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煙雨江南情

字數:2432   加入書籤

A+A-


    開皇八年平陳後,隋文帝在江南的社會改革出了大問題,終於在開皇十年造成了江南大麵積的叛亂。
    楊素率軍前往鎮壓,結果到了江南才發現平叛的難度遠超平陳時。
    平陳是兩軍對峙陣前,將對將,兵對兵,隋國力強盛,猛將如雲,自然是勢如破竹。
    楊素此番到了江南後,才發現造反的叛軍多為遊擊作戰,每座山、每個洞內都可能藏著叛軍,頭纏青巾的叛軍總在雨後從溶洞湧出,砍完糧車又遁入蒼苔密布的岩縫。
    若想殲滅必須要各個擊破,這難度說是勢比登天也不為過。
    且隋軍士卒多為出身北方,對江南潮濕氣候極為不習慣,軍士非戰損失嚴重。
    連號稱勇冠三軍的史萬歲,都在婺州(浙江金華)被江南的亂軍圍在山裏險些送命,最後還是沿河放下求援的竹筒,才被楊素派人救了出來。
    楊素大軍優勢占盡,卻始終無法將叛軍消滅,被死死拖在江南之地。
    最後還是在“百年第一謀士”李德林的建議下,讓晉王楊廣去江南協助楊素平亂。
    李德林之所以推薦晉王楊廣去江南,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楊廣參加過平陳戰爭,熟悉江南。
    二是楊廣的正妃蕭氏是後梁公主,在江南頗有影響力,楊廣本人也喜愛江南文化,甚至學會了一口吳儂軟語。
    楊廣到江南後,一邊拉攏讀書人;一邊拉攏佛教高僧大德,最後自己還留發出家,混了個“總持菩薩”的法號。
    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影響下,終於有開皇十二年平定了江南的叛亂。
    在這期間,晉王楊廣順手還幹了件大事——重新平定了嶺南。
    嶺南在隋陳交替之際,正是著名的巾幗英雄——冼夫人任大首領。
    楊廣奉命來江南平亂之時,廣州總管韋洸正帶著大軍往嶺南進發,想要接替陳朝恢複對這一地區的管轄。
    韋洸出身京兆韋氏,也是久經沙場的大將。
    臨近嶺南時才發現困難重重。
    這裏地形、氣候複雜,民族眾多,若是沒有大首領冼夫人的同意,隻怕又會陷入今日平,明日反的循環,哪怕強如陳霸先七戰七捷才收服冼夫人……
    正當韋洸束手無策之時,這裏正好被楊廣聽到了此事。
    楊廣一麵派人火速從大興城取來陳後主的親筆信,還有當年冼夫人獻給陳後主的犀牛手杖,一麵親赴嶺南麵見冼夫人。
    楊廣此時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天生儀表堂堂,文才更是驚豔絕絕,一見麵便博得了冼夫人的好感。
    冼夫人領著幾千個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領向著北方痛哭一天後,正式歸順隋朝。
    江南之亂和嶺南歸順被楊廣輕鬆解決,他在江南的威望一時無兩,上到官員世家,下至平民百姓對晉王楊廣的印象好到無以複加。
    ……
    如此看來,秦王妃懷疑四名侍女與晉王有關,倒也不是完全空穴來風。
    正當蕭邢暗自心驚時,崔太醫推門從寢宮內出來。
    “殿下如何?”秦王妃急忙迎了上去。
    崔太醫躬身行禮,老臉含笑道“殿下體內餘毒皆除,隻需調理數日,便可痊愈。”
    “崔太醫果然是妙手天成,本宮定會在父皇和母後麵前為你請功,不知現在可否進去探視殿下……”
    秦王妃側目掃了寢殿內一眼,低聲問道。
    崔太醫瞥了站在一旁的蕭邢一眼,搖頭道“殿下還需靜養,萬萬不可此時打擾。”
    蕭邢雖然垂首而立,餘光卻將兩人神態盡收眼底。
    心中不由冷笑,這話明顯是說給自己聽的,於是拱手出聲道“既然殿下仍需靜養,那臣就先行退下,明日再來探視。”
    秦王妃微微點頭“殿下這次雖是死裏逃生,但凶手仍逍遙法外,不知他還有何種齷齪手段,還請蕭別駕盡快將此人揪出來……”
    喜歡隋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隋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