山和那蒼天白雲。他抬頭望天,他知道他的肉體凡胎望不見那懸於雲層之上的漫天天眼,可他也知蒼天的無情。這些年的災禍不是在考驗他是否能堪大任,而是在把大魏步步逼入死局!
    放眼過去,哪個朝代能撐過三百年?如今大魏做到了,那群天仙就該慌亂起來了。大魏開國至今已過了三百四十一年,為國為民,他還想再撐。
    同光知道天眼隻能觀,不能聞,於是他低沉自語道:“天要朕做亡國之君,朕偏不做。朕的兒子、孫子,更不會做!”
    ……
    文康掐著點於酉時整來到殷春園裏處的花朝苑,在這裏可以觀賞四時鮮花,這四時花中,唯春花最盛。即使這些天下了大雨,仍有滿園春色之景。今夜,皇上會在這裏設宴,宴會的具體則由他這個太子來負責。
    太子對著苑內五十多個下人們吩咐道:“你們都聽好了,筵席要在戌時整點備好。要是耽擱了時辰,又或是過早備好涼了菜品,仔細你們的腦袋!”
    就在早上,文康得了口諭說是要在花朝苑設宴,其他的具體事宜在口諭中無一交代。但文康早就對父皇的喜好爛熟於心,哪幾樣菜品,哪幾種小食,這些他都心知肚明,而且他篤定皇上一定會在戌時整點駕臨。
    “大哥好威風,倒是我們這幾個做弟弟的多操了這份心思。”
    遠處的回廊上坐著三位風度翩翩的年輕男子,他們就是在京的幾位皇子,剛才出聲讚歎的是五皇子文安。他們是閑不住的,那些閣臣們論事他們也搭不了話,於是文承提議來花朝苑看看太子這邊有沒有忙是他們能幫的。
    “那可不是,太子爺比我們年長六歲,好些事也比我們懂得多了!” 文泰往下一躺,翹著二郎腿說道:“反正我是在這兒候著了,待會到了戌時也要來。要是到時候去哪玩兒誤了時辰,火急火燎地趕來就不好看了。”
    他見二位哥哥也沒有去別處的心思,於是把藏在心中已久的話拋了出來:“誒,四哥,前天晚上父皇召你都說了些什麽?怎麽就不見我們?”
    文承皺眉歎氣道:“這事我心裏也犯嘀咕,那晚我到了萬壽宮就瞧見皇上在提筆作畫,皇上見我來了是一句話也沒說仍舊作畫,我隻好在一旁候著。我耐不住閑,於是鬥膽替了鄧公公拿筆架的活,這才搭上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文承來回踱了幾步,邊說:“畫完了皇上就問我要不要去吏部做事,我心裏雖沒底,但也不好明說……我怕是要過苦日子了。”
    文安聽著四哥在這叫苦,心裏是不信的。在崇文堂讀書的那些日子裏,文承總是默不作聲,隻有師傅指名問他,他才會站起來回答。至於那些功課,他總能完成得一絲不苟。每逢父皇考問眾皇子時,他又答得中規中矩,始終讓二哥三哥一城,真真是一個不露聲色的人。
    文安滿臉堆著笑道:“四哥,今兒皇上高興,咱們做兒子的隻喜不憂。六弟走乏了不肯動,咱倆遊園去?”
    文承點點頭,正要走時文安又看了眼文泰,說道:“六弟啊,這殷春園可不是我們能常來的地兒,你真不和我們逛了?”
    “不去不去,我在這廊上吹吹風也不錯。” 文泰頭一歪,眼光落在遠處花朝苑內那些井井有序的身影。
    文安哈哈笑了幾聲道:“好好好,那我和四哥就先去了,到時候可別腆著臉求我們講園內還有什麽奇景軼事。”
    二位皇子一路逛到一所清幽之處,紅紫豔花較少,芳草綠竹居多。到了這裏,路就由青石板變成了鵝卵石。由於連降雨水的緣故,道路黏膩濕滑,但空氣十分沁人心脾。院內有一假山,山中有清水流出匯聚成池,池中還有一水車在運作。
    他們抬頭一看,牌匾上印著三個大字“滴翠軒”,是先帝的筆跡。這裏是他和當今皇上在殷春園的書齋,坐落在園內最深處,清靜的很。
    兩人剛才說是賞景,可這一路上沒講過幾句話。現在到了真正的無人之境,再不說些什麽,恐怕就有點不合適了吧。
    “瞧六弟這個性子,和二哥差不了多少。”
    見文承拋出了話茬,文安就應聲道:“要真和二哥差不了多少就好了。六弟才華橫溢,可惜是恪妃的兒子。那天二哥在朝堂上出言不遜,在宮內傳得沸沸揚揚的,還不是因為他是皇後的兒子,這才從輕處罰……”
    “這是哪裏的話。” 文承打斷道:“不管我們是從誰的肚裏掉出來的,皇後永遠都是我們的母後。長幼有序,兄友弟恭,二哥性子直我們做弟弟的要多勸他,六弟性子急我們當哥哥的要護著他。都是一家子人,哪有什麽嫡庶親疏之分。”
    文安聽了心想:真厲害的嘴,閉著就是守口如瓶,張了就是口若懸河。現在話說開了,我倒要挖挖那天晚上四哥和皇上都說了些什麽。
    “四哥說的是,咱們都是皇上的兒子。” 他步入書齋,映入眼簾的就是鬆鶴延年的一幅大畫,是他們父皇的親筆畫作,他眼巴巴地回望還站在門外的文承,說道:“四哥,你就說句瓷實話,去吏部當差到底是不是你跟皇上說的?”
    “是。” 文承的眼閉了又睜,“也不是。” 他進了書齋接著說:“我的為人你清楚,謹小慎微,從不敢先聲奪人。當今國家內憂外患,我這個做皇子的怎不想為父皇分憂解難?我朝開國以來以人才良將治國,吏部負責官員任免升遷,我怎不想為父皇多發現些被埋沒的人才?”
    說到這裏,文安見文承眼中泛著淚光,羞愧之意油然而生。文承長歎一聲,“可是我不敢啊。吏部和戶部的水深得很,我要是陷進去了,既丟了臉麵又沒幹成實事,有愧於父皇的養育栽培之恩啊。”
    他抬頭仰望畫作,猶如見到同光一般,慨歎道:“皇上聖明燭照,早就看穿了我的心思。他安排我去吏部參與官員考課升降,就說明他信任我能幹好這份差事。”
    文承看文安低著頭一言不發,於是說:“時候不早了,回去吧。”
    ……
    他們趕到花朝苑時太陽已經沉了,花朝苑門口已是火樹銀花,苑內更是一片吉祥景色。太子為了迎合賞花,連布置用的九百九十九盞燈都是鮮花模樣的,各有各的色彩,既壯觀又不呆板。
    內閣的閣臣們,後宮的嬪妃們,尚未婚嫁的公主們都已到齊了。男的神采奕奕,女的花枝招展,他們分立東西地站著就等待皇上駕臨。至於皇子,除了尚在繈褓中的老七文昌沒來,老二老三不在,就他們和太子這幾個了。
    文承不見文泰人影,於是逮了個太監問他去哪兒了,那太監手裏捧著瓜果,急急忙忙地道:“六殿下去幫太子爺的忙去了。”
    幫忙?文承覺得怪了,在他的印象裏太子對於宴會的安排從沒出過差錯,更不會讓別人幫忙。他瞧見一些宮女太監們把瓜果盤和吃食一疊疊地往後屋送,起了疑便問:“慌慌張張的,這是怎麽回事?”
    “害,兩刻鍾前那邊給太子傳了話說是今晚大臣娘娘公主們給皇上請安後要分開吃,皇後娘娘和其他娘娘去後屋,公主們又去偏屋,留在園子裏陪皇上的隻有各位皇子殿下和內閣的大人們了。”
    文承放了太監走,文安往後屋那兒甩了一下頭示意要不要去那看看還能幫上什麽,文承說:“罷了,正好給六弟一個表現的機會,我們就在這待著。”
    又過了快一刻鍾的時間,此時即將逼近戌時整點。他們瞧見太子邊用帕子擦汗邊大步流星地朝他們這過來,後邊還跟著文泰。
    還沒打招呼,太子就先說:“萬幸萬幸,趕上了!” 他回身對文泰謝道:“還好有你在,要不然我今兒就得丟臉了。”
    文泰滿麵春風地笑道:“太子殿下是君,我是臣;您是兄,我是弟。幫忙是天經地義的事,好在沒給您添什麽亂子。” 文泰說完,眾皇子接著又說笑寒暄一番就去人群中站好了恭迎聖駕的到來。
    今天就是太子文康心事最重,先是最早得了消息,但在他的印象中,皇上每次來殷春園遊玩是不帶大臣的。今天帶了這麽多大臣,他本想按著禦花園設宴的規格來辦,萬萬沒想到又臨時通知分開來辦。
    憑文康多年的太子經驗,他從中嗅出了一絲不對勁之處。閑下來仔細一想,他判斷今夜的花朝宴絕不是一次簡單的筵席。現今妖兵來犯,國庫空虛,皇上在這承載了先帝和他的記憶的殷春園設宴,而且還宴請了有著不少前朝老臣的內閣,這意思怕是要……
    文康心裏正思索之際,便聽見了大太監鄧德義高唱一聲:“皇上駕到——!”
    喜歡天地蒼茫:天之高兮請大家收藏:()天地蒼茫:天之高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