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劍指西夏

字數:3629   加入書籤

A+A-


    八月的西北,黃河水裹挾著泥沙奔騰不息,西夏殘餘勢力依托這條“母親河”,在寧夏南部構築起 三道黃河防線,企圖憑借天險與地形,阻擋大乾軍北上的步伐,這是西夏保衛興慶府的最後屏障,每一道防線都暗藏殺機。
    首先,西夏以韋州城為核心,沿靈州川布防,投入一萬五千有餘地方武裝。
    這些士兵多為當地招募的鄉民,雖戰鬥力不及正規軍,卻熟悉地形,擅長遊擊襲擾。
    為遲滯大乾軍進攻,西夏軍故意拆毀靈州川沿線的橋梁,在道路兩側挖掘壕溝,同時在韋州城內囤積糧草,加固城牆,試圖將這裏打造成消耗型緩衝帶,哪怕不能擊潰大乾軍,也要拖延其推進速度,為後續防線爭取準備時間。
    其次,鳴沙河是黃河的支流,河道狹窄,水流湍急,西夏在此投入約兩萬兵力,扼守黃河主渡口與鳴沙河交匯處。
    守軍在渡口兩側構築數十座碉堡,碉堡內架設床弩與投石機,可覆蓋整個渡口區域。
    同時在黃河岸邊挖掘戰壕,布置拒馬,形成河防加城防的雙重屏障。
    西夏軍甚至在黃河水中投放鐵鏈,試圖阻擋大乾軍戰船靠近,誓要將鳴沙河變成大乾軍的葬身之地。
    最後就是西夏最核心的防線,依托青銅峽天險構建。
    青銅峽兩岸峭壁林立,黃河穿峽而過,僅有一條狹窄的通道可供通行。
    西夏在此部署近五萬禁衛軍,這是西夏最後的精銳力量,士兵們身著重甲,配備精良武器。
    同時在峽口兩側修建連環碉堡,碉堡之間以暗道連接,可相互支援。
    峽道內埋伏了大量的弓弩手,若大乾軍強行突破,便兩方射箭,堵死通道。
    這裏是保衛興慶府的最後門戶,西夏軍誓言與防線共存亡。
    八月二日,盛夏的陽光炙烤著西北大地,關勝在俘虜李乾順後,將其送至洛陽,隨即便收到了薑齊從太原發來的聖旨,要求立即三路大軍向寧夏挺進,擴大戰果。
    關勝率領中路大軍,從懷州出發,沿黃河東岸向北推進,目標直指西夏第一道防線的韋州城。
    士兵們攜帶武器與幹糧,踩著滾燙的黃土丘陵行軍,腳下的沙土被曬得發燙,汗水浸透了鎧甲,卻沒有一人放慢腳步。
    “拿下韋州,撕開西夏的第一道口子!”關勝騎著戰馬,在隊伍中激勵士兵,長安之戰後,便都是被動的防禦戰,這可憋壞了關勝這西北漢子,既然陛下讓自己反擊,那還有什麽說的?一個字,打!
    孫安率領東路軍,從白馬川出發,目標直插第二道防線的鳴沙河。
    為了爭取時間,部隊采取輕裝急行軍策略,每日奔襲四十公裏。
    白馬川一帶多為山地,道路崎嶇難行,士兵們常常需要攀爬陡峭的山坡,穿越茂密的樹林。
    山地間的腳步聲打破了西北的寧靜,沿途的西夏斥候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孫安部的先鋒殲滅,為大軍掃清了障礙。
    就在兩路大軍北上的同時,西夏大敗的消息傳到吐蕃大營,吐蕃讚普本就對聯盟心存疑慮,如今見西夏大勢已去,生怕被大乾軍牽連,當即下令撤軍,退回鞏州。
    這一消息讓郝思文部的兵力瞬間解放,此前郝思文一直牽製吐蕃軍,如今吐蕃撤軍,他立即率領部隊從涇河出發,向賀蘭山迂回,任務是切斷西夏軍西逃的退路。
    郝思文部的行軍最為艱難,為了避開西夏軍的偵察,官兵們白天隱蔽在溝壑中,忍受著蚊蟲叮咬與烈日暴曬。
    夜晚則借著月光疾行,在無人區中穿梭。
    無人區裏的水源極為稀缺,士兵們常常需要互相分享水壺裏的水,甚至用露水解渴。
    “賀蘭山是西夏西逃的唯一通道,咱們必須守住!”郝思文不斷鼓勵士兵,憑借著頑強的意誌,部隊在荒漠與山地中艱難推進。
    從九月二日至九月八日,大乾軍三路大軍同步推進,快速掃清沿途障礙,逐步逼近西夏的三道防線,西北的戰局愈發緊張。
    關勝率領中路軍一路北上,沿途遭遇多股西夏小股敵軍襲擾。
    這些敵軍依托地形,采取遊擊戰術,試圖拖延大乾軍推進速度。
    關勝采取速戰速決策略,遇到襲擾時,立即派出騎兵分隊迂回包抄,殲滅敵軍主力。
    同時留下少量兵力清掃殘敵,主力繼續推進。
    短短六天內,關勝部便肅清了懷州至韋州沿途的所有據點,殲滅敵軍萬餘人,繳獲的糧食堆滿了臨時補給點,此時的韋州城,已近在眼前,大乾軍的先頭部隊甚至能看到韋州城牆上的西夏旗幟。
    孫安率領東路軍穿越固原山地,這裏山高穀深,道路狹窄,西夏軍在此設置了少量哨所。
    孫安部采取夜間突襲戰術,趁著夜色拔除哨所,悄無聲息地穿越山地。
    九月八日,部隊終於抵達黃河東岸附近,遠遠能看到西岸鳴沙河渡口的西夏軍碉堡輪廓,碉堡上的旗幟隨風飄揚,床弩與投石機的身影隱約可見。
    孫安立即下令部隊隱蔽,派出斥候勘察渡口地形與西夏軍布防,士兵們開始就地挖掘戰壕,準備與西夏軍展開對峙。
    郝思文部在商隊向導的帶領下,避開西夏軍的偵察範圍,先過會州,再渡黃河支流,最後穿越一片廣袤的沙海。
    沙海中風沙彌漫,能見度極低,士兵們常常需要用布條蒙住口鼻,在沙丘中艱難跋涉。
    同樣在九月八日,部隊終於抵達賀蘭山腳下。
    賀蘭山山勢陡峭,山口狹窄,確實是堵住西夏西逃的關鍵閘口。
    官兵們望著陡峭的山口,心中明白,隻要守住這裏,西夏軍就再也沒有西逃的退路。
    郝思文立即下令在山口兩側構築防禦工事,架設連弩與轟天雷,以及攜帶的小型火炮。
    至九月八日,大乾軍三路大軍已完成對西夏三道防線的外圍包圍。
    關勝部逼近第一道防線韋州,孫安部抵達第二道防線鳴沙河對岸,郝思文部扼守賀蘭山,切斷西夏西逃退路。
    西夏依托三道黃河防線雖仍在抵抗,卻已陷入大乾軍的合圍之中,一場決定西夏最終命運的攻堅戰,即將在黃河之畔打響。
    同時,種冽防線前移,從函穀關,挪到了鳳翔府。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