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草原之戰(3)生死相搏

字數:4519   加入書籤

A+A-


    三眼火銃,又叫做三眼神銃。
    在大乾的軍備中,是裝配於精銳重騎的一大殺器。
    近三十厘米的火銃槍管,三支品字型連接在一起,下有同樣長度的銎裝插口,之下可以連接木柄。
    一銃三發,火繩引燃,可三眼連發,可三眼齊發,五十米內可破重甲。
    就是這樣一個裝備,對於步兵來說,卻被嗤之以鼻。
    論射擊精度、射程來說,都沒有單發的精準火銃好。
    而且三發的三眼銃裝填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在步兵的環境下,這個武器有太多好用的替代品。
    可放在騎兵上,尤其是重騎兵這裏,那就是如虎添翼了。
    在高速移動的戰馬上射擊,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情,這時候精度和射程就遠沒有射速和威力重要了。
    50米破甲射程的三眼銃,在騎兵對衝的時候百米距離就可以發射。
    三發齊射的效果,就相當於霰彈槍一樣,不需要瞄準,就是一個擴散打擊,人、馬哪個被打中了都不好受。
    如果再加上集群射擊,這樣的效果隻會更好。
    騎兵對衝勝負就在一念之間,這麽一輪齊射之後,根本不用考慮換子彈的問題,掄起來就是一根長杆狼牙棒的效果。
    這點就是弓箭無法比擬的。
    弓箭的射程、精準是比三眼銃要好,可衝鋒的時候用不了啊。
    射程內的距離,對衝之下十秒之內就能臉對臉,射箭是沒問題,可射箭之後呢?弓總不能扔下吧,這樣根本來不及換武器。
    這就是‘盛勇’敢帶著重騎跟草原對衝硬剛正麵的底氣!
    三陣線衝鋒的陣型,前後距離已經超過百米,後麵再跟弓箭手距離也不夠。
    在這段距離之下,他們除了正麵硬剛沒有任何其他更好的辦法。
    兩公裏的距離。
    三分鍾的時間。
    盛勇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找到了最適合他們的,戰場問題的解法,這就是一個優秀將領能力的體現。
    相隔百米。
    雙方已經能互相看到對麵猙獰凶惡的麵容。
    轟——轟!
    數千枚彈丸被咆哮的火炮全力推出銃管。
    昂昂昂~
    噗——!
    戰馬的慘叫、連人帶馬滾落在地的撞擊,這一切的聲音都淹沒在了火銃的咆哮之下。
    “殺!”
    草原方向的騎兵陣線,在一輪射擊過後瞬間稀疏起來,有千人被擊落馬下。
    緊接著就是兩方人馬硬碰硬的碰撞。
    砰——!
    砰——!
    如同是兩麵鋼鐵高牆對撞在了一起。
    人仰馬翻。
    長矛、長槍,相互刺穿了雙方的護甲。
    衝擊之下當場就結束了這疲憊的一生。
    沒有任何多餘的過程。
    在陸地上要打上幾十回合的士兵,在馬上一瞬間就結束了戰鬥。
    第一輪的陣線交鋒。
    草原這邊人數上占據了優勢,有三千之多。
    而盛勇的陣線上隻有一千五百餘人,人數是對麵的一半。
    但在三眼火銃的突擊之下,不僅在當場就造成了百餘人的死亡,還有上千人的中槍、墜馬,同時還減緩了敵人的衝鋒勢頭。
    第一陣線盛勇小勝。
    不到十秒的時間,第二輪的騎兵陣線又將對衝在一起。
    現在沒有停留的時間。
    盛勇手中長槍挑過。
    對麵的一個草原騎兵整個人被長槍撕裂。
    這時候不待他再做調整準備,第二陣線的敵人騎兵也已經衝到了近前。
    他依舊是剛才的動作。
    可衝鋒的勢頭、勁力已經被剛剛的一刺消去,長槍戳進去,一股停止的巨力傳來,他隻得鬆手棄了長槍,緊接著從身邊抽出了馬刀。
    騎槍術!
    由於戰馬衝鋒的加持,讓馬上的長槍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威力,甚至就是八檔的江湖高手裏,也很少有人敢正麵去接全力衝鋒下的長槍。
    不僅威力無比,其破甲的效果也是一流。
    可問題也就出在了這裏。
    戰馬全力奔跑衝鋒之下的速度最快可以達到60公裏每小時。
    換算下來也就是1分鍾1公裏,60秒1000米的速度,一秒的速度就能達到16.666米。
    這麽快的衝擊速度之下,長槍戳中人之後輕而易舉的就能捅穿,可長槍就得脫手。
    這時候騎槍術就應運而生了。
    簡單的說,就是通過騎槍的長度和衝擊的勢能,來解決這個問題。
    在長槍戳中的瞬間,通過改變長槍的角度,來達到一種撕裂的效果,而非是直直的穿刺。
    理論很簡單,但是難度可不是一點半點。
    首先就要求一點,精準。
    每秒16.666米,如果是對衝相對速度還會快一倍,騎槍的長度在3~4米這個範圍內,而且還要考慮到持握的問題,能用來殺敵的有效距離也就隻有2米左右。
    32米每秒,2米的操作距離,也就是說,留給騎士操作長槍的時間就隻有16分之1秒。
    這是非常考驗精準的。
    第二點就是要求力量。
    不論是單手,還是雙手控製長槍。
    騎士要麵對的是60公裏衝擊所帶來的瞬間停止力量。
    哪怕是有了鋒利形製的槍尖,這一瞬間手臂承受的力量也是巨大的。
    這時候還要通過瞬間的操縱長槍,來達到撕裂的效果。
    除了個別天生神力的人之外,普通人還是需要靠技術來彌補這一點。
    要順著這個衝鋒的力道,跟隨著馬匹整個身形的波浪浮動,然後在接觸的一瞬間,輕輕的抬動手腕。
    這時候衝擊的力度,長槍的停止力,馬匹的波動全部被擊中在了一點。
    一個輕微的抖動,槍頭會帶著巨大的動能撕裂敵人。
    在戰場上凡是被衝鋒騎槍挑中的人,傷口大多是從左胸開始的撕裂傷,整個胸口都會被撕開,絕無救援的可能。
    盛勇縱然有七檔的評價,可是在正麵衝鋒之下,連著兩次不間斷的使用騎槍術,還是力有不逮,第二槍就脫了手。
    正在此時,他剛剛抽出了手中的馬刀,敵人的第三波陣線也衝到了身前。
    盛勇看去還是重騎。
    他自己身邊的弟兄在兩輪的衝擊之下,還活著的不足十之一二。
    來不及他再過多考慮,他豎起馬刀已經準備好了迎接敵人的長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