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天幕解說鬆錦之戰下)
字數:3948 加入書籤
【第六幕:鐵壁合圍——錦州圍城與明軍馳援】
時間:崇禎十四年)
鏡頭:清軍鐵騎如潮水般湧向錦州,祖大壽率守軍殊死抵抗。)
【崇禎十四年春,清軍完成對錦州的合圍。守將祖大壽,這位曾堅守大淩河的悍將,儲備糧草、加固城防,誓與城池共存亡。然而,皇太極的圍困持續八月,外城終被攻破。祖大壽的求援信,如雪片般飛向京城。】
畫麵:洪承疇率13萬大軍自寧遠北上,旌旗蔽日。)
【崇禎急令洪承疇集結大明最後的精銳——八總兵、十三萬大軍馳援錦州。洪承疇深知清軍野戰之強,主張“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但兵部尚書陳新甲與崇禎帝卻強令“速戰速決”。君命難違,洪承疇被迫揮師北上,一場決定帝國命運的決戰就此拉開。】
【第七幕:初戰告捷與皇太極的絕地反擊】
鏡頭:乳峰山麓硝煙彌漫,明軍炮火轟鳴,吳三桂率關寧鐵騎衝鋒,清軍陣線動搖)
【崇禎十四年八月,洪承疇率13萬明軍抵達錦州城南乳峰山,初戰告捷。明軍憑借火器優勢,重創清軍前鋒,吳三桂率關寧鐵騎直插敵陣,清軍大營一度動搖。皇太極的弟弟多鐸甚至感歎:“明軍之銳,非往昔可比!”然而,這場勝利隻是風暴前的短暫平靜。】
畫麵切換:沈陽至錦州的驛道上,皇太極策馬疾馳,鼻血染紅手帕)
【得知明軍深入,病重的皇太極不顧群臣勸阻,以“若朕有翼,當飛赴戰場”的決心,率軍晝夜疾馳500裏,直抵錦州前線。途中,他鼻血不止,以碗接血,仍堅持指揮。這位雄主的到來,徹底扭轉了戰場態勢。】
【第八幕:糧道斷絕與明軍的生死抉擇】
鏡頭:筆架山糧倉火光衝天,清軍騎兵在糧道上來回掃蕩)
【皇太極敏銳捕捉到明軍的致命弱點——糧草僅存三日。他命阿濟格突襲筆架山,焚毀明軍12座糧倉,繳獲糧草無數。洪承疇的13萬大軍瞬間陷入絕境:“軍中粟盡,馬騾相食,兵士饑號。”】
畫麵:洪承疇召集眾將,帳內爭吵激烈)
【八月二十一日,洪承疇召開軍議,力主“決一死戰”:“解圍在此一舉,諸君當效死力!”但監軍張若麟與多數將領主張撤退:“糧道已斷,若待三日,全軍必潰!”大同總兵王樸甚至直言:“寧為潰卒,不為餓鬼!”】
【第九幕:大潰敗與英雄末路】
鏡頭:深夜,王樸部提前拔營,明軍陣腳大亂,清軍伏兵四起)
【八月二十一日夜,王樸違約提前突圍,引發連鎖反應。吳三桂、馬科等總兵爭相逃命,明軍自相踐踏,“弓甲委地,浮屍蔽海”。清軍趁機分割圍剿,斬殺五萬餘人,繳獲戰馬七千、甲胄九千。史載:“明軍精銳,一朝盡喪。”】
畫麵:曹變蛟率殘部衝擊皇太極禦營,血染戰袍)
【危局中,唯有曹變蛟展現血性。他率數百死士夜襲皇太極禦營,連破兩旗防線,直逼禦帳!清軍驚呼:“明軍尚有虎將!”最終,曹變蛟力竭負傷,退守鬆山。此戰讓皇太極驚魂未定,連斬數十名守營將領以正軍紀。】
【第十幕:鬆山圍城與人性煉獄】
鏡頭:鬆山城內餓殍遍地,士兵烹煮皮革充饑)
【洪承疇率殘部退守鬆山,清軍以三道壕溝鎖死城池,割盡城外野草,城中斷糧三月,“人相食,白骨堆砌”。副將夏承德暗中降清,於崇禎十四年二月引敵破城。巡撫丘民仰、總兵曹變蛟等拒降被殺,洪承疇被俘。這位曾鎮壓百萬流寇的名將,最終在皇太極的貂裘暖語下剃發歸順。】
畫麵:祖大壽立於錦州城頭,遙望鬆山烽煙,長歎棄劍)
【鬆山陷落當日,困守錦州的祖大壽徹底絕望。這位曾在大淩河詐降、死守孤城十年的悍將,最終開城投降。他對部將歎道:“非我不忠,天意亡明!”錦州陷落,關寧錦防線徹底崩解。】
【第十一幕:餘波與曆史的歎息】
鏡頭:寧遠城殘破的軍旗下,吳三桂收攏三萬殘兵,麵色陰鬱)
【此役,明軍損失精銳十萬,僅吳三桂帶三萬人逃回寧遠。崇禎帝怒斬王樸,卻難掩帝國垂暮之相。史家痛陳:“鬆錦之敗,非戰之罪!”若洪承疇能堅持“持久固守”之策,若崇禎不催戰自毀長城……】
【然而曆史沒有如果。此戰不僅斷送大明最後野戰主力,更摧毀了君臣互信。】
畫麵定格:鬆山廢墟上,清軍旗幟獵獵,鏡頭拉遠至山海關輪廓)
【鬆錦之戰,是冷兵器與火器交織的絕唱,更是人性與命運的交鋒。洪承疇的被俘、祖大壽的獻城投降、吳三桂的幸存……每個人都在時代洪流中做出選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十二幕:帝國餘燼——鬆錦落幕與大明傾覆】
時間:崇禎十五年—崇禎十七年)
鏡頭:遼東地圖上,鬆、錦、杏、塔四城相繼染上清軍旗幟)
【鬆錦之戰以明軍全軍覆沒告終,關外防線土崩瓦解。北京紫禁城中,崇禎帝在祖大壽降清的消息傳來後,頹然長歎:“諸臣誤我!”】
【鬆錦之敗,敲響了大明的喪鍾。兩年後,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禎自盡。吳三桂“衝冠一怒”,引清軍入關,華夏大地迎來新的王朝。皇太極雖未親眼見到這一天,但他布下的棋局,早已注定明清易代的結局。”
【鬆錦之戰,不僅是軍事的潰敗,更是大明王朝治理的全麵崩塌。朝廷的腐敗、君臣猜忌、戰略短視,在皇太極的精密籌劃前不堪一擊。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留下的是烽火中的歎息,與英雄末路的悲歌。】
畫麵定格:夕陽下的山海關,字幕緩緩升起)
全片終)
隨著全片的結束,天幕再一次歸於沉寂,洪武時空也好,崇禎時空也罷,兩個時空的人們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曾經嘲笑崇禎時空洪承疇的洪武時空勳貴臣子們也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
他們捫心自問:如果他們不是碰到了朱元璋之樣的一個開國雄主,而是碰上了崇禎那樣的亡國之君,是否能夠堅持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呢?
而崇禎時空的崇禎、陳新甲、張若林,一想到自己在天幕中的表現,不禁再一次發出了戰憟——
“是我們親手將大明十三萬精兵送進了火炕,我們還有資格笑話洪承疇嗎?”
此時已經伏在金磚上長達一個多時辰的洪承疇反而是一陣子的輕鬆......
麵對天幕上傳來的解說詞,他覺得自己未來三年問心無愧....
“如果仍然有人抓著自己投降這件事作文章 ,那就幹脆打死自己好了,免得真讓自己如天幕中所演示那樣出關作戰。”
此時此刻,他終於有些理解了安史之亂中,當年潼關之戰的哥舒翰了,同時也理解了自己未來的選擇.....
喜歡剛到大明,天幕直播就來了請大家收藏:()剛到大明,天幕直播就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