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我怕下手太重,他們頂不住啊!
字數:4143 加入書籤
京城很快發生了一些變化。
糧鋪裏麵的糧食,少的可憐;綢緞莊裏麵的棉衣布帛,同樣寥寥;那些有鹽引的商人,同樣說鹽極為緊缺,價格必須上調。
他們必須花費更高的價格,從有渠道的人物那,購買價格更高的糧食、布匹、鹽、鐵等物品。
而一般情況來講,朝廷對此,不會有任何辦法。
糧食、布帛、已經是市場化,朝廷沒有用政治手段管控的理由和能力。
至於所謂的鹽鐵專營,已經是名存實亡,鹽業已經完全掌控在特權商人中,鐵業則完全市場化。
管?怎麽管?
朝廷為了錢,濫發鹽引,到了萬曆時期,更是直接將鹽引永久化,可以世襲傳遞,就為了用鹽引賣錢。
此舉雖然暫時緩解了財政壓力,但對於朝廷來說,鹽利已經完全私有化了。
掙錢與否,鹽利私有化會不會侵害百姓的利益,其實和朝廷已經沒有半毛錢關係。
所以說,到崇禎手裏的大明,當真是千瘡百孔,每一個方方麵麵,都已經腐朽到了極點。
能搞錢的地方,都試過了,能竭澤而漁的,都竭澤而漁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檢和葉銘,不可能來硬的。
葉銘上一次對付世家大族,至少還是師出有名,造反、通敵等等,事實上,他們也確實做了圖謀不軌的事情。
比如召集兵馬圍困乾清宮,試圖完全控製崇禎。
沒幹贏,被葉銘反殺,他們認,因為這本就是遊戲規則。
但是現在,天下承平,如果你葉銘還不按規則玩遊戲,那後果,將難以承受。
一個不講信義,說話當放屁的朝廷,是不會有人信服的。
隻是不知為何,麵對糧食價格的瘋漲,朱由檢和葉銘,似乎沒有做出任何反製的手段。
並沒有下旨調集糧食入京,也沒有試圖向山西方向要糧。
這讓王登庫等人的準備落空,漕運那邊、山西幾位達官貴人那的香火情,算是白消耗了。
但事情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消耗也就消耗了。
崇禎和葉銘,到底還是太年輕了,打仗是一把好手,但是這些涉及經濟的治政手段,還是太弱,缺乏足夠的警惕和反應。
現在的崇禎和葉銘,還在樂嗬嗬的慶功呢。
在山海關的王在晉、秦良玉、毛文龍,於皇太極北撤之後一周,聯袂回到了京城。
盧象升繼續駐守山海關,顏繼祖則在遵化重建遵化。
各有封賞,而且極為厚重。
王在晉加封太子太師,初授榮祿大夫,夫人為一品誥命,可贈三代。
秦良玉加封驃騎將軍,其子馬祥麟進總兵,其夫馬千乘平反。
毛文龍更是直接進都督,如果下次再立功,封爵也極有可能。
除此之外,皮島將重點經營,葉銘會重新開拓航線,與建奴和朝鮮,好好做做生意。
原本的小打小鬧,會變成真正的大生意,以前月入十幾二十萬兩,會變得更多。
按照葉銘的說法,反正那些世家大族喜歡走私,山西那些商人,資敵都資出個強盛大金了,那還不如咱們自己走私。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
而且近些年,朝鮮被建奴欺負的非常慘,完全可以在朝鮮那獲利無算,支持朝鮮打建奴,支持建奴打朝鮮。
而皮島每掙一分錢,都有他毛文龍的份額,旱澇保收,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這也是一開始,毛文龍願意豁出去跟葉銘幹的原因。
秦良玉與曹化淳一同負責京城城防。
王在晉繼續執掌兵部,出任薊遼督師,是因為王在晉在遼東的親信部下極多,遼東百姓對他還算信任,他坐鎮山海關,可以最大程度的穩固山海關局勢。
事情結束,自然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執掌兵部。
至於兵部以前的兵部尚書崔呈秀,已經下課。
不止是他,內閣首輔黃立極,因為放棄遼東以來,首鼠兩端的糟糕表現,也直接被朱由檢貶為庶民。
甚至朱由檢,已經決定對魏忠賢動手。
以前不能動,是因為找不到皇權的代表人物,用以對抗文官,但是現在有了,比魏忠賢更厲害,更好用。
魏忠賢的價值,已經逐漸失去。
再加上從放棄遼東之後,此人雖然掌控淨軍,但身居內相之位,漫無支持,以至於局勢潰爛,連朱由檢都得親身涉險,才能挽回局麵,從那一刻起,魏忠賢就已經注定了不可能善終。
袁崇煥在戰爭中表現,還算不錯,所以當了個兵部右侍郎。
但葉銘告訴朱由檢,袁崇煥此人喜歡忽悠,但缺乏戰略思維,隻可為將,不可為帥。
至於那些內閣的廢物,什麽施鳳來張瑞圖等人,也是一並趕出內閣,打發到南京去養老。
朝廷不能說完全掌控,但至少許多關鍵節點上,真正有心向陛下的人了。
但夠嗎?遠遠不夠。
文官集團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已經有了一套熟練對付皇權的流程。
皇帝做決策時,群臣覺得不對,皇帝決策失誤後,群臣瘋狂彈劾。
大臣之間藕斷絲連,家族之間互相勾連,有些即便心向陛下,但家族、同鄉、同科等關係,會將他們限製到無法動彈。
一旦做事有失偏頗,就會變成文官的把柄。
除了葉銘這種沒爹沒娘的東西,才什麽都不怕,能當一個極為純粹的孤臣。
但至少,朱由檢如今有錦衣衛,有葉銘,有信任的幾位大臣。
相比一開始,好了許多。
現在,按照葉先生的說法,要好好給那些商人,生動形象的上一節經濟課了。
此戰之後,對這些世家大族造成的傷害,絕對不弱於掌控京城之後,拿刀敲他們的腦袋,逼他們拿出錢那一次。
朱由檢期待不已。
葉銘坐在平台上唯一的椅子上,麵前是一張案幾,上麵有一些些白紙,白紙上方,都是葉銘的小楷。
每一個字,都是一把利劍。
他的身旁,站著的是朱由檢。
在他的麵前,幾位心腹智囊,在下方躬身肅立。
葉銘抬起頭,看向下方所有人,笑著說道:
“有些人以為咱們不還手,隻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咱是怕下手太重,他們頂不住啊!”
喜歡我不停死諫,崇禎成聖君了?請大家收藏:()我不停死諫,崇禎成聖君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