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洪承疇吐槽崇禎
字數:3287 加入書籤
雖然洪承疇已經陷入了想死都難的地步,但天幕似乎並沒有放過洪承疇的打算。
第六題答題完畢之後,並沒有繼續往下進行到第七題,反而如同當初在洪武時空,藍玉那個小節目一般,又放了一段自編自導的吐槽大會。
當然,這一次天幕上吐槽者換成了一身滿人官服的洪承疇,當然人物是如同開始一般出現的李靖那樣的卡通形象,而被吐槽者則是端坐在北京紫禁城大殿外的崇禎皇帝。
雖然雖然沒有明說是誰,但無論是洪武時空還是崇禎時空,又有誰不知道這個形象就是此時正跪在崇禎時空大殿外的洪承疇呢?
【開場那道令朱棣熟悉的向天再借五百年音樂起,洪承疇身穿滿清一品頂戴花翎,外套黃馬,手持折扇緩步褂登場,作明末文官揖禮,天幕上與天幕下傳來一片的"漢奸"噓聲】
【洪承疇:各位大明的忠臣孝子、大清的巴圖魯勇士們!我是大明遼東經略——故意停頓)洪承疇。剛才那幾聲"漢奸"我聽見了啊,建議你們去隔壁《大清吐槽會》買站票,我們這裏隻吐槽不聊跳槽。】
天幕上傳來了觀眾那零星的笑聲,麵對天幕下兩個時空雀無聲就更顯得尷尬。
【今天我要吐槽的這位,堪稱大明第一戰術微操大師,鬆錦之戰總設計師——崇禎皇帝朱由檢陛下!】
天幕上的追光燈掃向空著的龍椅,也同時令天幕下坐在龍椅上的崇禎再一次攥緊了拳頭......
天幕上又傳來了一陣“昏君!”的聲音,傳到天幕下,就連盛京的皇太極都皺緊了眉頭.......
雖然他也認為崇禎不是什麽能幹的皇帝,但對於昏君這個稱呼他卻極不讚同的。畢竟這世間隻有皇帝最無論容忍自己的臣子侮辱另一位皇帝,就如同朱元璋、朱棣父子麵對藍玉強了元益宗皇後一樣。
【洪承疇:這位朋友注意用詞,我們節目講究文明吐槽。按照官方說法,崇禎皇帝陛下應該叫“勵精圖治但時運不濟的悲情聖主”。】
“這個詞到還是算公正一些?”就連天幕下的李自成、張獻忠也點了點頭,顯然他們也認同了這一點。
此時的李自成、張獻忠還沒到當一心要方臘或者朱重八的地步,而更如同宋江一般,隻不過一個是已經後悔招了安,另一個已經沒了招安本錢而已。
【洪承疇:今兒能站在這個台子上吐槽一下崇禎萬歲爺,我洪某人得先感謝大清崇德皇帝給的機會。轉頭看提詞器)哦這段不讓說?那重來——全賴崇禎爺當年催戰催得急,催得我連北京城門朝哪開都忘了!】
天幕上再一次發出了一片為了哄托氣氛而發出的哄笑,甚至出現了卡通人物張若麟舉著"催"字牌晃動的場景,這令天幕下的張若林也是一哆嗦,生怕自己也成了洪承疇這樣的小醜.....
【洪承疇:要說咱們崇禎爺啊,那可是大明第一"時間管理大師"!天不亮批奏折,夜半三更傳手諭——"洪卿家,限你午時三刻與東虜決戰!"】
【模仿新聞聯播腔)下麵進入正題,先說鬆錦之戰這個史詩級戰役——崇禎皇帝給我的要求是"速戰速決",給的預算卻是"拖欠軍餉",要的成績卻是"全殲清軍",給的期限是"昨天就要"。】
天幕之上又出了兩個卡通形象,一個是王承恩捂臉的樣子,另一個則是兵部尚書陳新甲拍桌大笑的樣子。
而天幕之下同樣再關注著上麵洪承疇那荒謬表演的兩個人,現在就恨不得現在就衝上天階將洪承疇給打死了。
【洪承疇:當年在鬆錦前線,我這邊正部署"步步為營"戰術,萬歲爺的八百裏加急比午裏傳眼還快——掏空氣卷軸)"洪愛卿,朕夜觀星象,明日巳時宜破敵"!我抬頭看天,好家夥,烏雲密布連北鬥星都看不見!天幕上的卡通洪承疇突然變臉)遼東與北京也不遠啊,天氣變化就這麽大嗎?】
天幕下,正在武昌督軍的楊嗣昌氣得連西洋眼鏡都掉到了地上,一旁的左良玉嚇得慌忙去撿).....
【洪承疇:要說皇上這微操技術,放在軍營中絕對能當紅衣大炮指揮官!模仿指揮動作)"往左打輪!快放紅衣大炮!哎哎哎右邊有建奴騎兵!"突然撒手)得嘞,十三萬人馬直接開溝裏去了!】
【洪承疇:看看這作戰方案,第一頁寫著"集中優勢兵力",第二頁就是"分兵六路合圍",第三頁更精彩——"若戰事不利,可退守寧遠"。】
【洪承疇:皇上您擱這兒學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呢?當皇太極是袁紹嗎?拍桌)最絕的是決戰當天,八百裏加急送來最新指示:"聽聞建奴畏熱,可選午時火攻"。那天下暴雨啊朋友們!我拿著火把站在雨裏,感覺大明的氣數就跟這火苗似的——吹氣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洪武時空,由於沒有了崇禎時空那麽多顧忌,已經有很多平民百姓甚至低級官僚給樂得快要鑽到桌子底下了。這其中甚至包括了朱棣這個在現代笑點很低的人.....
“看來老四對於這個後輩子孫還是很陌生的,不知道這是自己的子孫?”
朱元璋看著已經笑得要鑽桌子底下的秦王、晉王還有燕王朱棣,他終於開始有些明白,為什麽後代子孫崇禎如此努力卻成了亡國之君的原因了。
“這是一個完全不知道如何當皇帝的傻子啊,這樣的人當了皇帝豈不是越努力,咱的大明可不就滅亡的越快嗎?”
“老四的後代咋就這樣不靠譜啊。咱此前還笑話元順帝,我大明兵將一兵臨燕京城下,就扔下了江山社稷跑回了草原,恐怕咱這位崇禎後輩,真等到李自成殺到了北京城下,連跑都不會跑了?”
“等一等,這豈不是說老四還真的遵守了承諾,將南京留給了他大哥的後代,自己跑到了北京——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了?”一想到了這裏,朱元璋突然間有些不那麽恨自己的四兒子了。
“隻是咋搞的,就算北京城丟了,崇禎上吊殉國了,那不是還有南京嗎?難道老大的子孫後代也這樣不靠譜,連半壁江山都守不住?”
一時間,當其他臣子,甚至就連馬皇後與太子朱標都陷入天幕中的樂事之中時,老朱的精神一下子就恍惚了起來。
喜歡剛到大明,天幕直播就來了請大家收藏:()剛到大明,天幕直播就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