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鄱陽湖大戰二)

字數:4138   加入書籤

A+A-


    想到這裏,張無忌的臉上露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
    他轉身對身邊的將領們說道:“諸位,漢軍已經布下了陣勢,等待著我們的挑戰,但我們不能輕舉妄動,必須先摸清楚他們的虛實,再尋找最佳的突破口。”
    將領們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於是,張無忌便命令大軍在此地紮營休整,同時派出大量的偵察兵前去刺探敵情。
    夜幕降臨,鄱陽湖畔一片寂靜。
    隻有那偶爾傳來的蟲鳴聲和遠處的戰船燈火,才打破了這片刻的寧靜。
    張無忌坐在營帳中,手捧地圖,仔細地研究著敵我雙方的態勢。
    心中充滿了期待與緊張,因為他知道,即將到來的大戰,將是他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場戰役。
    此刻,在金陵城中,王月敏也正帶著幾位姐妹和殷野王等人,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守城的事宜。
    她雖然心中擔憂著張無忌的安危,但她更知道,自己不能成為他的累贅。
    她必須堅強地站起來,守護好這片他們共同的家園。
    這樣,在鄱陽湖畔與金陵城中,兩股勢力都在為了即將到來的大戰而做著最後的準備。
    這場大戰的結果,將會決定整個天下的命運。
    張無忌能否在鄱陽湖上擊敗陳友諒,贏得這場決定性的勝利?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報——!!啟稟大王,楊將軍和紀女俠在軍營外求見!”
    這聲高呼傳來,整個營帳內瞬間安靜下來。
    眾人紛紛將目光投向帳門口,臉上露出期待與驚喜之色。
    張無忌坐在虎皮交椅上,原本正與諸位將領商議軍情,聽聞此言,心中亦是一陣喜悅。
    他連忙起身,大步走向轅門。
    隻見營門外,楊逍一身青袍隨風飄動,英姿颯爽;紀曉芙則身著淡紫色長裙,美麗動人。夫妻二人並肩而立,宛如一對神仙眷侶。
    “屬下參見明王!”
    見到張無忌親自出來迎接,楊逍和紀曉芙趕忙躬身行禮。
    張無忌疾步上前,伸手扶住他們,微笑著說道:“楊伯伯,紀姑姑,不必多禮,請起!快快進賬一敘。”
    說罷,便引領著兩人走進營帳。
    眾人坐定後,楊逍麵色凝重地開口道:“明王,據探子來報,那陳友諒如今仍有五十萬兵馬。而我們這邊,您隻帶了十萬士兵前來,再加上我此番帶來的一萬軍士,滿打滿算也不過十一萬人馬而已。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我軍實在是處於絕對下風啊。”
    張無忌聽後,卻是神色自若,微微一笑道:“楊伯伯,不必憂心,所謂兵在精不在多,隻要我等將士齊心、戰術得當,未必不能以少勝多。”
    此時,一名風塵仆仆的龍武衛斥候匆匆趕來,單膝跪地向眾人稟報:“啟稟各位大人,前方探子傳來消息,那陳友諒的水軍果然名不虛傳!他們擁有大批戰船,每一艘都高聳入雲、龐大無比,船頭至船尾一字兒排開,浩浩蕩蕩竟然綿延了十幾裏之長,其磅礴氣勢猶如長虹貫日一般震撼人心!”
    聽聞此言,張無忌不禁仰頭大笑起來,朗聲道:“哈哈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此乃上天庇佑我大明之兆啊!這陳友諒此次必敗無疑!”他臉上滿是自信與欣喜之色。
    然而,站在一旁的楊逍和紀曉芙夫婦,以及李善長和胡惟庸等人卻是麵麵相覷,一臉茫然,完全不知曉張無忌為何會如此高興。
    他們心中暗自思忖著,麵對這般強大的敵軍水師,究竟該如何應對才好呢?
    唯有劉伯溫輕撫著自己下巴處的胡須,稍稍沉思片刻後,突然間眼中閃過一絲明悟之光。他微微頷首,表示已經明白了張無忌此刻心中所想的計策。
    張無忌見狀,連忙上前一步問道:“劉先生,依您之見,此事應當如何處理?”
    劉伯溫微微一笑,緩聲說道:“回王爺,昔日東漢末年之時,赤壁一戰堪稱經典。當時孫權與劉備結成聯盟,共同抵禦曹操大軍。龐統曾為曹操獻上鐵索連舟之計,但周瑜和諸葛亮卻巧妙地將計就計,以火攻之法大破曹軍,最終成就了三分天下之局勢。”
    張無忌聞言連連點頭,讚歎道:“英雄所見略同啊!劉先生所言極是,本王心中所想正是如此!看來此番我們定能效仿古人,一舉破敵!”
    眾人皆是飽讀詩書、精通曆史之人,對於過往發生過的種種戰役自然也是耳熟能詳。
    當張無忌如此這般地一番解釋之後,在場所有人猶如醍醐灌頂一般,瞬間便恍然大悟了。
    然而,盡管此刻眾人已然明白了其中緣由,但心中卻仍舊存有一絲疑惑:既然前人已經有了赤壁之戰那樣慘痛的教訓作為先例,為何這陳友諒竟然還會犯下同樣的錯誤呢?
    當年曹操正是因為采用了鐵索連環之計,將所有大小戰船連接在了一起,結果被孫劉聯軍一把大火燒得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難道說,這陳友諒就真的如此自信滿滿,認為自己不會重蹈曹操的覆轍不成?亦或者,他還有什麽不為人知的妙計,可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火攻威脅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時間,各種猜測和疑問湧上了人們的心頭,使得整個場麵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
    麵對眾人的疑惑,劉伯溫輕搖羽扇,目光深邃,仿佛能穿透夜色,直視遙遠的鄱陽湖麵。
    “諸位,陳友諒此人,雖勇猛有餘,然智謀不足,此乃其致命之弱點。他之所以敢效仿曹操,采用鐵索連舟之策,無非是想借此穩固戰船,增強水軍的整體作戰能力,以對抗我軍的小船靈活之優勢。然而,他卻忽略了至關重要的一點——天時地利。”
    “何為天時?如今雖是初夏,但鄱陽湖區域風向多變,一旦東風驟起,便是我軍實施火攻的最佳時機。至於地利,鄱陽湖水域寬廣,湖麵開闊,正利於火勢蔓延,此乃自然之助力也。”
    劉伯溫緩緩道來,每一句話都如同重錘,敲擊在眾人心上,讓他們對即將到來的戰役充滿了信心。
    “至於陳友諒是否有所準備,以在下之見,他或許意識到了火攻的可能性,但一來過於自信於自己的水軍實力,二來可能低估了我軍的智謀與決心。再者,即便他有所防範,也未必能麵麵俱到。畢竟,火攻之計,變化萬千,既可正麵突襲,亦可暗度陳倉。”
    張無忌聞言,眼中閃爍著讚許的光芒,他深知劉伯溫的智謀非凡,此番分析定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劉先生所言極是,我們不僅要利用天時地利,更要發揮人和之優勢。我軍將士上下一心,同仇敵愾,此乃陳友諒所不及。至於火攻的具體實施,還需細細籌劃,確保萬無一失。”
    幾天後,張無忌召集了帳下的能工巧匠,命他們加班加點趕製火攻所需的火船、火藥等物,同時秘密訓練一批精幹的士兵,負責在關鍵時刻實施火攻。
    此外,他還命人搜集了大量的易燃物,如幹草、油脂等,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陳友諒在湖中的旗艦上,正得意洋洋地檢閱著他的水軍。
    他自信滿滿地認為,憑借這堅不可摧的水上長城,足以抵擋任何來自張無忌的威脅。
    然而,他並不知道,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正悄然向他逼近。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