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項羽火燒秦王宮

字數:3118   加入書籤

A+A-


    卻說沛公劉邦回了軍營就殺了叛徒曹無傷,等張良回來報告情況之後,劉邦是又驚喜又是懼怕的,但是仍然駐紮在霸上,觀察情況變化。
    過了幾天,項羽自鴻門領諸侯軍隊進攻了鹹陽城。項羽想起自己的楚國是被秦國所消滅的,而自己的爺爺項燕、叔父項梁都死在秦軍的手裏。項羽心裏的怨恨蒙蔽了自己的理智,他帶領著士兵來到鹹陽城後就展開了瘋狂的屠殺行動,鹹陽城的老百姓幾乎無一幸免。此時,秦朝的王宮裏還有一個之前由趙高扶持的傀儡皇帝秦王子嬰,項羽對秦恨之入骨,也不願意放過已經投降的子嬰,不容分說就把子嬰押到台上殺了,並且將其剁碎。可憐的秦王子嬰甚是無辜,秦始皇暴虐,秦二世胡亥愚蠢惡劣,將秦朝江山敗得所剩無幾,他急急忙忙上位,哪怕再仁義節儉也無法挽救其萬一。沛公劉邦仁善,入了秦關而留子嬰性命,令他為國相。奈何項羽暴躁殘忍,攻入鹹陽城就殺了子嬰,且將其碎屍萬段。
    項羽把子嬰剁成肉醬後,又屠殺了秦國之宗室貴族八百多人、以及秦朝的文武官員四千多人,殺得鹹陽城街上全是屍體和血汙。所有的秦宮婦女,以及秦朝國庫裏的貨幣,一股腦地劫取了出來,自己收納了一半,餘多的分給將士。秦宮很多無辜的女子皆多有遭受項羽部下的汙辱,或死或傷,或苟延殘喘,苦不堪言。
    最可怪的就是項羽甚至不聽亞父範增勸言,項羽將鹹陽宮殿,付諸一炬,無論是信宮祭廟以及三百餘裏的阿房宮,統統共做一個火堆。尤其這鹹陽宮殿之中收藏著許多竹簡書籍,當年雖說秦始皇嬴政下令焚書,但是秦始皇帝隻是下令焚毀的是除《秦記》以外的所有列國史書,以及民間私藏的《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而關於醫藥、卜筮、農書等實用技術類書籍不在焚毀之列。法令類以及怪異修真之書籍也有被保留下來。項羽如此作為簡直就是莽夫,使華夏文化陷入斷滅的危機,令許多醫藥典籍不能存世,可謂是華夏文明之罪人。
    秦朝的各處宮殿被項羽,今天燃燒這處,明日就燒那處,熊熊烈火,煙火遮天,連夜不絕,一直過了三個月,方才燒完。可憐秦朝數十年的經營,數萬人的心血構造,數萬萬的民脂民膏的費用,都成了眼前泡影,夢幻空花了!
    秦朝固然已經滅亡,固然無所謂,項羽卻也覺得如此浪費毀壞無所謂。項羽又令三十萬名士兵,到驪山皇陵掘秦始皇帝之陵墓,收取墓穴裏的財物,運輸入都,足足搬運了一個月的時間。隻剩下一堆枯骨,隨其部下拋棄暴露於原野,此處搜刮幹淨,毫不遺留。這皇陵厚葬又有何益?本來鹹陽四處,是個富庶之地,曆經秦國之曆代祖先創造事業,備極繁華。這次來了一個項羽,竟然把好好一個繁華都城,弄得全體破敗,居民流離失所,滿目瘡痍,荒汙盈穢。
    項羽為了一時之意氣,將鹹陽城製造成了廢墟。心滿意足的項羽帶著劫掠來的秦國金銀珠寶以及後宮佳麗就準備啟程返回老家彭城。
    這個時候,剛好人群之中有一個叫韓生的儒生看見這個情形,覺得項羽的這個決定有些不妥,於是就入見,勸諫項羽說道“關中這個地方,東有潼關、西有散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居其中守四關之隘,易守難攻;加之四麵都有天然山脈以及河流形成屏障,四塞之說也並非虛有此名;另外,田肥而物產豐富,地廣而沃野千裏,安居此地,霸業可成呀。”
    項羽聽了這話,感覺韓生分析得是有道理的,心旌搖動。可是他抬頭看到秦朝宮殿被自己燃起的一把火都燒成了斷壁殘垣了,項羽心裏自然懊惱:你這個韓生,你要是早一點說,我就不會把鹹陽宮都燒了。我現在還不如回家了好。
    想到這裏,於是項羽搖了搖頭,對韓生說道“人要是富貴了不回自己的故鄉,就如同錦衣夜行,豈不是浪費了華貴的衣服。”
    儒生韓生聽到了項羽這番話,心裏就覺得項羽有些關注那些徒有虛無的表象。而韓生卻不知道項羽的為人品性,項羽雖然能征善戰、霸氣十足,但他為人剛愎自用,心胸狹隘。
    韓生走出營帳,卻不以為然地對路人說道:“我聞聽人家說楚國人喜歡沐猴而冠,今日見了,果然如此,方知此言不虛了。”
    哪知路人聽見韓生說的這句話,競有人傳報給了項羽,項羽聞之大怒,即刻命士兵將韓生捉拿住,不分聽其求饒或是謾沫詛咒,將韓生剝去衣服,扔入煮好的油鍋,用烹煮的方法,把韓生烤製成了燒烤。諸位試想,如此悲慘不悲慘,項羽之暴惡比之亡秦更甚。
    項羽既烹殺了韓生,剛想起程返彭城,轉念一想:沛公劉邦尚在霸上駐紮,我若一走,那他不就是名正言順的當了秦王了?這可如何使得?看來不如去報告懷王,讓他改掉前麵的約定,方才好把沛公調到遠方,以絕後患。
    想到此處,項羽派使者東往,囑咐他秘密請楚懷王熊心勿要履行之前的約定。等到項羽的使者去了之後,將項羽的話告訴懷王,好不容易盼到回音,使者說楚懷王還是不肯食言,仍然將如約二字做了回複之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項羽收到楚懷王熊心的回信,頓時不堪惱怒,立刻召集諸侯將士與其商議道:“天下大亂,四方兵起,我項家世代為楚國之將,所以權立楚後,仗義伐暴秦。但凡百戰經營,全由我叔侄兩人,以及諸位諸侯將士們的勞力幫助。懷王隻不過是個牧豎而已,由我叔父擁戴立王,暫時得了這個懷王的虛名,毫無功勞業績,怎麽就自出主見,分封王侯?今我項羽不廢除懷王,也算是有始有終了,若諸位披甲執器勞苦了三年,怎麽不得論功行賞,列土分封?諸君可同意否?”
    諸侯將領皆畏懼項羽之威猛暴厲,且各心有王侯之希望,自然齊聲答應,各無異詞。
    項羽又說道:“懷王畢竟是我主子,應該尊他帝號,我等方可為王為侯。”
    而項羽心想:何必尊他一個放羊的為帝,不如直接廢了他直截了當才好。
    眾人又聲聲附和說是,項羽於是稱楚懷王為義帝,另外將有功的將士,按次加封。隻是如何加封,項羽又沒有主見,不免躊躇起來。這封封事情如何,小子下回發表。
    沛公劉邦身入鴻門宴,為平生之危機,項羽令焚秦宮,為史書之中罕見的大火。於此可見,項羽與劉邦之大不同。沛公劉邦為人雖無大威猛大智慧,但是為人處世謙虛,願意接納別人意見,雖然難免意見有好壞,但是也會靜下來聽其分析利弊,身邊的能人如張良、蕭何、樊噲等對自己也是真心跟從。反觀項羽,意氣用事,冥頑不靈,日後之失敗理所當然。
    喜歡濟公傳奇請大家收藏:()濟公傳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