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西晉懷帝司馬熾
字數:4062 加入書籤
話說光熙元年十一月庚午日307年1月8日),晉惠帝司馬衷去世,時年四十八歲,在位一共十七年,諡號為惠,安葬於太陽陵。
晉惠帝駕崩,晉惠帝的皇後羊獻容認為自己與皇太弟司馬熾是嫂叔關係,不能當太後。於是,催促清河王司馬覃入京即位。司馬覃已經到了尚書閣,侍中華混等急召司馬熾。十一月二十一日,司馬熾即皇帝位,是為晉懷帝,實入宮行大赦,尊皇後羊獻容為惠皇後,住在弘訓宮,追尊生母太妃王媛姬為皇太後,立妃梁氏為皇後。
司馬熾即位次年,改元永嘉,司馬越為太傅輔政,政局為司馬越把持。在此期間,匈奴等少數民族也開始建立獨立的政權,其中劉淵已經自稱漢帝,晉朝內部的權力鬥爭也日漸嚴重。
司馬熾,字豐度,河內溫縣今河南省溫縣)人。西晉第三位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第二十五子,晉惠帝司馬衷異母弟,母為王媛姬。
天姿清劭,少著英猷。初為散騎常侍,封為豫章王。晉惠帝在位,拜鎮北大將軍,冊為皇太弟。
作者在此介紹晉懷帝之生平成長至為帝之簡事。
太熙元年290年),司馬熾被封為豫章王。同年四月,晉武帝去世,太子司馬衷即位,是為晉惠帝。晉惠帝在位期間爆發的八王之亂中,司馬熾並未加入亂事,並且行事低調,不太熱衷於交結賓客,不涉足世事,愛好鑽研史籍,在當時受到人們的稱譽。司馬熾本人並無雄才大略,最初擔任散騎常侍。
永康二年301年),趙王司馬倫廢黜晉惠帝時,司馬熾的散騎常侍之職也被罷免。同年四月,晉惠帝複位後,改元永寧,司馬熾任射聲校尉,累遷車騎大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
永興元年304年),出任鎮北大將軍、都督鄴城守諸軍事。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立司馬熾為皇太弟。但是,冊立司馬熾為皇太弟,是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顒對立之下的結果,其實司馬熾本人並沒有權力的野心。
永嘉元年307年),即位為帝,太傅東海王司馬越輔政。
永嘉元年307年)正月初一日,晉懷帝實行大赦,並下令廢除誅滅三族的刑法。
在位期間,五胡亂華開始萌動,皇室權力鬥爭日漸嚴重。
晉懷帝永嘉三年309年)夏季,劉淵讓王彌與楚王劉聰一起進攻壺關,以石勒任前鋒都督。晉將劉琨派遣護軍黃肅、韓述救援壺關,劉聰在西澗打敗韓述,石勒在封田打敗黃肅,把他們都殺了。司馬越派遣淮南內史王曠、將軍施融、曹超帶兵抵禦劉聰等人。王曠不聽施融勸阻,貿然進軍,在太行與劉聰遭遇,在長平地區交戰,王曠的軍隊慘敗,施融、曹超都戰死。劉聰於是攻陷屯留、長子,一共斬獲一萬九千首級。上黨太守龐淳交出壺關投降。
在永嘉之亂已露端倪時,八王之亂的勝利者司馬越著意於晉廷內部的權力鬥爭。晉惠帝中毒身亡後,司馬越擁立司馬熾、殺司馬覃,借以打壓羊皇後的勢力;不久司馬越與晉懷帝司馬熾又矛盾激化,於是他在外安插黨羽、在內威逼晉懷帝,結果既因所托非人使洛陽失去屏障,又因心懷不臣加劇晉廷內部矛盾,並且未能及時對劉淵和石勒進行有效打擊,對永嘉之亂的擴大起到推動作用。
晉懷帝永嘉三年309年)秋季八月,劉淵命令劉聰等人進兵攻打洛陽,這是劉淵政權首次進攻洛陽。晉廷派平北將軍曹武等人抵禦劉聰,都被劉聰打敗。劉聰長驅直入到達宜陽,自己倚仗著已經多次取勝,懈怠而不進行防備。九月,弘農太守垣延假裝投降,夜間突襲劉聰的軍隊,劉聰大敗而歸。
與此同時,王浚派遣祁弘與鮮卑人段務勿塵在飛龍山攻打石勒,石勒大敗,撤退到黎陽駐紮。
晉懷帝永嘉三年309年)冬季十月,劉淵再次派遣劉聰、王彌、劉曜、劉景率領五萬精銳騎兵進犯洛陽,派呼延翼帶領步兵作為後續軍隊。十月二十一日丙辰),劉聰等人到達宜陽。晉廷因為劉聰剛剛失敗,沒有料到他們這麽快又來了,大為恐慌。十月二十六日辛酉),劉聰屯兵西明門。北宮純等人帶領一千多勇士趁黑夜突襲劉聰營壘,殺了他們的征虜將軍呼延顥。次日,劉聰向南到洛水駐紮。不久,呼延翼又被部下殺死,部眾潰散。劉淵下令讓劉聰等人撤兵回來。劉聰上奏表,堅持要留下來進攻洛陽,劉淵同意了。而司馬越也環城防守。
不久,劉聰自己到嵩山祈禱,留下劉厲和呼延朗代理指揮留守的軍隊。司馬越采納太傅參軍孫詢的建議,乘虛出兵襲擊呼延朗,果然取勝,殺死了呼延朗,劉厲則跳入洛水而死。王彌勸劉聰撤軍,劉聰不敢自行撤兵。後劉淵在宣於之的勸說下再次下令召劉聰等人回來,劉聰這才撤軍。
漢趙政權兩次進攻洛陽失敗,遂調整策略。晉懷帝永嘉三年309年),漢趙政權第二次撤兵前,王彌曾議親自“在兗州、豫州之間招募兵士,收聚糧食”。於是,在劉聰等撤回平陽時,王彌則向南出兵。王彌出身世家大族,有號召力。在潁川、襄城、汝南、南陽、河南的流民幾萬家,一直被當地土著居民欺擾,紛紛放火燒城焚邑,殺掉郡守、長史等官員,響應王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永嘉四年310年),劉和接替劉淵為君,不久被其弟劉聰奪位。同時,由於王彌等切斷糧道,洛陽發生饑荒。司馬越派遣使者帶著插羽毛的檄文征召全國軍隊,讓他們來救援京城。懷帝對使者說:“替我告訴各征、鎮,還可以援救,遲了就來不及了!”然而,征南將軍山簡的救兵被王如打敗,荊州刺史王澄親自帶兵援助洛陽,聞訊而部眾不戰自潰,也隻好回師,其他藩鎮作壁上觀,終究沒有軍隊到達。晉廷商議,多數人想遷都逃難,王衍反對。這時,石勒已南下渡過黃河,屢屢取勝。司馬越在朝中喪失人心,在外擔憂石勒,於是請求親自討伐石勒,並且屯兵鎮守在兗州、豫州。
永嘉四年310年)十一月十五日,司馬越率領四萬兵士向許昌進發,除留下必要的監視力量外,幾乎搬空了洛陽朝廷。宮廷缺少守衛,饑餓日益嚴重,宮殿中死人交相雜橫,盜賊公然搶劫,各府、寺、營、署,都挖掘壕塹自衛。
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年),劉聰派劉曜率兵四萬攻洛陽。當時晉王朝仍處於內訌中,晉懷帝派苟曦討東海王司馬越,司馬越病死。王衍決定秘不發喪,以襄陽王司馬範為大將軍統令其部,回到東海國安葬。四月,石勒率輕裝騎兵追擊太傅司馬越的靈車,在苦縣寧平城追上,把晉朝軍隊打得大敗,又放開騎兵包圍並用弓箭射擊,十多萬晉朝官兵互相踐踏堆積如山,無一人幸免。太尉王衍、襄陽王司馬範、武陵莊王司馬澹、西河王司馬喜、齊王司馬超、吏部尚書劉望、廷尉諸葛銓、豫州刺史劉喬、太傅長史庾銓等人都被擒獲。當夜,石勒派人推倒牆把這些人壓死了。石勒又剖開司馬越的靈柩,焚燒了司馬越的屍體。
寧平城之戰後,洛陽已岌岌可危。苟曦建議遷都,但群臣因貪戀洛陽財物而勸阻。其後洛陽饑荒加重,百官逃亡,晉懷帝決心遷都,卻連必要的警衛隊都沒有,未能成行。而呼延晏已經率領二萬七千名兵士進犯洛陽。晉軍連敗十二仗,死三萬人。
永嘉五年311年)五月二十七日,呼延晏先於劉曜、王彌、石勒等到達洛陽。二十八日,攻打平昌門。三十日,攻克平昌門,焚燒東陽門以及各府寺等房屋建築。六月初一日,呼延晏因援兵未到,擄掠後撤退。晉懷帝在洛水安排準備了一些船隻,準備向東逃難,呼延晏都將之焚燒。而王彌和劉曜也趕到了。永嘉五年311年)六月十一日,王彌、呼延晏攻克宣陽門,進入南宮,登上太極前殿,放縱士兵大肆搶掠。懷帝出華林園的門,想逃奔長安,敵軍追上把他抓住,囚禁在端門。劉曜從西明門進城到武庫駐紮。十二日,劉曜殺死晉太子司馬詮等人,士人百姓死了三萬多人。於是又挖掘各個陵墓,把宮廟、官府都焚燒光了。漢軍攻陷洛陽,羊獻容皇後被俘,被劉曜強納為妾。把晉懷帝以及皇帝專用的六方玉璽都送往平陽。
永嘉六年312年),安定太守賈疋迎立秦王司馬鄴為太子,卻傳來晉懷帝遇害消息。司馬鄴遂登位為湣帝,改元建興,都長安。
史書載晉懷帝永嘉年間307年―311年),喪亂更甚。雍州以東的百姓多數饑餓乏困,相互變賣兒女,奔走逃亡流離遷移的,多不勝數。幽、並、司、冀、秦、雍等六個州鬧大蝗災,草木以及牛馬的毛都沒有了。又遇到疾疫,加上饑荒。百姓又被強盜殺害,漂流的屍體布滿河麵,白骨遮蔽田野。
建興元年313年3月14日),晉懷帝司馬熾為劉聰所毒殺,時年三十歲。
喜歡濟公傳奇請大家收藏:()濟公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