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向死而生
字數:3609 加入書籤
蕭邢的瞳孔劇烈收縮。少女最後的眼神定格在驚愕與釋然之間,血沫順著她頸間的狼牙項鏈滴落,在泥地上暈開暗紅的花。
那支貫穿她咽喉的箭矢尾羽泛著青灰色——這是隋軍特有的鵰翎箭。
“是右翊衛的製式弩!”王十二扯下箭杆怒吼,三棱箭頭在火光下泛著藍光,“箭頭淬過蛇毒!”
樹林中的銀光再度閃爍。蕭邢抄起地上的木盾縱身躍起,三支弩箭呈品字形釘入盾麵。腐朽的榆木盾牌在衝擊下裂開,卻為蕭邢爭取到關鍵的呼吸間隙。
他借著後倒之勢甩出環首刀,樹林裏頓時傳來重物墜地的悶響。
樹林中,小隊三十餘名殘存的隋軍結成圓陣。王十二將染血的輿圖塞進牛皮水囊,突然盯著蕭邢腰間冷笑:"你小子什麽時候順走的箭囊?"蕭邢這才發現自己在搏殺中竟摸走了夥長的箭袋。
沼澤深處傳來號角聲。這聲音與隋軍牛角號截然不同,像是某種巨獸的喉音在泥潭間共鳴。
"是高句麗的伏兵!"有老兵發出絕望的哀嚎,"今天看來是全部報銷在這裏了!"
"怎麽會這樣......"王十二的獨眼在火光中灼灼發亮,"高句麗人怎麽會有我軍的鵰翎箭!"
蕭邢的太陽穴突突直跳。
王十二突然暴起揪住蕭邢的衣領:"是誰出賣了我們?"
"他們...他們都是從滅陳時就跟著我出生入死的兄弟......"王十二眼中噙著淚,"他們有...有什麽錯......"
樹林深處腳步聲越來越密。無數火把在霧中亮起,森森刀光隱約可見。王十二突然將輿圖塞進蕭邢懷中,十指深深摳進他肩甲:"帶著圖去找漢王,老子給你斷後。"
"一起走!"蕭邢反手抓住夥長手腕,"你現在回去又有何用!"
"滾!"王十二一腳踹在他腰眼,"記得查清誰出賣了我們,要不然兄弟們死不瞑目!"
蕭邢貓身爬進一處厚實的的落葉堆下,迅速用手把周圍的痕跡掃除。
百步開外,王十二的怒吼突然化作金鐵交擊的爆響,緊接著是重物墜地的悶響。
蕭邢不忍睜眼,懷中的輿圖像塊燒紅的鐵板烙著胸口。
他屏住呼吸,朦朧中似乎看到一個又一個熟悉的身影倒下,腦中突然莫名閃現出“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這兩句詩。
這些被軍籍黃冊統一稱作"丁"的男人們,此刻正以最卑微的姿勢沉入曆史的褶皺:有人被淤泥灌滿口鼻,有人將化作箭垛上的烏鴉巢,卻用骨血在遼東大地上犁出溝壑,如同他們祖輩在邙山、在玉壁、在平陽壘起的京觀。
這些人雖然普通的像一粒粒塵埃,但中華幾千年的曆史,不正是這一粒粒不起眼的塵埃築就而成?
身旁處傳來鐵甲摩擦聲打斷了蕭邢的思緒,他將臉埋進腐爛的樹葉中。
三具靺鞨哨兵的皮靴踏過眼前時,甚至可以聞到他們身上散發出隻有遊牧民族身上特有的羊膻味。
半個時辰後,整個樹林間的打鬥聲漸漸消失,偶爾傳出零星的呻吟聲,但很快就會被利物刺入的聲音打斷。
濃烈的血腥味彌漫在樹林中,蕭邢如同一根生長在黑土上的樹根,紋絲不動。他在腦海中把所有的細節都過濾了一遍,現在能做的唯有等待。
不遠處,鬆明火把在夜霧中劈啪作響,關中口音的將領單膝跪地:"稟將軍,清點完畢。小隊應餘七十三人,現得屍七十二具。"他頓了一下,甲胄鱗片隨呼吸發出細響,"輿圖……尚未尋獲。"
青銅獸麵胄下傳來粗重的吸氣聲。
被稱為將軍的老者麂皮手套摩挲著刀柄纏繩,忽而攥緊:“掘地三尺也要找到!那張輿圖關係重大,若讓漢王得了......"後半句隱沒在夜梟啼叫聲裏。
泥沼深處忽有馬蹄踏水聲逼近。高句麗信使滾鞍下馬時,皮袍下擺還在滴落腥黃泥漿:"嬰陽王請求再撥三千石糧草。"他說漢話時喉音極重。
鎏金馬鞭突然淩空抽響,驚得火把齊顫:"塚中枯骨耳!"鞭梢指著信使鼻尖,在霧氣裏劃出血色殘影,"回去告訴你家大王,棋盤上的卒子..."玉扳指叩在青銅胄上,發出枯骨相擊的脆響,“就該有卒子的本分!”
信使倒退著沒入黑暗,恐懼中帶著怨毒。
接下來就是一段和高句麗人的對話,蕭邢雖聽不懂,隱約間還是覺得兩方人發生了不小的分歧。
良久過後,腳步聲漸漸走遠。
“再搜西南隅。”關中口音的將領甩動馬鞭,“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
拂曉,蕭邢反複確認周圍無人後,從腐葉堆中緩緩支起身子。浸透鎧甲的露水正順著鐵甲邊緣滴落,在靴尖匯成暗紅的水窪——昨夜廝殺的血漬與遼東黑土已難分彼此。
擺在蕭邢前麵的兩條路,第一,逃,第二也是逃。
逃離戰場還是逃回漢王中軍,將輿圖和軍中有內奸的消息傳回。
兩條路都是九死一生,私離軍隊,若被抓住,臨陣脫逃必是死罪一條;逃回漢王中軍,且不說近百裏有多少追兵,就是回到軍中,能否活著見到漢王楊諒尚不可知。
“嬰陽王求糧草……”蕭邢背靠著棵白樺樹,手伸入懷中,指尖傳來的感覺讓他輕舒一口氣——輿圖無恙。
"既是死局......"他抓起把腐土抹在臉上,卸下鐵甲,解開早已支離破碎的皮甲,眼神微動,"不如掀了這棋盤!"
蕭邢在警校中的各項考核都很出色,這得益於他冷靜理性的性格,更是他果決性情的體現。
輿圖在尚未找到,且還有一人下落不明,返回之途必定會重重設防;向前走,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暫時避開設防的軍士,以觀後變再徐徐圖之。
蕭邢根據這些日的行軍,可以斷定此處應該是靺鞨七部處,若再往前走應該就能到高句麗。
既然東征大軍中有與高句麗勾結的高層,倘若以信使之名,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根據他腦中對這段曆史的回憶,東征軍後來一直打攻到平壤,而後嬰陽王采取堅壁清野的策略,加之隋軍後勤補給跟不上,士氣低落,這才導致第一次的東征失敗。
蕭邢主意已定,簡單包紮身上的傷口,向著高句麗的方向疾行而去。
喜歡隋烽請大家收藏:()隋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