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尚書高熲

字數:4054   加入書籤

A+A-


    漢王軍中。
    暮色漸沉,中軍帳前的蟠龍纛旗在朔風中獵獵作響。
    漢王楊諒坐在中軍帳中,遼東的夜間的寒氣絲毫沒讓他感到涼意,反而讓他更加燥熱。
    攥著各部的催糧軍報的手指節發白,不時在帳中起起坐坐,又起身查看中軍帳中的巨幅地圖,這絲毫沒有讓他冷靜下來,反而讓他難安。
    隋軍困於遼東,已足有一月有餘,有糧草的不足問題,也有這遼東天氣的問題,大軍行進困難,進展緩慢。
    前不久軍中更是出現輿圖被盜,重要軍事部署極有可能落入高句麗之手,這等重大的事件更是瞞不住。
    作為一軍主帥,對此哪怕他是貴為隋帝國的五皇子,這個鍋他背不背都是他的。想到朝中的局勢,更讓他心中有一團火在燒。
    高句麗作為一個蠻夷之族,居然膽敢聯合靺鞨騎兵偷襲遼西,隋文帝大怒,誓言要把高句麗滅國,作為隋文帝最寵愛的兒子,他也對那張龍椅有著幻想。
    這次出征高句麗本來父皇的心中人選是二哥楊廣,在尚書右仆射楊素和母親獨孤皇後的幫助下,好不容易才求來這主帥之位,這本該是他揚威宇內的戰場,而今三十萬大軍卻折戟遼東。
    一想到他的四個哥哥聽到此間消息的撫掌而笑的嘴臉,他的煩悶又加重了幾分。
    “來人,再去探高尚書可曾回營?”漢王楊諒拍著帥案對著帳門前怒喝道,帳外戍衛的玄甲鐵衛皆垂首屏息,隻有親軍統領蘇恊扶刀上前。
    蘇恊此人身材魁梧,明光鎧甲披掛更顯威武,一柄環首長刀在手更是有百人難敵之勇。
    出征前是獨孤皇後為確保楊諒安全,把身為千牛衛千牛備身)副統領的蘇恊調來軍中,讓他擔任漢王楊諒親軍統領,專門負責漢王楊諒的安全。
    “回大元帥,末將剛問過轅門官,高尚書仍未歸營,柳城郡相隔二百裏,按時辰算,恐快馬加鞭也要等到醜時才能歸營。”
    “再去!再去,現在這等情況,讓我如何能安心等得?”楊諒雙目圓睜,厲聲喝道,原來白晰的臉此刻卻是一片潮紅。
    “末將明白。”蘇恊領命卻是站立當前,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楊諒見狀輕歎一聲:“是我失態了,身為一軍主帥自當穩重自持方能安定軍心。
    大軍自進入遼東以來,每日糧草銀錢消耗無數,卻始終不能與高句麗人決戰生死,此處瘴氣橫生,軍中又無良藥可醫,叫我能如何不心急?”
    蘇恊卻像一個合格的聽眾,認真聽完漢王楊諒這既像是嘮叨又像是解釋的一番訴苦後,轉身前往轅門打探高尚書的消息。
    不消片刻,帳外傳出嘈雜的馬蹄聲,緊接著一個身披青衫大氅的六十歲的男子撩簾而入,此人正東征軍的實際統帥高熲。
    高熲此刻麵露疲態,花白的長須上還留有些許夜間的潮氣,青衫大氅下擺處也濺滿泥點,可見這一路定是絲毫不曾停歇。
    漢王見進來的人是高熲,大感意外,猛然從帥椅上站起,此處與柳城郡相隔二百裏,就算是常年在馬上征戰的騎士,也需要三個時辰左右,何況高熲還要在柳城郡催辦糧草事宜。
    “高尚書,柳城郡那邊情況如何,糧草和藥材什麽時候能啟運?”漢王眼中滿是急切。
    “回報大元帥,柳城郡接收至今接收糧食不過十萬擔,藥材存量也是極少,恐難以滿足大軍開拔所需啊!”高熲麵露憂色,輕歎一聲答道。
    “呂明隆這個老匹夫誤我!”
    漢王聽到此處,暴怒大喝,雙手攥拳,手指甲嵌入肉中仍是毫無察覺。
    “大元帥息怒,呂明隆身為糧草官自是有失職之處,但時下遼東天氣轉暖,冰雪消融,道路泥濘難行,且瘴氣橫行,民夫多有不適,生病者不計其數,糧草供給艱難也不能全然怪他。”
    高熲喝了兩口遞上的熱茶,神色有所緩和,說話也變的順利起來。
    “屬下已命他征發民夫參與輜重運輸,按開皇舊例雙倍給付鹽鐵,將柳城郡的糧草優先供給大軍,同時派人前往燕郡催促,不出三日還可以送來糧食三萬擔,可暫解眼前之憂。”
    漢王知道高熲說的確是實情,糧草供應不是並不是一個糧草官呂明隆的問題。
    但三十萬大軍久困於遼東,卻找不到可以與高句麗一決勝負的機會,每日消耗的糧草和銀錢已讓他快堅持不住了,這樣情況不知還要持續多久,這叫他怎能不心急。
    “三萬擔糧食隻能勉強維持我軍五天所需,五天之後又當如何,軍中大將個個都吹噓自己如何了得,結果一個小小的高句麗就能讓我王師三十萬寸步難行,真是一幫飯桶!”
    漢王怒吼道,雙拳緊握,眼中凶光連連。
    高熲無奈苦笑,這次東征他是持反對意見,可是天意難測,隋文帝偏偏任他為東征軍的副統帥,目前的處境他比漢王更清楚,身上的壓力更大。
    身為尚書,他還要考慮這次東征對朝局的影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戰若勝,還必須是大勝,才能有效的震懾周邊的蠻夷。突厥、吐穀渾、吐蕃、回鶻維吾爾族的祖先)、鐵勒都對中原王朝虎視眈眈。
    若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卻未能在高句麗戰場上獲勝,對初建的隋帝國而言,無疑是滅頂之災,個人政治生涯亦將隨戰局不利而黯淡無光。
    “大元帥切勿急躁,高句麗地貧力弱,妄圖阻擋我大軍,無異於螳臂當車。當前之急,在於迅速調整戰略,萬不可再盲目冒進,以免加劇糧草供應之困。”
    高熲緩步至帳中巨圖前,沉穩言道,“依吾之見,宜采取穩紮穩打之策,確保糧道暢通。待周羅睺將軍水軍抵達,再遣使聯絡新羅、百濟,屆時三路並進,高句麗必敗。”
    若蕭邢聞此,定會驚愕不已,高熲對戰場局勢的洞察,竟與千年後的總結無二。
    漢王聽聞,剛才頹然頓時一掃而空,眼神著精光閃閃,仿佛已經看到凱旋而歸百姓夾道相迎的場麵,連忙躬身行禮道:“那就全仰仗高尚書了,等班師回朝,我定向父皇為商尚書表這不世之功。”
    高熲神情平淡,他心裏遠沒有漢王這般樂觀。
    “大元帥,我們還有一個緊迫的問題需要解決。”
    漢王微微蹙眉。
    “可是軍中有人與高句麗暗通曲款盜走輿圖之事?”
    “正是,輿圖一旦落入高句麗手中,就意味著我後方的糧草存放運輸都存有極大的風險。我此次去柳城郡一方麵是催促糧草供給,另一方麵現在必須要加快調整我軍的供給路線和行軍方向,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
    “高尚書可有什麽辦法揪出軍中這個人?”
    “依我之見,此人定是軍中握有重權者。各先鋒小隊均遭高句麗埋伏,且分屬不同營,能詳盡掌握各隊行軍路線者,軍中不過數人。加之我方糧草屢遭劫掠,敵人對我方押運信息了如指掌,絕非小將所能為。”
    經高熲一番剖析,漢王亦覺此人位高權重,不除之,東征難勝,不禁咬牙切齒。
    “高尚書可有對策?”
    “唯今之計,隻有等。”
    喜歡隋烽請大家收藏:()隋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