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收複燕雲十六州一)
字數:4317 加入書籤
這一日,陽光明媚,晴空萬裏。
二十五萬北伐大軍宛如一條洶湧澎湃的鋼鐵洪流,浩浩蕩蕩地開到了大都城外。
軍旗飄揚,刀槍林立,軍容之盛令人震撼不已。
徐達、朱元璋、常遇春、湯和以及李文忠這五位威名赫赫的大將,身先士卒,率先翻身下馬。
他們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向著城門走去。
此時,張無忌早已率領著一千精銳的龍武衛出城相迎。
隻見徐達快步上前,單膝跪地,抱拳高聲說道:“臣徐達率麾下二十萬北伐大軍參見明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如洪鍾一般響亮,回蕩在整個天地之間。
張無忌見狀,趕忙大步流星地走到徐達身前,伸出雙手,親自將他緩緩扶起。
他麵帶微笑,語氣親切地說道:“諸位將軍,請起,不必多禮!快快起身吧!”
隨著張無忌的話音落下,其餘四位將領也紛紛站起身來。
緊接著,那二十萬北伐大軍齊聲高呼道:“明王威武,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呼喊聲猶如山崩海嘯一般,響徹雲霄,其氣勢磅礴,足以震懾四方,一時間名動天下。
張無忌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然後朗聲道:“將士們一路辛苦,現在請跟隨本王一同進入大都城!”
說罷,他轉身朝著城內走去,身後緊跟著徐達等一眾將領以及那千軍萬馬般的北伐大軍。
進入大都城後,街道兩旁早已站滿了歡迎的百姓,他們手持彩旗,臉上洋溢著喜悅與期盼,紛紛向這支凱旋之師投以最誠摯的敬意。
孩童們手持鮮花,興奮地跟隨著大軍,不時發出陣陣歡呼,整個大都城沉浸在一片歡慶的海洋中。
張無忌走在最前,他的目光掠過每一寸熟悉的土地,心中湧動著難以言喻的激動與感慨。
這座曾經是他心中遙不可及的都城,如今已在他的腳下,成為他北伐征途中的一座重要裏程碑。
行至宮城前,張無忌停下腳步,轉身麵向大軍,聲音堅定而溫暖:“今日,我們在此集結,不僅是為慶祝北伐的勝利,更是為了銘記每一位將士的英勇與犧牲。
你們,是大明的脊梁,是這片土地上的真正英雄!”
言罷,他大手一揮,早有準備的侍衛們迅速行動起來,將早已備好的美酒佳肴一一奉上,為北伐大軍接風洗塵。
宴席上,珍饈美味琳琅滿目,樂聲悠揚,歌舞升平,一派盛世景象。
徐達、朱元璋、常遇春、湯和以及李文忠五位大將,被特別安排在張無忌的左右,受寵若驚之餘,更多的是對明王知人善任、體恤下屬的深深感激。
張無忌親自為他們斟酒,每飲一杯,便是一段過往的回憶,一段並肩作戰的情誼,在觥籌交錯間愈發醇厚。
“徐達,你智勇雙全,北伐之路,你功不可沒。”
張無忌舉杯向徐達,眼中滿是讚許。
徐達連忙起身,謙遜道:“此乃臣等分內之事,全賴明王英明領導,大軍上下一心,方能有此勝績。”
朱元璋亦起身,感慨萬千:“明王,您不僅是我們心中的領袖,更是我們靈魂的燈塔。有您在,大明之光,永不熄滅!”
張無忌笑著點頭,目光掃過每一位將領,那眼神中既有對過往戰事的肯定,也有對未來征途的期許:“諸位,北伐雖勝,但天下未定,前路依舊漫長且充滿挑戰。
我們需攜手並進,共創大明之輝煌!”
宴席間,歡聲笑語不斷,但每個人的心中都明白,這份勝利隻是開始,未來的路還需他們一同去開拓,去守護。
張無忌的這一番接風洗塵,不僅是對北伐大軍的嘉獎,更是對他們未來使命的激勵與鞭策。
夜幕降臨,燈火闌珊,大都城內的歡慶仍未停歇。
張無忌與五大將領並肩站在城牆上,眺望著這片他們用血汗換來的安寧之地,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堅定信念。
這一刻,他們仿佛已經看到了大明王朝那輝煌燦爛的明天,正緩緩升起在東方的天際。
翌日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了大都皇宮的大殿內。
張無忌端坐在首位,麵色凝重地看著下方的五位將領。
這五位將領皆是明軍中的翹楚,他們分別統領著不同的軍隊,身經百戰,戰功赫赫。
眾人坐定後,張無忌緩緩開口道:“諸位將軍,今日請你們前來,乃是有要事相商。想必大家都已知曉,我欲收複那失落已久的燕雲十六州!”
他的聲音不大,但卻充滿了決心與力量。
此言一出,原本安靜的議事廳瞬間變得熱鬧起來。
五大將領紛紛交頭接耳,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對於這些常年征戰沙場的將士們來說,收複失地無疑是一件極具榮耀和意義的大事。
張無忌微微抬手示意眾人安靜,接著說道:“燕雲十六州自古以來便是我華夏大地之重要領土,它包含了幽州、順州、儒州、檀州、薊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媯州、武州、蔚州、應州、寰州、朔州以及雲州等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在五代十國時期,那可惡的石敬瑭為了一己私欲,竟然不顧國家大義和民族尊嚴,將這片廣袤的土地拱手相讓於遼國。
自此之後,中原王朝便失去了對燕雲十六州的控製,至今已有四百五十餘載啊!”
說到此處,張無忌不禁握緊了拳頭,臉上露出憤恨之色。
在場的眾將領也無不義憤填膺,他們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跟隨張無忌奪回屬於漢人的領土,重振華夏雄風。
徐達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站起身來,目光如炬:“明王所言極是,燕雲十六州乃我華夏之根本,失之已久,民心所向,誓必收回!末將願為先鋒,誓死奪回每一寸失地!”
常遇春亦是熱血沸騰,拍案而起:“徐將軍所言極合吾意!末將願率精兵萬馬,直搗黃龍,讓那些元廷殘兵見識見識我大明鐵騎的厲害!”
湯和則顯得更為沉穩,他輕撫長髯,緩緩言道:“收複失地固然重要,但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等需先詳盡了解蒙古餘孽兵力部署、地形地貌以及民風民俗,方能製定出萬全之策。”
李文忠點頭讚同,補充道:“湯將軍所言極是,末將願領一支精幹斥候,潛入燕雲十六州,刺探軍情,為我大軍進軍鋪路。”
朱元璋則沉思片刻,目光深邃:“此外,糧草輜重亦不可忽視。
大軍出征,糧草為先。
末將建議,即刻著手籌備糧草,同時加強後方補給線的安全,確保大軍無後顧之憂。”
張無忌聽罷,心中甚是欣慰,他站起身來,環視眾將:“諸位將軍言之有理,收複燕雲十六州,非一日之功,需從長計議。
徐將軍勇武無雙,可為先鋒;常將軍驍勇善戰,可領主力;湯將軍深思熟慮,主管謀略;李將軍機敏過人,負責斥候;朱將軍則統籌全局,保障後勤。
五位將軍各司其職,同心協力,定能成大業!”
眾將領齊聲應諾,士氣高漲,仿佛已經看到了大軍壓境,燕雲十六州失地重歸華夏的那一刻。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