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我有問題需要問陸顧問
字數:3930 加入書籤
玉珠峰“天梯太空港”的初步建設和衛星批量彈射任務,在陸淵的親自坐鎮和洛書係統的精密調度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順利完成。
短短幾個月時間,數百顆多功能低軌衛星成功入軌,初步構建起了覆蓋全球的“華夏星鏈”雛形,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眼看太空港的後續運營已經可以交由專業團隊接手,陸淵也準備動身返回淞滬,去處理那些更棘手的“國際事務”。
然而,就在他即將離開之際,一個來自酒泉國家可控核聚變實驗基地代號“誇父工程”)的緊急加密通訊,打亂了他的計劃。
電話那頭,是“誇父工程”的總負責人,一位白發蒼蒼、在核物理領域奮鬥了一輩子的老院士,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和……一絲絕望。
“陸淵同誌……不,陸總顧問……”
老院士的聲音有些沙啞,
“實在……實在是不好意思,在這個時候打擾您。但是……我們這邊……遇到大麻煩了!”
“李老,您別急,慢慢說。”
陸淵心中一凜,知道能讓這位泰山北鬥級的人物如此失態,事情肯定非同小可。
“是……是我們的‘燭龍之心’……”
老院士的聲音帶著深深的挫敗感,
“按照您之前提供的那些理論模型和技術參數,我們對裝置進行了全麵的升級改造,等離子體的約束時間和溫度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距離實現穩定的、可商業化的聚變發電,隻差……隻差最後那臨門一腳了!”
“但是!”
老院士的語氣突然變得激動起來,
“就在我們準備進行最後一次全功率點火測試的時候,無論我們怎麽調整參數,怎麽優化約束場,等離子體……就是無法達到那個理論上的‘自持燃燒’的臨界點!”
“總是……總是差那麽一點點!就好像……就好像有一層看不見的‘能量壁壘’,死死地擋在那裏,我們用盡了所有辦法,都無法突破!”
“我們整個團隊,已經連續奮戰了三個多月,嚐試了上千種不同的參數組合,但結果……都一樣!”
老院士的聲音裏充滿了疲憊和不甘,
“現在,整個項目都陷入了停滯,大家……大家的信心都快要被耗盡了……”
陸淵聽著,眉頭也漸漸蹙了起來。
可控核聚變,是人類文明的終極能源夢想。
一旦成功,將徹底解決能源危機,將人類文明推向一個全新的高度。
他從“門”裏帶回來的那些關於高能量密度約束和等離子體穩定控製的理論,本應足以讓華夏在這一領域取得決定性的領先。
現在,竟然卡在了這最後一步?
“李老,您把最近幾次實驗的關鍵數據和等離子體行為模型,立刻加密傳送給我。”
陸淵沉聲說道,
“我馬上過去一趟。”
酒泉,“誇父工程”實驗基地,主控製室內。
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
所有的科研人員都麵色凝重,眼窩深陷,布滿了熬夜的紅血絲。
陸淵的到來,像是一陣清風,給這個幾近絕望的團隊帶來了一絲微弱的希望。
他沒有多餘的寒暄,直接坐到了主控台前,調閱起海量的實驗數據和複雜的等離子體湍流模型。
洛書係統通過加密鏈路,與基地的超級計算機進行連接,開始對數據進行高速分析和多維建模。
幾個小時後,陸淵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
“我大概……找到問題所在了。”
他抬起頭,看著李老和其他幾位核心專家,語氣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自信。
“找到了?!”
李老和幾位專家猛地站了起來,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一絲難以置信。
他們幾十個頂尖的核物理專家,苦思冥想了幾個月都找不到的症結,陸淵僅僅用了幾個小時就……
“問題,可能並不完全出在等離子體的約束和加熱上。”
陸淵指著屏幕上一個極其複雜的、由洛書推演出來的全新等離子體約束場幾何構型圖,解釋道,
“我們之前,過於關注如何提升磁場的強度和等離子體的溫度,試圖用‘暴力’的方式去突破那個‘能量壁壘’。但我們忽略了一個更根本的問題——等離子體內部能量的‘自洽循環’和‘諧振放大’效應。”
“簡單來說,”
陸淵換了一種更通俗易懂的說法,
“就像燒開水,我們不僅要讓火足夠大,還要讓鍋裏的水能夠形成有效的對流,讓熱量能夠均勻地傳遞和積累。”
“我們現在的‘鍋’磁約束場)足夠堅固,‘火’加熱係統)也足夠猛烈,但‘水’等離子體)內部的能量流動,卻存在著一些……微觀層麵的‘湍流耗散’和‘非線性幹擾’,導致能量無法有效地在核心區域積累和放大,最終功虧一簣。”
“而我設計的這個新的約束場構型,”
他指著屏幕上那個如同藝術品般精妙的磁場模型,
“通過引入一種基於‘拓撲絕緣體邊緣態’的磁場幾何結構,並配合特定頻率的‘種子波’注入,可以在等離子體內部,人為地激發出一種‘自組織臨界態’。”
“在這種狀態下,等離子體內部的能量流動會形成一種高效的‘正反饋循環’,極大地降低能量耗散,並實現能量的指數級放大。”
“理論上,隻要初始注入的能量達到一個很低的閾值,就能觸發這種‘自持燃燒’,實現真正的……‘點石成金’!”
李老和幾位資深專家聽得如癡如醉,眼神中充滿了恍然大悟和……對陸淵那超越時代認知的深深敬佩!
這種從根本上改變等離子體能量循環方式的思路,簡直是……天才般的構想!
然而,就在此時,一個略顯稚嫩,卻帶著一絲毫不掩飾的質疑和不屑的聲音,突然在控製室裏響了起來:
“拓撲絕緣體邊緣態?自組織臨界態?種子波注入?陸……陸總顧問,您說的這些……恕我直言,聽起來更像是科幻小說裏的概念,而不是嚴謹的核物理理論。”
“我們‘誇父工程’,可不是讓您來玩概念、講故事的地方!”
說話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戴著黑框眼鏡,胸前掛著“實習研究員”的工牌,臉上帶著一股子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傲氣。
喜歡重生2000:開局網吧造ai請大家收藏:()重生2000:開局網吧造ai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