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安漢公篡位稱帝
字數:8176 加入書籤
漢朝一代,史家將其分作兩段,號為前漢和後漢,亦稱西漢,東漢。這是因為漢朝四百年來,中間經過王莽篡國,居然僭位一十八年,所以王莽以前,叫作前漢,王莽以後,叫作後漢。因為前漢建都在陝西,故亦雲西漢,後漢建都洛陽,洛陽在關陝東麵,故亦雲東漢。
且說漢平帝娶了王莽女兒不久,就被王莽讓人下毒毒死了,接著又廢孺子嬰,把一座漢室江山,平白地占據了去,自稱新朝,號為始建國元年,這個時候,王莽五十一歲。王莽佯裝與孺子嬰泣別,封他為定安公,改大鴻臚府為定安公第,設吏監守。所有乳母傭媼,不得與孺子嬰通語,一經乳食,便把他錮置壁中。尊孝元皇後為新室文母,命孝平皇後為定安太後,一是姑母,一是女兒,所以仍得留居深宮。當下封拜功臣,先就金匱策書,按名授爵。這金匱是梓潼人哀章,私造出來的,持至高廟,欺騙愚弄王莽。
王莽視為領受天命的符瑞,就借此物欺弄吏民。計金匱中所列新朝輔佐,共十一人,首列王舜、平晏、劉歆、哀章,王莽號為四輔,令舜為太師安新公,晏為太傅就新公,劉歆為國師嘉新公,哀章為國將美新公,四輔以後,就是甄邯、王尋、王邑,莽又號為三公,令邯為大司馬承新公,尋為大司徒章新公,邑為大司空隆新公。尚有四人號為四將,甄豐為更始將軍,孫建為立國將軍,王興為衛將軍,王盛為前將軍。這一道新朝詔旨頒將出來,哀章是喜得如願,買得一套朝衣朝冠,昂然詣闕,三跪九叩,謝恩就封。餘如王舜、平晏、劉歆、甄邯、王尋、王邑、甄豐、孫建等八人,本是王莽爪牙,即日奉命受職。
隻有王興、王盛兩姓名,乃是哀章隨筆捏造,當然無人承認,好幾日沒有影響,哀章不敢直陳,隻是背地竊笑。偏王莽遣人四訪,無論貧富貴賤,但教與金匱中姓氏相符,便命詣闕授官。事有湊巧,訪著一個城門令史,叫做王興,還有一個賣餅兒,叫做王盛,當即召他入朝,賜給衣冠,拜為將軍。這兩個憑空貴顯,還道身入夢境,仔細審視,確是無訛,無端富貴逼人來,也樂得拜爵登朝,享受榮華。天落饅頭狗造化。
王莽又因漢家製度,未免狹小,特欲格外鋪張,自稱為黃帝虞舜後裔,尊黃帝為初祖,虞舜為始祖,凡姚、媯、陳、田、王五姓,皆為同宗,追尊陳胡公為陳胡王,田敬仲為田敬王,齊王建孫濟北王安,為濟北湣王。其實齊王建本姓田氏,齊亡後尚沿稱王家,因以為姓。
王莽為了表示改朝換代,革漢立新,廢劉興王,王莽根據儒家經典,將一大批政府機構和官職改換名稱。
因此王莽借端附會,故由齊追及虞舜,由虞舜追及黃帝。硬要誇張。立祖廟五所,親廟四所,稱漢高祖廟為文祖廟,凡惠、景以下諸園寢,仍令薦祀。
惟漢室諸侯王三十二人,貶爵為公,列侯一百八十一人,貶爵為子,所有剛卯金刀的舊例,不得再行。
向來漢朝的官吏人民,於每年正月卯日,製符為佩,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木,懸以革帶,一麵有文字鐫著雲“正月剛卯,”謂可避一年疫氣。金刀乃是錢名,形如小刀,通用流行於民間,王莽以劉字左偏旁,有卯有金,右偏旁從刀,故將剛卯金刀,一律禁止,另鑄小錢通用,徑隻六分,重約一銖。
王莽又根據古書上記載的井田製度,於公元九年頒布了一道著名的詔令“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餘田予九族鄰裏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製度,敢有非井田聖製,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禦魑魅。”
這道詔令包括兩方麵的內容,一是將全國土地改稱“王田”,即廢除土地私有製,實行土地國有製,私人不得買賣;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即九百畝;一家男丁不足八口,而土地超過九百畝者,須將多出部分分給宗族鄰裏;原來沒有土地者,按上述製度受田。二是將奴婢改稱“私屬”,不得買賣。詔令還規定,如果有人敢於攻擊井田製度,煽動人破壞法令,則將其流放至邊境地區。
王田、私屬製,是王莽針對西漢以來最突出的土地和奴婢兩大社會問題提出來的解決辦法。從主觀上,王莽看到了農民失去土地是由於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並,而土地兼並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土地買賣。因此,規定土地國有,不準私人買賣土地,便可以從根本上解決農民被拋出土地的現象。
後來王莽依從國師劉歆的奏議,遵照周製,立五均司市泉府等官。
此外所有官職,如在中央官職中,更名大司農為羲和,後改為納言,改大理為作士,太常為秩宗,大鴻臚為典樂,少府為共工,水衡都尉為予虞,光祿勳為司中,太仆為太禦,衛尉為太衛,執金吾為奮武,中尉為軍正。地方官職的名稱也多有改動太守改為大尹(或卒正、連率)、都尉改為太尉、縣令(長)改為宰。等等。此外,王莽還增加了許多新的官職,如在中央新置大司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列於九卿;置大贅官執掌輿服禦物,後又典兵,位上卿;設司恭、司從、司明、司聰、司睿等五大夫;在地方,州置牧副,部置監副,等等。王莽根據古籍,更改了秩祿之號,還按照傳說的周製大封五等諸侯共七百九十六人,附庸一千五百一十一人,其中有很多人並沒有實際得到封地,每月隻能領到幾千錢。這種製度,果可行不可行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商周時期的土地國有製,早在戰國以後即被封建土地私有製所代替,經過秦和西漢二百餘年的發展,到西漢末年,土地私有已成為封建土地製度的主要形式。因此,實行王田的詔令剛一頒布,便遭到大小土地所有者的強烈反對。一部分地主、官僚甚至舉兵反抗。
正在喜事紛更的時候,忽然由徐鄉侯劉快,起兵討伐王莽,進攻即墨,王莽方擬派遣將士前往防禦,那即墨已傳來捷報,劉快已經敗死了。原來劉快是漢膠東恭王劉授次子,恭王授係漢景帝五世孫。有兄名劉殷,嗣爵膠東王,王莽降劉殷為扶崇公,劉殷未敢叛變王莽,獨劉快卻誌在討逆,糾眾數千人,從徐鄉趨即墨城,意欲踞城西向。偏即墨城中的吏民,閉城拒守,劉快眾多都是烏合之眾,不能久持,漸漸潰散。守吏趁勢殺出,把劉快攻擊打走,劉快竟竄死長廣間。
劉殷聞弟劉快起兵,惶恐得很,緊闔城門,自係獄中,一麵上書謝罪。王莽既得捷報,隻命劉快妻子連坐,赦劉殷勿問。越年為始建國二年,王莽恐劉氏的餘波,仆而複起,索性將漢室諸侯王,一體削奪,廢為庶人。隻有前魯王劉閔,中山王劉成都,廣陽王劉嘉,曾經歌頌王莽功德,侈陳符命,故仍得受封列侯。無恥之徒。
嗣複由立國將軍孫建等,奏言“漢氏宗廟,不當複在長安,應與漢室一同罷廢。”王莽欣然許可,惟言國師劉歆等三十二人,夙知天命,夾輔新朝,可存宗祀。劉歆之女為皇子妃,使仍劉姓,餘三十一人皆賜姓王氏,並改稱定安太後為黃皇室主,示與漢朝絕婚。
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便派安陽侯王舜去向太後索取玉璽。
王政君怒罵“你們父子一家承蒙漢家之力,才能世世代代都得到富貴,既沒有報答他們,又在他人托孤之時,趁機奪取國家,完全不顧恩義之道。為人如此,真是豬狗不如,天子怎麽會有你們這種兄弟!而且如果你們自以為得到天命而成為新皇帝,想要改變正朔服製,就應該自己做新的玉璽,流傳萬世,為何想要得到這個亡國的不祥玉璽?我不過是個漢家的老寡婦,隨時都可能會死去,所以想要拿這顆玉璽陪葬,你們終究是得不到的!”
王政君隨即痛哭流涕起來,旁人也跟著垂泣。
王舜雖感到悲哀,但過了許久還是說“臣等已經無話可說了,但王莽仍然一定要拿到傳國玉璽,太皇太後您能到死都不拿出來嗎?”王政君知道王莽是要威脅她,便將傳國玉璽取出、砸到地上給王舜,導致秦始皇傳下的傳國玉璽上麵的螭碎了一個角,並說道“我已經老死了,有你們這樣的兄弟,我們王家是要滅族了!”王莽得到玉璽後非常高興,在未央宮漸台為王政君置酒設宴,大肆慶祝。
後來又改王政君稱號為“新室文母太皇太後”,並說既然漢朝已滅,太皇太後不得再侍奉元帝,遂毀元帝廟,改為“文母篹食堂”。因為王政君還在世,不便稱廟,便稱為長壽宮。
定安太後雖是王莽之女,卻與父親王莽性情不同,自從王莽篡位以後,整日裏悶坐深宮,愁眉不展,就是王莽按時朝會,亦屢次托病,未曾一赴。王莽還以為她年方二九,不耐孀居,所以將她改號,好與擇配,暗思朝中心腹,雖有多人,惟孫建最為效力,孫建有兒子孫豫,又是個翩翩少年,若與黃皇室主配做夫妻,恰是一對佳偶。當下召入孫建,與他密商,孫建欣然受命,回去詢問兒子孫豫,也是喜出望外。得皇後為妻室,且是現成帝婿,有何不願?於是想出一法,由孫豫盛飾衣冠,裝束得與子都宋朝相似,帶著醫生,托詞問疾,竟至黃皇室主宮中。宮中侍女,不敢攔阻,將他放入。
孫豫得進謁黃皇室主,說是奉旨探視。黃皇室主大為驚異,又見他一雙色眼,盡管向自己臉上瞟將過來,料知來意不佳,慌忙退入內室,傳呼侍女,責她擅納外人,親加鞭撲。孫豫立在外麵,聽得內室有鞭撲聲,當然掃興而去,報知王莽。王莽始知女兒誌在守節,於是打消之前的建議。
誰知此事一傳,偏偏有一個絝袴郎君,豔羨黃皇室主,要想與她做個並頭蓮。這人為誰?乃是更始將軍甄豐之子甄尋。甄尋素來輕佻寬達,專喜漁獵美色,之前聽聞王莽要招孫豫為婿,不由的因羨生妒,背地含酸。後來見孫豫攀婚之事無成,尋私心竊幸,還道是大好姻緣,應該輪著自己身上,不知道死在目前,還想快活。朝夜思想,定下一計,便悄悄的自去施行。
從前尋父甄豐,與王舜劉歆等,共同輔佐王莽,不過依王莽希榮,尚未欲導王莽篡位,至符命諸說,紛然並起,甄豐等也不得不順風敲鑼,爭言符瑞。
王莽既已占據漢國,曾遣五威將帥,分使五方,頒示符命四十二篇,籠絡人心,因此符命諸說,充滿天下。
且內外官吏,一陳符命,往往封侯,有幾個不願捏造,輒互相嘲戲道“汝奈何沒有天帝除書?”統睦侯司命陳崇,司命官名,由王莽創造。密白王莽道“符命可暫用,不可久用,若長此過去,好人都好借此作福,反致生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王莽點首無言,俟陳崇退出,即頒出命令,謂非五威將帥所頒,盡屬無稽,應下獄論罪。嗣是符命偽談,漸漸絕口。甄豐本為大司空,資格名位,不亞王舜劉歆,就是甄尋亦得受封茂德侯,官居侍中,兼京兆大尹。至王莽封功臣,依照金匱符命,但拜甄豐為更始將軍,使與賣餅兒王盛同列,不但與王舜劉歆等人,相去太遠,甚至並且也不及弟,連甄邯都出甄豐之上,甄豐父子當然怏怏不樂。
之所以會這樣,實在是因為甄豐生性剛強,平時難免會冒犯王莽,所以王莽借符命把甄豐貶下。
甄豐的兒子甄尋垂涎王莽的女兒,錯以為王莽真相信符命之說,於是決定從符命上做文章。出於謹慎,他先借別的事試了一試。說新室應當在陝地設立二伯,甄豐為右伯,太傅平晏為左伯,仿效周公、召公的舊例。
這道符命呈進去,竟得到王莽的批準。甄尋見符命有效。就又寫了一篇,裏麵說”故漢氏平帝後黃皇室主為尋之妻”,滿心期望王莽再次批準,把黃皇室主下嫁過來,自己好做個乘龍快婿。哪知宮中卻傳出消息,說王莽怒氣衝衝地叫罵”黃皇室主是天下之母,怎能做甄尋的妻子?”甄尋這才知道弄巧成拙了,就取了些金銀,一溜煙地逃出家門。不到半日,果然有許多吏卒來包圍甄府,抓捕甄尋。甄豐還不知甄尋所犯何罪,等問明情況,也嚇得魂飛天外,急忙尋找兒子,想綁兒子入朝,為自己免罪。偏偏找不到甄尋,又經朝使逼迫,一時無法對付,隻好服毒自盡。朝使見甄豐已死,又入室搜捕,最終也沒有找到甄尋,於是回去複命。
王莽聽說甄尋逃走,下令通緝,並追究他的黨羽。查得國師劉歆的兒子侍中劉棻、劉棻的弟弟長水校尉劉泳以及劉歆的門人騎都尉丁隆、大司空王邑的弟弟左關將軍王奇等都是甄尋的好友,就將他們一股腦兒全抓入獄中,逐一審問。幾人因甄尋在逃,無從對質,自然不肯承認。過了幾天,甄尋就被抓到了。
甄尋與劉棻等雖是好友,但這次全是甄尋一人做主,未曾與別人商議。一經到案,甄尋供認不諱,說與劉棻等並未通謀。偏偏審問的官吏有心除掉這些人,嚴刑逼供,將劉棻等人也牽扯在內。劉棻等人百口莫辯,都被定成死罪。還有劉棻的老師揚雄,也成了此案的嫌疑犯,遭到傳訊。揚雄,字子雲,蜀郡成都人,素來口吃,卻才思兼備。漢成帝時,由大司馬王音舉薦,待詔宮廷,獻入《甘泉》、《河東》二賦,很受成帝賞識,授職郎官。哀、平兩朝未被提升,抑鬱無聊時,便借筆墨消遣,著成《太玄經》及《法言》,語句多難以理解。劉歆看完後,認為揚雄有才。
特令兒子劉棻拜揚雄為師。此時揚雄正在天祿閣校書,忽然聽說自己被劉棻的案情牽連,暗想自己年近七十,何苦再去受刑,就從閣上跳下,摔了個半死不活。朝吏見他年紀老邁,又摔得鼻青臉腫,慌忙將他扶起,令人看守;然後去報告王莽,講述慘狀,說明揚雄並不知情。王莽這才下令將他免罪,隻將甄尋、劉棻等一並處死。
王莽想效仿虞廷舊製,流放劉棻到幽州、甄尋到三危、丁隆到羽山,三人當時已經被殺死,就將他們的屍體載入驛車。輾轉運到那裏,稱為“三凶”。此外受到牽連的朝臣也不下數百人。
獨揚雄九死一生,想去趨勢奉承王莽,特別著作了一篇《劇秦美新文》,謹敬呈入。當時的人們因此事作歌謠道“惟寂寞,自投閣,愛清靜,作符命。”為此一謠,聞名鼎鼎的揚子雲,遂致貽譏千古。揚雄至王莽天鳳五年,方才病死。有詩詠揚雄道
才高依馬算文豪,一落塵汙便失操。
贏得頭銜三字在,千秋筆伐總難逃。
始建國二年(10年),建興帝王莽下令“開賒貸”,張五均,設諸斡者。“
五均”的主要內容是在長安及全國五大城市邯鄲、洛陽、臨淄、宛、成都設立五均官。長安分東西市,設令,各市有長,令、長皆兼司市,稱五均司市師;下設交易丞五人,錢府丞一人。五均官的任務一是按工商各業的經營情況征收稅款;二是管理市場的物價,各地五均官在每季度的第二個月,評定出各種貨物的標準價格,稱“市平”。如果物價高於“市平”,政府就將控製的庫存物資按平價出售,以平抑物價;市場價格低於“市平”,則聽任百姓自由買賣。
賒貸是由政府辦理貸款。具體辦法是如果百姓辦理祭祀、喪葬或欲經營工商業而無資金者,可以向政府借貸。祭祀借貸須在十天內歸還,喪事借貸須在三個月內歸還,以上兩項借貸不收取利息;工商貸款每年交納不超過所借數額十分之一的利息。
在實行五均和賒貸的同時,王莽還設六筦之令。“筦”即“管”就是由政府管理六種經濟事業,即酒、鹽、鐵由國家專賣,鑄錢由國家專營;向取利於名山大澤的養蠶、紡織、縫補、工匠、醫生、巫、卜、樵夫、漁民、獵戶及商販征收山澤稅;加上五均賒貸,合稱為“六筦”。王莽推行五均、賒貸及六筦等措施,其目的在於利用政府力量控製經濟事業,平抑物價,限製商人囤積居奇,使貧民免受高利貸的盤剝。這些措施,無論從減輕普通百姓的經濟負擔,還是加強封建政府對經濟生活的控製,進而加強中央集權,都是有利的。這些政策和措施,實際上是漢武帝經濟政策的延續。但是,推行這些政策大多是依靠一些富商大賈,他們利用特權同官僚、地主互相勾結,肥己營私,囤積居奇。原來為平抑物價防止商人漁利的五均,也變成官吏賤買貴賣從中謀利的機構。那些身穿官服的商人們乘傳求利,交錯天下,因與郡縣通奸,多張空簿,府藏不實,結果給普通百姓帶來更大的痛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王莽當政後,為了削弱漢朝舊族勢力,以及對百姓的財富掠奪,他以“托古改製”為名進行了一係列的幣製改革。刀幣和布幣都在改革中恢複,但從形態上與春秋戰國時的並不相同。由於幣製複雜混亂,導致民間交易很不順暢。並且每次改製的錢幣大小不斷縮小,價卻越來越高,實質上剝削了普通民眾的財富。幣製改革的失敗也是新朝迅速滅亡的原因之一。
如果說,王莽施行的其他政策在主觀上還有一些解決社會問題的內容,那麽,他所實行的貨幣改革,則加重了百姓的負擔,因而招致了全國從上到下的反對。有人曾經在評價王莽幣製改革時說中國曆代幣製的失敗,多有別的原因,而不是貨幣本身的缺點,隻有王莽的寶貨製的失敗完全是製度的失敗。
在同周邊各民族的關係上,王莽一改西漢自昭宣以來建立的平等友好關係,妄自尊大,使中央政府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日趨惡化,直至爆發連年戰爭。始建國元年(9年),王莽稱帝後,以“天無二日,土無二王”為由,將西域各國的王改封為侯,從而引起了西域諸國的普遍不滿。此後,王莽在一係列同西域的關係問題上都處置不當,西域諸國先是互相征伐,繼而攻殺西域都護。
卻說揚雄投閣以後,其中卻有一位鐵骨錚錚的老成人,為漢殉節,亙古流芳,與揚雄大不相同。欲知此人為誰,待至下回說明。
本回除敘入王莽封拜功臣,爰照金匱符命,分授四輔三公四將,連賣餅兒亦得冊入和漢元帝王後王政君摔玉璽等事。
喜歡濟公傳奇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濟公傳奇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