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此刻,攻守之勢易也!

字數:4631   加入書籤

A+A-


    他知道怎麽種好土豆,甚至知曉怎麽製備肥料,加上種子本就是極好的,產量自然不低,但還是達不到後世的水準。
    後世中國最高單產記錄,發生在山東青島,達到了恐怖的一萬九千一百六十斤。
    換算成明製,足足一百多石!
    十石,誇張嗎?一點不誇張,甚至是可以保守估計。
    但即便是保守估計,都已經讓在場的人大腦宕機,不知道作何動作了,四周針落可聞,隻有微風撫動豆杆,證明畫麵並非靜止。
    沒有人能想象這種產量,十石,一千多斤!
    北地的麥子,一年不過一石,相差了近十倍!
    這代表什麽?這代表原先需要種植二十畝才能養活全家,現在隻需要兩畝即可!
    窮者無立錐之地,但如今,好像隻需要有稍微大一點的土地,就能養活許多人了,這代表的意義有多大?眾人難以想象。
    徐光啟顯然也是第一次真正的了解土芋的產量,他沒想到,一個可以改變天下人命運的東西,從他的手中溜走,如果當時他認真研究土芋,種植一部分看看,那是不是可以在很多年前,就解決百姓的生存問題?可以讓無數的百姓得以活下去?
    不過他雖失落,但並不嫉妒,誰發現都很好。
    但他還有很多問題,這關係到土豆到底是救世的神糧,還是錦上添花的可有可無。
    “敢問先生,此物種植條件是否苛刻?”
    葉銘回答道:“並不苛刻,絕大部分土地,都可以種植,能種植麥子的地方,就能種植此物,不能種植麥子的地方,也可以種植此物!”
    “砂壤土,最適合此物生長!”
    徐光啟幾乎已經可以確定,此物絕非雞肋。
    砂壤土是什麽?是透氣性好的鬆散土地,這種土地缺水,所以不利於種植糧食,但土豆反而需要這樣的土地!
    天下這樣的土最多!
    “種植過程是否繁瑣?種出來的糧食,存放時間是多久?”徐光啟再問道。
    葉銘回答道:“並不比小麥水稻繁瑣,至於存放時間,確實不如水稻小麥,如果輔以冷藏,以幹沙埋藏的、地窖儲藏,可保存半年以上!
    徐光啟鼻頭頓時一酸,歲數不算小的一個人,直接老淚縱橫。
    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高呼道:“陛下!此為神糧!大明有救了!”
    不挑土地,產量高,味道好!雖然儲藏時間並不算長,隻有半年,但那又如何?
    半年時間,意味著天下百姓,有半年的時間,不必為肚子發愁!
    此物不是神糧,那要什麽東西才算?
    朱由檢激動不已,他雖然不懂農事,但是葉先生和徐愛卿的對話並不複雜,他都能夠聽明白。
    他現在知道一件事,這種糧食,一旦普及,可以保證百姓半年不挨餓。
    此物一旦普及,陝西的災情,可以得到有效緩解!
    流民?造反?
    他們真的願意嗎?還不是日子過不下去了,隻要日子還能勉強維持,這些人都願意咬牙堅持的。
    朱由檢對著葉銘長揖不起。
    “先生,如此大恩,由檢無以為報!隻敢向先生承諾一件事。”
    說到此處,朱由檢的神情變得無比嚴肅,“大明存在一日,葉先生,葉先生的子孫,世享榮華富貴!如違此誓,天人共誅,大明國祚,立刻斷絕!”
    葉銘笑了笑,這小子,還不錯,值得培養。
    老子要成大明版的鐵帽子王?
    葉銘說道:“煤山種土豆之地,一百五十畝,即便畝產十二石,全部加起來,也不過一千八百石而已,尚不夠京城百姓一日食用。”
    “但足夠了,這麽多,足夠讓整個北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天下有一種糧食,畝產極高,味道還不錯,可以作為主糧,種植不麻煩,而且從種下到成熟,隻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所以,北京城的糧食危機,在三個月之後,即可化解!”
    三個月之後,人人都有土豆吃,何需買高價糧?何需買摻沙的糧食?
    即便是吃膩了,他們也得吃,哪怕在後世,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靠土豆和紅薯支撐半年的家庭,也極多。
    能填飽肚子,對他們來說,才是頭等大事!
    在場的人無不大笑,他們已經能想象到,那些糧商,會有多慘了。
    土豆的高產量,意味著三個月之後,京城缺糧的局麵就會徹底消失,所以京城需要糧食的時間,就隻剩下三個月。
    但別忘了,京城在代善撤退的時候,尚有一些餘糧,再加上後來的刻意購買,內帑的糧食,已經足夠整個北京城三個月之久。
    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他們不必買糧商一鬥的高價糧。
    而聚集在京城附近的糧商,足足聚集起了三百萬石糧食,這些糧食他們要如何處理?
    拉回去?
    可能嗎?
    糧食從遠方拉到此處,是需要成本的,走水路、一路的鈔關要收費吧?工人的夥食工錢需要成本吧?
    走陸路,成本隻會更高,牛拉馬駝,能拉多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崇禎年間,黃河改道,通惠河廢棄,漕糧改由走陸路從通州進京,損耗高達兩成!
    而且運回去,在其他地方,能賣到北京城這種高價?還不是隻能當平價糧賣?南直隸不缺糧食,缺糧的陝西等地,老百姓買不起糧食!
    北京城的糧價,怕是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恢複到一個比承平時期更低的水平。
    葉銘低著頭,似在思索,確定自己的謀劃,到底有沒有任何紕漏。
    許久之後,葉銘起身。
    “陛下,第一件事!通知京城六品以上官員,身著朝服,於三日之後齊聚先農壇!祭祀五嶽四海先農!感恩先農賜下神糧,解大明危局!”
    朱由檢正襟危坐,他等這一刻,等了許久。
    建奴圍城之後,先生就告訴他,他要獨占整座萬歲山,種植糧食。
    朱由檢自然沒有什麽意見,這本身就是應有之義,如果真的能堅持到糧食成熟,又可以救活多少人。
    可他沒想到的是,在那個時候,葉先生已經在為今日之局做謀劃了。
    實在是難以想象,一個人的腦子,竟然想的如此深遠。
    “第二,尋找數千農家百姓,齊聚萬歲山,將種在萬歲山的糧食挖出,其中最好的一小部分,必須不傷其根,連同泥土一同挖出,放在先農壇的幾座大鼎之中!”
    朱由檢自然沒意見,葉先生這麽做,肯定是為了當場向所有人展示此物的收成,唯有真相,才能真正的震懾人心。
    “第三,京城所有百姓,都可到先農壇觀禮!凡京師六十歲以上老人,可率先品嚐神糧!”
    “第四,陛下當於先農壇當著天下臣民的麵,下旨廢除三餉!”
    “……”
    葉銘有條不紊地開始布置接下來的計劃。
    在場的所有人,無不激動,這一個多月近兩個月的時間,實在是過得太憋屈了。
    那些糧商、鹽商、布商,一個個都已經不當人了,一個個趾高氣揚,甚至暗地裏有傳言,這些大商人們,暗地裏稱呼陛下為天下頭號肥肉,稱呼葉銘為天下第二號肥肉。
    他們怎能不氣?
    此刻,攻守之勢易也!
    喜歡我不停死諫,崇禎成聖君了?請大家收藏:()我不停死諫,崇禎成聖君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