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前往公主府赴宴二)

字數:4190   加入書籤

A+A-


    陽光明媚,微風拂麵,馬秀英領著朱標、朱樉、朱?、朱棣這四位兄弟,早早地便在城門口等待著張無忌夫妻的到來。
    終於,遠遠地看到了張無忌和他的妻子王月敏的身影。
    馬秀英連忙帶著孩子們迎上前去,臉上洋溢著熱情的笑容,說道:“臣妾攜諸子參見陛下,見過皇後娘娘。”
    張無忌見狀,快步走上前去,伸手扶起了馬秀英,微笑著說道:“大姐,這裏沒有外人,不必如此多禮,請起!”
    馬秀英感激地看了張無忌一眼,緩緩站起身來,說道:“多謝陛下。”
    張無忌隨即轉向朱標四兄弟,和藹地說道:“標兒,你們兄弟四人也快快起來吧!”
    朱標四兄弟趕忙躬身一拜,齊聲說道:“多謝舅舅。”
    張無忌點點頭,然後對王月敏說道:“敏敏,你陪著大姐去公主府大廳敘敘話吧。”
    王月敏微笑著應了一聲,與馬秀英一同朝公主府走去。
    張無忌則帶著朱標四兄弟,朝著演武場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朱標四兄弟都顯得有些拘謹,畢竟他們知道張無忌的身份非同一般,而且朱元璋在江南造反一事,也讓他們對張無忌心存敬畏。
    到了演武場,張無忌停下腳步,看著朱標四兄弟,微笑著問道:“標兒,你們兄弟四人的武藝如何啊?”
    朱標四兄弟麵麵相覷,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他們心裏暗自揣測著張無忌的用意,畢竟他們回到北平城後,一直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得罪了任何人。
    演武場上,秋風卷起幾片落葉,在青石地麵上打著旋兒。
    張無忌負手而立,目光溫和地掃過麵前四個年輕人。
    朱標站在最前,朱樉、朱?依次排開,最小的朱棣則安靜地站在最後。
    "朕問你們武藝如何,怎麽都不說話了?"
    張無忌嘴角含笑,聲音卻帶著不容回避的意味。
    朱標上前半步,恭敬地拱手:"回陛下的話,我們兄弟四人自幼隨父親習武,但資質愚鈍,隻學得些粗淺功夫。"
    張無忌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朱標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朱元璋對他們的教導,又謙虛地自承不足。
    不愧是朱元璋著力培養的繼承人。
    "標兒過謙了。"
    張無忌笑道,"你父親當年跟隨朕征戰天下,殺伐果斷。
    你們既得他親自教導,想必不會差到哪裏去。"
    朱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躍躍欲試的光芒。
    他比朱標小兩歲,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早就想在這位傳奇帝王麵前一展身手。
    "陛下若不嫌棄,樉兒願獻醜一試!"
    朱樉迫不及待地站了出來。
    張無忌點點頭:"好,樉兒有膽識。你想展示什麽?"
    朱樉深吸一口氣,擺出起手式,隻見他身形一轉,一手華山劍法使得
    張無忌卻微微皺眉,沒想到朱標兄弟四人學了華山劍法。
    "不錯,力道很足。"
    張無忌先給予肯定,隨即話鋒一轉,"劍法講究身形合一,樉兒不妨再試一次,想象自己是一條遊龍,而非猛虎。"
    朱樉臉色微紅,顯然沒想到自己引以為傲的掌法在舅舅眼中竟有如此明顯的缺陷。
    他調整呼吸,再次出掌,這次刻意收斂了三分力道,果然掌風更加圓融連貫。
    "好!這次好多了。"張無忌鼓掌稱讚,"樉兒悟性不錯。"
    朱樉麵露喜色,退到一旁。張無忌目光轉向朱?:"?兒,你也來試試?"
    朱?比朱樉還要小一歲,性格卻更為謹慎。他猶豫片刻,才低聲道:"舅舅,?兒武藝不精,怕貽笑大方..."
    張無忌溫和地說:"無妨,就當是家常切磋。你擅長什麽?"
    "?兒...?兒會一些劍法。"朱?說著,從兵器架上取下一柄木劍。
    他的劍法確實平平,一招一式雖然標準,卻缺乏靈動。
    張無忌看出他心思細膩但膽氣不足,劍招中規中矩卻不敢放手施展。
    "劍乃百兵之君,講究的是心與劍合。"
    張無忌接過木劍,隨手挽了個劍花,"?兒你看,劍招不在多,而在精。一招"白虹貫日",若用得恰到好處,可破十招百招。"
    說著,張無忌身形一閃,木劍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劍尖輕點前方木樁,竟在上麵留下一個淺淺的凹痕。
    這一手舉重若輕的功夫,看得四兄弟目瞪口呆。
    朱?眼中閃過驚歎之色,接過木劍再次嚐試,這次他專注於一招"白虹貫日",果然比之前流暢許多。
    最後,張無忌的目光落在了站在最後的朱棣身上。
    這個年僅十歲的少年一直安靜地觀察著兄長們的表現,眼神沉穩得不似這個年紀應有的樣子。
    "棣兒,到你了。"張無忌饒有興趣地說。
    朱棣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禮:"舅舅,棣兒年紀最小,武藝最淺,恐怕..."
    "無妨,"張無忌打斷他,"我看你觀察三位兄長時眼神專注,想必有自己的見解。不如說說看?"
    朱棣略一沉吟,道:"大哥穩重,招式正統;二哥勇猛,力道十足;三哥謹慎,一絲不苟,各有千秋。"
    張無忌眼中精光一閃:"那你自己呢?"
    朱棣抬起頭,目光清澈而堅定:"棣兒以為,武學之道,不在於模仿他人,而在於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這番話從一個十四歲少年口中說出,令張無忌心中一震。
    他忽然想起自己年少時在武當山學藝的日子,張三豐也曾說過類似的話。
    "好一個"找到自己的路"。"
    張無忌笑道,"那棣兒可願與舅舅過兩招,讓舅舅看看你的"路"是什麽?"
    朱棣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恢複平靜:"棣兒不敢與舅舅動手。"
    "不必顧慮,"張無忌擺出起手勢,"就當是指點後輩。"
    朱棣深吸一口氣,擺出了一個奇怪的姿勢——既非掌法,也非劍招,而是雙手一前一後,似守似攻。
    張無忌心中一動,這起手式竟有幾分"太極拳"的韻味,但又融合了其他武學的特點。
    他故意放慢速度,一掌向朱棣肩頭拍去。
    出乎意料的是,朱棣並未硬接,而是側身一讓,同時右手如靈蛇般探出,直取張無忌手腕。
    這一招既非朱元璋所授,也不似任何名門正派的武功,卻簡潔有效。
    喜歡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請大家收藏:()倚天屠龍之大明天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