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永樂這個年號
字數:4302 加入書籤
似乎是查覺到了這道附加題所造成的沉重氣氛,天幕很快就出了一道緩解氣氛的題目......
【大明曆史知識測試第十二題:明成祖因為登基匆忙,結果造成選擇的年號與曆史上重複使用,以下那一個可能是明成祖選擇的年號?a永樂;b大順;c貞觀;d大明。】
【本題不設限製,可答可不答,答則有意外驚喜】
隨著這個題目一出來,天幕之下的人,不僅武將頭發暈,其實文官也有點迷茫。
雖然科舉上來的文官都號稱學富五車,但主要以科舉為主,更何況明初的文官水平還真不是很高。
“再說了,年號這個東西,從漢武帝開始到現在已經有了一千好幾百年了,沒有一千也有五百,有幾個人能記得清楚呢?”吏部尚書對著禮部尚書埋怨道。
“不過,我認為,就算曆史上用過的,那也應該是選擇一個不太引人注目的年號才對?
貞觀這個年號絕對不能使用,否則一方麵等於成祖承認自己得位不正了,另一方麵......”
禮部侍郎搖著頭隻敢自己小聲對自己說,他可不敢再告訴別人了——
不僅這話傳到皇帝耳朵裏聽了不高興;萬一天幕認為他故意的呢?
雖然他子孫未必會得探花,但妻子改嫁他人,兒子流落江湖這種事情也不一定非要發生在探花郎身上吧?
“雖然用貞觀這個年號有點離奇,但是前麵那麽多題目的答案有幾個不離奇的呢?隻是貞觀與大明比,到底那一個更離奇才是問題?”禮部另一位侍郎同樣陷入了沉思之中。
“對了,這個題目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曆史上重複使用的年號?”
“永樂,好象沒有正統王朝用過?”
“大順,這個唐朝用過,我記得。”
“貞觀這個不用說了?”
“大明,我朝就是大明朝啊,成祖總不會用這麽一個年號吧?”
“而且不記得誰用過。還是選大順吧。”
隨著眾人紛紛選定,或者說絕大多數人純粹是蒙的.....
反正蒙的不是故意選錯,再說了這一次故意選錯也不受什麽懲罰。
當然朱元璋、馬皇後、朱標以及晉王朱棡與秦王朱樉等殿內眾人還是看著老四選什麽,他們選什麽。
所以.....
【.....b大順曾經在唐朝使用過,另一次使用為明朝末年,割據四川的大西國皇帝張獻忠所使用,同時也是滅亡明朝的大順皇帝李自成的國號】
隨著天幕中冰冷的聲音響起,整個天幕下一片吃驚的聲音——
沒想到大明剛剛建國不過才十四年,就已經聽到大明滅亡的曆史了。
這不得不令已經經曆了馬皇後病逝、太子朱標病逝、皇長孫朱雄英病世等無數次打擊的朱元璋再一次想從龍椅上蹦起來.....
但他突然發現自己由於剛剛受了刺激就連這個力氣都沒有了。
【c貞觀這個年號是唐太宗李世民用過的,本題已經說過了,“由於登基匆忙”,這就是說是由於失誤造成了使用錯誤的年號,所以這個選項絕對不可能】
“我怎麽就這麽糊塗?”
已經選錯了禮部侍郎一臉灰色,作為禮部侍郎,如果別的題目答錯了還有情可願,這個答錯了,可真是丟了大臉了。
【d大明這個年號在曆史上的確曾經使用過,是南朝宋期間所使用。但理由仍然與前一個相同是,注意題目說明,是登基匆忙才導致的錯誤......】
【大明已經是明朝的國號了,再蠢的人也不會選擇這個吧?】
【你們真是我見過的最差的一屆曆史答題者】
麵對天幕中已經開罵的聲音,天幕下的眾人雖然心裏不舒服,但卻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因為這一次可整整有112人選了這個選項,而且還主要以文官為主,甚至包括了號稱女諸生的燕王妃,這簡直就是再開玩笑。
“看來答案就是a永樂了,隻是永樂這個年號有人用過嗎?”
老朱為自己又一次答對而開心,雖然他們一家子都抄了老四的答案?
“既然是登基匆忙,失誤造成的錯誤,那就說明這個年號使用過,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錯了也就不奇怪了。”
在大殿內的眾人中,隻有李善長是文官,但他更善長的是治國,而非熟讀史書,也說不出什麽子醜來。
【a永樂這個年號,在曆史上多次被人使用過】
【第一個是十六國時期前涼君主張重華曾經使用了八年之久】
【第二個是殘唐五代時期,張遇賢在贛南自稱中天八國王,改元“永樂”,被南唐擊敗】
【第三個就是北宋宣和二年,江南明教方臘起義震動東南,以“永樂”為年號,自稱為大明永樂聖主】
【而明成祖也選擇了這個年號】
“原來如此,永樂,還是大明永樂聖主,居然跟咱是同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來起提議這個年號的人,不是失誤而是故意的?”
老朱隻聽到了大明永樂聖主這六個字,以他作皇帝的敏感性,立刻就猜了出來,這個年號絕對是有人故意坑害明成祖的。
“這些文人多喜歡捉弄人,陛下還記得十幾年前,咱們說過的‘士誠小人也’那個笑話嗎?”
李善長雖然也是文人,但因為在元朝地位不高,反而更看不起那些比自己讀書多、見識更多的人。
“對,士誠,小人也。哈哈哈”
朱元璋的笑聲從大殿一直傳到了外麵,一想起這個當年宿敵的笑話,他也一掃剛才的不開心,樂得鼻涕都要流了出來。
“老張這個家夥蘇州被那些文人們給包圍了,最後隻能坐守孤城,可惜了,也算一代豪傑,如果他當年真跟陳友諒聯手打我們,我們那有今天能坐在這裏......”
“說起這個,我得感謝老李啊!當年,你給我起的這個朱元璋,名字就很好,也沒坑咱。”
“陛下開心就好.....”
“其實臣想說的是,天下無不亡之國。”
“每個朝代建立之初都在拚命改正上一個朝代的錯誤,但是最後卻因為另一個原因滅亡了。宗室製度可以改革,但誰能保證不出別的問題,所以有什麽問題,還是交給子孫後代解決吧!”
李善長難道講了一句掏心窩子的話,這令老朱突然一下子非常感動,感覺自己真是對不起這個老夥計。
“雖然老李說得對,但我這個做太祖的不能將什麽問題都給你們留著....”
“我也想一想,趁著我說的話就是未來的祖製,早日改正過來,還來得及。”
“免得讓你們子孫後代無所是從....”
說話間,老朱向著晉王朱棡看了一眼。
他突然想起來了,天幕上講朱棡子孫很多,看來這家夥弄不好,又是一個中山靖王劉勝,就不知道大明滅亡之後,他有沒有子孫有劉備那兩下子了。
喜歡剛到大明,天幕直播就來了請大家收藏:()剛到大明,天幕直播就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