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順治咋這麽像建文

字數:4381   加入書籤

A+A-


    【大明崇禎曆史知識測試第十題:請問下列哪一個不是後世流傳的順治皇帝結局?】
    隨著這個問題的提出,大明洪武時空的人們都有一種錯覺:
    “這個清朝咋就跟大明這麽像呢?”
    “先有多爾袞這樣可以比肩燕王的攝政王,然後又有了可以跟朱允炆相比的順治,可為啥結果卻完全不一樣呢?”
    “朱允炆在位四年,最後連年號都被剝奪了。而這個順治卻可以稱之為世祖?是清朝的世祖太不值錢,還是因為後麵這個順治做出了什麽驚天動地的偉業來了嗎?”
    “極有可能,畢竟多爾袞已經給順治打下了這麽一大片基業,又是王朝新立之時,就算一頭....站在風頭哪也能飛上天啊!”
    韓國公李善長毫無把握地猜測道。
    現在他的自信心已經完全不存在了,別說別人不信他韓國公的推論,就連他自己都不信自己了。
    【a得天花而死】
    【b五台山出家為僧】
    【c流戀於青樓,得花柳病誤診為天花而死】
    【d死於兩軍陣前】
    “朕到寧願自己的兒子死於兩軍陣前,隻是這四個答案中隻有一個不是福臨的死法,朕就不好猜是那一個了?”
    皇太極看著這四個答案,真是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按道理,既然選擇一個錯誤答案,那就必須有三個是正確的。
    雖然皇太極沒有參加過大明洪武時空的問答,甚至不知道洪武時空的人們在關注著他。
    但是他同樣有一種感覺,自己這個被稱之為清世祖的兒子為什麽感覺是另一個建文帝呢?
    “俺老張認為,這道題得選第四個答案,死於兩軍陣前......”
    “你們看呀,隻有第四個答案與前三個完全不一樣——”
    “第四個死在兩軍陣前,其實是他的祖宗老奴爾哈赤的傳說。”
    “咱老張在天啟年間在遼東當小哨的時候,就聽到過這個傳說,說是老奴死在寧遠城頭的紅衣大炮之下。”
    “而多爾袞已經為順治打下了江山,就連南京都沒守住 ,哪裏還需要一個皇帝親自冒矢石、衝鋒陷陣?”
    張獻忠的說法幾乎得到了徐以顯、張可望、張定國等人的一致讚同,作為大西營,他們的票也足有七八張,於是就一致投給了第四個答案,順治不可能死於兩軍陣前。
    “第一個答案得天花而死是洪武朝太孫朱雄英死因。”
    “第二個答案五台山出家為僧則是建文帝朱允炆,雖然他並非在五台山出家,但是明清怎麽可能這麽相同,這畢竟是入關的清世祖啊?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跟建文那個廢物相提並論。”
    “至於第三個得花柳病誤診為天花而死,這個倒是跟我大明沒關係?”
    “不對,其實我大明還真有一兩個跟這個很像的皇帝,那就是武宗正德了.....嗯我哥哥熹宗天啟也很有可能?雖然對外聲稱他們是溶於水而死,但這個死因也實在太像了?”
    “至於第四個答案死於兩軍陣前,我還是希望如此,畢竟......畢竟......”
    崇禎的腦子突然靈光一閃,剛才天幕上播放洪承疇的小視頻之時,曾經講過南明曾經有兩次回光返照的機會,但卻隻講了第一次什麽江陰人民起義,第二次是什麽,卻沒有講,再聯係到多爾袞死於順治七年,第二年順治就對多爾痛刨棺鞭屍,恐怕......
    “一定是死於兩軍陣前!”崇禎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然而他抬頭再一次觀看題目之時,當他看到“不是”兩個字的時候,一下子就又徹底將自己的想法給顛覆了。
    “什麽不是,那就意味著,這四個裏麵至少有三個是?”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不能將順治當一個正常的皇帝來看了,也許他真是一個正德或者皇兄那樣的皇帝.....”
    “然後突然死了,隻是因為他死得太及時,所以反而留下了一個好名聲?”
    這麽一想,突然間崇禎覺得隻能是第四個大案死於兩軍陣前不可能是順治的死法了。
    “可惜啊,如果朕能夠中興大明,是不是皇兄也會有一個好的評價?”
    當崇禎終於選定了一個自認為正確的答案之時,還感歎了一下命運。
    【有關順治之死,就如同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一樣,曆史上有三種傳說......}
    “原來允炆的年號是建文,我還一直在猜呢?”
    洪武時空的朱標剛才也選了第四個答案不可能死於兩軍陣前。
    這時突然看到了建文這個年號,他反而覺得有些安慰,雖然成祖可以改寫曆史,但史書就是史書,怎麽可能完成改得了呢?
    他希望有哪一次天幕中突然露出點什麽,比如大明成祖以後哪一個皇帝的名字,那樣他就可以最終確認成祖到底是不是四弟了,還是另有其人?
    【第一種說法是順治死於天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事實上清軍入關之後,曾經有大量將領死於天花,比如多爾袞的親弟弟豫親王多鐸在順治六年就死於天花,而多爾袞之所以在順治七年墜馬後一個月就病逝,也跟多鐸死在他前麵心情不好有關係。而順治得天花也是一種傳說.....】
    【甚至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位皇帝康熙身為順治的第三個兒子,之所以能夠繼承皇位就是因為他已經得過天花,並幸存了下來......】
    隨著第一個說法一說出來,剛才還為自己的親哥哥在皇太極鳴不平的多鐸先失控了,作為一個作戰勇猛、好色如命的親王,沒有死在兩軍陣前,而是死於天花,這令多鐸簡直無法接受。
    【第二種說法是,順治執掌大權後,麵臨南明孫可望、李定國的反擊,一時間手足失措,嚇得幾乎要逃回關外】
    【但沒有想到孝莊皇太後再一次啟用洪承疇坐鎮西南,最終打敗了南明李定國的殘餘勢力。雖然仗打勝了,但順治的信心卻大受打擊,再加上寵妃董鄂氏病逝,終於無心朝政,將皇位傳給了第三個兒子,出家為僧......】
    隨著第二種說法解說完畢,洪武時空與崇禎時空的人們反而更緊張了,畢竟絕大多數人都選了第四個答案,不可能是死於兩軍陣前。如果下一個解說了,那也就知道正確答案是什麽了?
    【第三種說法是,年輕氣盛的順治皇帝希望像自己的祖宗一樣軍前立功,於是化名到了福州、廈門與殘明勢力作戰....】
    【在作戰中死於延平郡王鄭成功指揮下的明軍大炮之下】
    【雖然這隻是一個沒有記錄在史書上的傳說,但是也有其他史料可以作為佐證.....】
    【比如已經投降清朝的延平郡王鄭成功之父鄭芝龍本來在清朝一直享受著國公的待遇,但隨著順治一死,突然間就被滿門抄斬。】
    【與此同時,當時名義上指揮對鄭成功作戰的一個清廷公爵也被處死......】
    隨著第四個答案一公布,天幕下兩個時空的人們又一是陣子的歎息.....
    他們發現自己又都選錯了,當然這些人之中仍然不包括洪武時空的燕王朱棣,。
    對於他一直選對,人們已經麻木了,或者說如果他選錯了,那才奇了怪呢?
    雖然早有人懷疑了,但在洪武時空,大家都在裝聾作啞,都如太子朱標、晉王朱棡一般,都盼著天幕上露出一個明朝成祖之後皇帝的名字,徹底揭開成祖到底是誰,也順便揭穿燕王的忠臣之名到底是否名副其實.....
    喜歡剛到大明,天幕直播就來了請大家收藏:()剛到大明,天幕直播就來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