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左藏大盈之爭

字數:3906   加入書籤

A+A-


    蕭邢隨著眾人入殿才發現去年站在自己前麵的官員少了一大半,自己的站位自然得跟著向前。
    在別人眼裏這是天大的好事,在蕭邢這裏卻是哀歎不止——伴君如伴虎。
    果不然,新年的第一場朝會,隋文帝便是全程黑著臉,寡言少語,直到地州官員集體出列辭行時,他才禮節性地勉勵幾句。
    退堂鼓響,除了京師各部頭頭,眾人依次退場。
    十多日的休沐後,這個龐大的帝國積攢的諸多事宜須在今天議個章程。
    隋文帝移駕太極宮的偏殿,這裏空間較大殿小了不少,溫度自然也高上此許,最重要的是在這裏無需站著議事。
    待隋文帝上位坐定,三十餘名文武百官這才兩側落坐。
    “楊侍郎,先將今日需議之事說一說。”
    “臣遵旨!”
    蕭邢打眼望去,起身之人年近六旬,紫袍加身,中等身形,麵白長須,隻是略一沉思便猜到了這人的身份——楊汪。
    楊汪出自弘農楊氏,曾師從大儒沈重(南朝梁、北周著名學者),在越國公的舉薦下入仕,曆任兵部侍郎、尚書左丞等要職。
    前些年因與太子關係過密惹得獨孤皇後不滿,被貶至荊州任總管長史,年前才被重新啟用調入京師與薛道衡一起委任內史省侍郎。
    今日需議之事著實不少,楊汪舉著笏板洋洋灑灑念足了一炷香的時間才打住。
    蕭邢聽了個半懂,司隸台職責所在之事,極少有能拿上台麵來議論的,因而楊汪念了半天與司隸台有幹係的事約摸有兩件。
    一是朝廷推行撤郡之際,人心浮動,難免有心懷不滿者,因而需要司隸台、禦史台、謁者台這三台聯合巡視,確保不出亂子。
    二是諸國使臣離京之期臨近,按禮製,作為天朝上國需要派人隨使臣巡視回禮以顯皇恩浩蕩,當然這都是明麵上的說話,暗地裏打得卻是恩威並施和刺探國情的主意。
    一時間,三省六部和十二衛的大佬們議得吐沫橫飛,蕭邢在下麵聽得昏昏欲睡。
    從早上議到中午,禦膳房送了些糕點,隋文帝與群臣一樣,就著茶水墊了幾口再接著議。
    直至未時三刻,楊汪所列事項才堪堪議完,蕭邢看著龍椅上的已露疲態的隋文帝,打心裏佩服至極。
    眼瞅著隋文帝扭了扭僵直的脖頸準備散朝,突然有人舉著笏板出列朗聲道“臣有事奏……”
    武官們頓時罵聲一片。
    隋文帝剛抬起的屁股雙坐了下去,好奇問道“裴卿有何事奏?”
    舉奏之人正是禦史台侍禦史裴肅。
    蕭邢心中暗樂這不知開皇二十年第一個倒黴蛋是何人?
    “臣……臣彈劾太府寺卿崔弘度、左藏員外郎元壽二人瀆職貪墨,中飽私囊。”
    “嗡”的一聲,殿內如同進了成千上萬的蒼蠅。
    眾人的目光未聚焦在出列的裴肅身上,卻紛紛側目禦史大夫梁毗,畢竟此事若沒有他的首肯,裴肅一個侍禦史如何敢在黃國公崔弘度這尊太歲頭上動土?
    出人意料的是作為被告,崔弘度和元壽兩人神情平靜如水,龍椅上的隋文帝原本不好看的臉又陰沉了幾分。
    “張焽!此事可屬實?”
    隋文帝眼簾微闔,不問崔弘度與元壽二人,卻是點到了戶部尚書張焽。
    張焽放下手中茶盞,不慌不忙起身奏對“太府寺與左藏賬目確有出入,至於……至於是有人貪墨還是另有隱情,戶部卻未敢妄斷……”
    果然是人老成精,不僅將自己摘得幹淨還不得罪一人。
    殿內針落可聞,有機靈者立刻嗅出今天這朝會的味道與往日大不相同。
    “你二人可有話說?”隋文帝習慣性地輕叩幾案,問向下列穩如泰山的崔弘度和元壽二人。
    崔弘度、元壽兩人相視一眼,齊聲喊冤不停。
    “臣有本奏!”
    梁毗峨冠博帶起身出列。
    “準!”
    “太府寺、左藏掌天下錢糧是為國本,理當賬目分明,年餘結審方為妥當,亦可證黃國公與元員外二人清白,是以,臣以為清查太府寺和左藏之賬目,刻不容緩!。”
    隋文帝麵色平靜地聽著,抓在龍椅邊的雙手卻是青筋暴起,顯然是在強忍怒意。
    蕭邢隱隱不安,腦中猛然想起那日在崇仁坊前房彥謙的那道奏疏。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正當蕭邢還在琢磨奏疏之事時,隋文帝叫到了他的名字。
    “司隸台負有監察百官之責,蕭卿,你台可掌握這二人貪墨錢糧、中飽私囊的案證?”
    蕭邢暗自叫苦,暗伏從事盡在裴蘊一人手中,自己不過是暫掌司隸台,再者說,崔弘度官居正三品,若是沒有你皇帝老兒點頭,司隸台又如何敢去尋他的把柄?
    “回陛下,司隸台不曾有二人貪墨之據……”
    “哼!”隋文帝冷笑一聲,從桌上抽出一份奏疏悠悠道“蕭別駕難不成能未卜先知?司隸台半月前奏請將左藏、大盈分賬,盤查其中虧空你又作何解釋,奏疏上這飛龍走蛇的字跡大興城恐怕除了你,再無人能書了吧?”
    階下竊笑聲頓起,蕭邢的字確實上不得台麵……
    蕭邢笑不出來,直到此刻他才幡然醒悟,此事從崔弘度、元壽、隋文帝身上兜轉一圈回來,最後的落點原來是自己。
    字是自己親手簽的,奏疏也是自己同意上奏的,此時再去埋怨房彥謙多事已於事無補,隻會給隋文帝造成怯懦陰險的不良印象。
    一念至此,蕭邢隻能硬著頭皮舉著笏板出列奏對“左藏乃國之根本,掌天下錢糧入庫,大盈屬內侍統管,負聖人所需,二者皆職責重大,所以臣上疏……”
    “朕這次倒是看走眼了,”隋文帝將那封奏疏用兩指夾住,皮笑肉不笑道“蕭卿還是位憂國憂君的大忠臣……”他忽然話鋒一轉,語氣轉厲,“那好!這盤查兩庫之事就由你主事,必須給朕好好的查,徹徹底底地查,若是錯了一個銅錢,朕拿你是問!”
    “你不願將左藏錢糧移出大盈就直說嘛,怎麽還急眼了呢?”蕭邢心中怨氣衝天卻不敢應承這樁差事。
    “臣才疏學淺,不善出納之事……”
    蕭邢盤算將這燙手山芋扔出去,卻被內史令楊約插話打斷。
    “蕭別駕智謀過人、心細如發,執法更是公正嚴明,在朝中又無人情故舊之擾,負責查左藏、大盈賬目最是合適。”
    張焽捋了捋美須,笑眯眯起身道“臣附議!”
    喜歡隋烽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隋烽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