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朱元璋救災,江南總督

字數:4140   加入書籤

A+A-


    時光荏苒,轉眼間半個月過去了。
    這期間,朱元璋和馬秀英曆經千辛萬苦,終於回到了金陵城。
    同時,遠在北平的張無忌,也在皇宮內如往常一樣舉行著大朝會。
    大殿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兩旁,氣氛莊重而肅穆。
    張無忌端坐在龍椅上,身披龍袍,頭戴皇冠,威嚴而莊重。
    張無忌端坐在龍椅上,麵色凝重地說道:“江南地區近日遭受了嚴重的水患,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困苦不堪。
    戶部應立即調撥救災物資,確保受災百姓得到妥善安置,不得有絲毫延誤。”
    話音未落,隻見楊逍身著官服,步履穩健地從人群中走出,他來到大殿中央,躬身一拜,朗聲道:“臣楊逍,謹遵聖上旨意!”
    張無忌微微頷首,表示對楊逍的回應。
    他的目光緩緩掃過殿內的文武百官,眾人皆屏息凝神,不敢有絲毫怠慢。
    張無忌接著說道:“前元朝政治腐敗,貪官汙吏橫行霸道,致使民不聊生。
    如今大明初立,絕不能容忍這種國之蛀蟲繼續存在。
    若有人膽敢觸碰朕的底線,定當嚴懲不貸,抄家問斬,絕不姑息!”
    聲音鏗鏘有力,在空曠的大殿內回蕩,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張無忌的目光如炬,掃視著殿內的每一位大臣,仿佛要透過他們的外表,直擊內心。
    他繼續說道:“江南水患,乃天災,但若有人借此機會中飽私囊,那便是人禍,朕絕不姑息!”
    此時,殿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侍衛匆匆入殿,單膝跪地,高聲稟報:“啟稟陛下,江南呂家涉嫌貪汙救災物資,證據確鑿,請陛下定奪!”
    此言一出,殿內頓時一片嘩然。
    呂家乃是江南望族,世代為官,勢力龐大。
    眾臣麵麵相覷,心中暗自揣測,不知此事將如何收場。
    張無忌聞言,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
    他沉聲道:“呂家?朕記得呂家世代為官,理應忠君愛民,為何會做出如此喪盡天良之事?”
    楊逍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呂家雖為望族,但近年來卻多有貪墨之舉,此次水患,他們更是借機斂財,將救災物資據為己有,致使百姓流離失所,怨聲載道。”
    張無忌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怒喝道:“豈有此理!朕最恨的便是這等國之蛀蟲!來人,即刻將呂家上下全部拿下,押解進京,朕要親自審問!”
    殿內眾臣聞言,無不心驚膽戰。
    呂家在江南根深蒂固,勢力龐大,如今卻因貪墨救災物資而觸怒聖上,恐怕難逃一劫。
    數日後,呂家上下數百口人被押解進京,關押在天牢之中。
    張無忌親自提審呂家家主呂本,麵對鐵證如山,呂本終於供認不諱,承認自己貪汙救災物資,中飽私囊。
    張無忌冷冷地看著呂文德,道:“呂本,你身為朝廷命官,不思報效國家,反而貪墨救災物資,致使百姓流離失所,你可知罪?”
    呂本跪伏在地,痛哭流涕:“臣知罪,臣罪該萬死!求陛下開恩,饒臣一命!”
    張無忌冷哼一聲,道:“饒你一命?那些因你貪墨而餓死的百姓,誰來饒他們的命?來人,將呂本推出午門,斬首示眾!呂家上下,凡參與貪墨者,一律抄家問斬,絕不姑息!”
    隨著張無忌一聲令下,呂家上下數百口人被押赴刑場,斬首示眾。
    江南呂家,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此事傳遍天下,百姓無不拍手稱快,稱讚張無忌英明神武,懲治貪官,為民除害。
    那些心懷不軌的官員,也紛紛收斂了貪墨之心,不敢再輕舉妄動。
    轉眼間一個月過去了。
    江南的水患在朱元璋的全力治理下,終於得到了有效控製。
    朱元璋奉張無忌的旨意,親自前往江南賑災。
    他深知此次任務不僅關乎百姓生計,更關乎大明的根基。
    抵達江南後,朱元璋立即召集地方官員,詳細詢問災情,並親自走訪受災最嚴重的地區。
    他站在一片被洪水淹沒的農田旁,眉頭緊鎖,對身邊的馬秀英說道:“百姓的苦難,皆因天災而起,但若我們處置不當,便是人禍。
    我們必須盡快疏通河道,修複堤壩,讓百姓早日重返家園。”
    馬秀英點頭道:“夫君所言極是。我已命人調集糧草,分發至各受災村落,確保百姓不至於挨餓。”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下令召集工匠和民夫,日夜趕工修複水利工程。
    他親自監督工程進度,甚至挽起袖子與民夫一同搬運石塊。
    百姓見狀,無不感動,紛紛自發加入救災隊伍。
    同時,朱元璋還下令嚴查地方官員的貪墨行為。
    若救災物資被貪官汙吏中飽私囊,百姓的苦難將永無盡頭。
    他派出親信暗中調查,很快就發現了幾名與呂家勾結的地方官員。
    朱元璋毫不留情,立即將這些官員革職查辦,並將其貪汙的物資全部追回,重新分發給百姓。
    百姓們感激涕零,紛紛稱讚朱元璋為“青天大老爺”。
    一個月後,江南的水患終於得到了徹底解決。
    河道疏通,堤壩修複,農田重新煥發生機。
    百姓們重返家園,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笑容。
    朱元璋站在修複後的堤壩上,眺望著遠方,心中感慨萬千。
    他對身邊的馬秀英說道:“此次救災,雖曆經艱辛,但看到百姓安居樂業,一切都值得了。”
    馬秀英微笑道:“夫君心懷天下,百姓自然會銘記於心。此次救災,不僅穩定了江南大局,更彰顯了大明的威嚴與仁德。”
    朱元璋點頭道:“是啊,大明初立,必須讓天下人看到我們的決心與能力。
    隻有如此,才能贏得民心,穩固江山。”
    回到金陵城後,朱元璋立即給張無忌寫了一封奏報,詳細說明了江南的救災情況。
    張無忌接到奏報,滿意地點了點頭,讚許道:“姐夫此次救災,功不可沒,朕心甚慰。
    不僅穩定了江南大局,更震懾了那些心懷不軌的官員。
    朕決定,冊封朱元璋為江南總督,全權負責江南事務。”
    自此,朱元璋在江南的威望更上一層樓。
    他勵精圖治,整頓吏治,發展農業,使得江南逐漸成為大明的富庶之地。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