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音樂的藝術係和商業性
字數:4644 加入書籤
錄音室裏,最後一個音畫下休止符,旋律的尾調似乎依舊在這片空間繚繞,餘韻未消。
老賈和助手坐在控製器前,仍在回味曲子中那股宏大宿命的敘述史詩。
這樣的音樂作品,老賈難以想象是出自身邊的少年之手。
雖然從對方第一次踏入他的琴行開始,他就一再拔高自己對少年在音樂天賦上的認知,每當他認為這已經是對方的極限。
少年都會拿出新的東西,顛覆他之前的認知。
什麽叫天才。
老賈年輕的時候也被人這麽稱呼過,他也為此而驕傲過,但他的老師卻告訴他,真正的天才他還沒有見識過。
老賈曾經不以為然,直到真的進入這一行,才知道老師說的沒錯。
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在小圈子裏稱得上優秀,但真進入更大的空間,隻能說是夠用,所以他在樂壇也沒混出什麽名堂,勉勉強強做點和音樂相關的生意。
但也正因為見識廣,對音樂的鑒賞能力絕對是頂尖的。
陸清風的音樂作品他都聽過,除了為北大量身定做的《燕園情》,傳唱度不行以外,剩下的每一首曲子都兼顧了流行性和音樂性。
簡單來說就是,在大眾都能聽得懂,聽的舒服的同時,還要耐聽,而不是流行一陣就消失了。
這聽起來簡單,想要做到卻很難。
因為各種短視頻的興起,音樂有了更多的傳播渠道,要火起來的幾率要比以前簡單的多。
抓耳的中毒性旋律,配上簡單粗暴的歌詞,再搭配一段卡點舞蹈,稍加引導,就很容易憑借平台的傳播性帶起一陣風。
但也正因為太簡單了,一段時間就消失不見了。
這也就是俗稱的網紅口水歌。
音樂是一種結構性很強的藝術作品,包括旋律、節奏、和聲、調式、曲式、織體、力度、速度、音色和音高。
旋律是指音樂的橫向組織結構,包括高低起伏的樂音和節奏。
節奏是指音的長短和強弱,是音樂的骨架。
和聲包括“和弦”及“和聲進行”,是音樂中各聲部的組合形態。
調式是指音樂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關係連接起來,以一個音為中心構成一個體係。
曲式是指音樂的橫向組織結構,包括二部形式、三部形式、回旋曲式、奏鳴曲式、賦格等。
織體是指多聲音樂作品中各聲部的組合形態,包括縱向結合和橫向結合關係。
力度是指音樂中音的強弱程度,速度是指音樂進行的快慢。
音色是指聲音的特色,不同樂器的音色不同。
音高是指音的高低,是音樂中最基本的要素。
一首好的音樂作品,就要從每一個方麵開始精細的搭建。
純音樂因為欣賞門檻的緣故,相比流行歌曲,在傳播性上就差了一籌。
曲高和寡,音樂做出來是給人聽得,太過複雜的音樂品沒人聽得懂,也會失去起商業性。
但過於商業化的音樂作品,過氣的也快。
老賈認為陸清風最厲害一點就在這裏,他把藝術和商業結合的很好。
“搞定。”
聽到完整的旋律從耳機中播放完畢,陸清風也鬆了一口氣。
這首以故宮活動為目標的曲子,也是迄今為止他花費最多功夫的音樂作品。
九尾狐知識庫中自然是有這首曲子的完整版,但隻有旋律,沒有曲譜,所以需要他自己去扒出來。
也多虧了他對各種樂理知識的學習沒有間斷過,不然真完成不了這份工作。
陸清風也真是服了那群寫穿越小說的老六,憑什麽他們的主人公以前從來沒做過這行,居然詞曲譜子都能搞出來。
真覺得樂譜是。
不要小看音樂啊,混蛋!
同時,憑借他現在對音樂的認知,他對這首作品做了一些修改。
因為原版這首曲子是一首電子音樂,在前奏和銜接度的旋律他覺得不適合現場樂團的演奏,所以用自己的理解,在主體不變的情況下,做了一些修改。
目前他自己聽下來,效果還是可以的,就是不知道其他聽眾怎麽想。
他看向老賈。
“怎麽樣?”
老賈什麽都沒說,給了一個大拇指。
一旁的助手反而問道。
“哥,你之前說這曲子是故宮征集的對吧,現場演出的時候,咱能進去麽?”
這個問題陸清風還真不知道。
“應該對外售票吧,你們可以關注一下故宮博物院的消息。”
看這兩人的反應,是沒什麽問題的,陸清風也放了心。
接下來就是投稿的問題。
陸清風也早有打算,以北大的名義投遞。
之前劉茜雅也說過,這次活動不少音樂界的大拿都參加了,他現在的名聲還沒法和這些榮譽加身的人比。
以他自己的名義投稿很容易被忽視,有北大做靠山怎麽也要多受重視一些。
這事完成之後,陸清風將注意力集中到了《聲聲入耳》的第一期音樂會上麵。
這周的節目錄製重點就是這場音樂會。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
《歲月推理》雜誌社。
山田熊太已經來了五天,雖然不是他自己想來的,但他還是表現了自己專業和稱職的一麵,配合著這邊的編輯對活動產出的九本推理小說進行審核。
審稿過程已經進行了一大半,已經看過的七本小說怎麽說呢。
不能說寫的差,也有些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但總體來說,他覺得還是過於平庸。
不管從事件的開端,還是案情的發展,到最後的結局,都給人一種理所當然的感覺,沒有那種讓人覺得腦子都掀開了的反轉。
很多詭計的設定都能在過往的一些推理小說中找到影子。
山田熊太知道這也不能怪華夏的推理作家,就是算是在扶桑也是如此。
除了那群變格派的變態。
本格推理小說寫到現在,寫無可寫不是某個人的問題,而是這個類型似乎已經被挖到了死胡同裏。
難怪主編不看重這個活動,華夏作家並沒有比扶桑作家好多少,加上文化隔閡,這些書就算在扶桑出版,也確實沒多少人願意買。
“這本還不錯,雙重人格加宿命論的設定,最後的留白也很有意思,主人公到底是一,還是二,作者也沒有寫出來,把想象空間留給了讀者”
山田熊太放下自己看完的第八本書。
書名是《親愛的,為你致上殺意》,作者雪怪。
還剩最後一本書沒看,但山田熊太覺得最後的大賞應該就是這本書了。
可讀性超出其他幾本一個檔次,質量放到扶桑推理小說界,也是不差的。
他為自己挖到一本好小說而開心,這次的出差也不算一無所獲。
還剩最後一本,山田熊太揉了揉眼睛,打算結束今天的工作。
明天再說吧。
喜歡文娛:罵誰狐狸精呢,喊我偶像請大家收藏:()文娛:罵誰狐狸精呢,喊我偶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