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靈州詔安
字數:4094 加入書籤
九月十一日,孫安率領中路軍抵達靈州郊外,靈州是西夏第二道防線的核心據點,依托黃河與鳴沙河構建防禦。
孫安並未急於進攻,而是采取威懾施壓的策略,試圖瓦解守軍的意誌。
大乾軍士兵們在黃河東岸快速挖掘戰壕,將百十門火炮、上千架投石機整齊排列,炮口與投石機的方向,全部對準西岸的靈州碉堡。
每日清晨,孫安都會下令發射幾發炮彈,炮彈精準地落在靈州碉堡附近,炸起漫天塵土,卻不刻意攻擊守軍,這是在向西夏軍展示大乾軍的火力,傳遞隨時可發起總攻的信號。
同時,偵察兵乘著羊皮筏子,悄悄靠近西岸,摸清西夏軍的布防情況,為後續進攻做準備。
西岸的西夏士兵趴在碉堡裏,看著東岸密密麻麻的大乾軍營地,看著那些黑洞洞的炮口與投石機,心中滿是恐懼。
“你說這仗還能打多久?”一名士兵小聲問身邊的同伴,“大乾軍連韋州都拿下來了,咱們靈州能守住嗎?”
同伴沉默不語,隻是緊緊攥著手中的武器,眼神中充滿了迷茫,他們早已沒了最初的鬥誌,隻剩下被迫抵抗的無奈。
九月十五日,關勝在攻克韋州後,又率軍拿下鳴沙城,隨後順著黃河南下,推進至靈州附近。
至此,關勝部從北、孫安部從南,對靈州形成了南北夾擊之勢。
西夏第二道防線的壓力瞬間倍增,守軍不僅要麵對東岸的孫安部,還要防備北麵關勝部的進攻,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困境。
此時的西夏,第一道防線崩潰,西逃退路被封,第二道防線又遭夾擊,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投降論調愈發高漲。
而大乾軍則士氣如虹,步步緊逼,距離徹底平定西夏,僅有一步之遙。
九月十三日,靈州城內的西夏守軍仍在與大乾軍隔河對峙,關勝卻已開始布局“攻心”。
他親筆寫下《勸嵬名察哥投降書》,字裏行間沒有威懾,隻有實打實的誠意。
信中明確承諾:“詔安部隊可保留建製,官兵不殺不辱,願回家者發放路費,絕不追究過往戰事責任。”
寫完後,關勝特意挑選一名此前被俘、對大乾軍有好感的西夏士兵,讓其將勸降書傳遞給靈州城內的嵬名察哥。
這名士兵揣著勸降書,冒著風險回到靈州,將信親手交給嵬名察哥。
嵬名察哥展開信紙,逐字逐句閱讀,作為西夏惠宗李秉常之子、崇宗李乾順之弟,他在西夏宗室中一直備受排擠,權力被李乾順削弱,如今李乾順被俘,他雖暫掌靈州兵權,卻深知西夏大勢已去。
勸降書中的承諾,讓他心中第一次泛起動搖的漣漪。
若接受詔安,不僅手下官兵能保住性命,自己或許也能擺脫宗室鬥爭的漩渦。
為徹底打消嵬名察哥的顧慮,九月十四日,郝思文親自趕赴靈州,與嵬名察哥當麵談判。
談判桌前,嵬名察哥最關心的仍是安全。
“我若率部詔安,大乾真能保證我與族人的安全?不會秋後算賬?”
郝思文當即起身,鄭重說道:“大乾說話算話,絕不食言!不僅保障你的安全,還會讓你為黨項族人做事,就像此前歸附的契丹蕭幹,如今仍在為大乾治理契丹故地,備受重用。”
這句話徹底擊中了嵬名察哥的內心。
他看著窗外奔騰的黃河,想起這些年在西夏宗室中受的委屈。
李乾順掌權時,處處提防他,將他調離中樞,派往靈州駐守,如今西夏危在旦夕,宗室成員要麽逃亡,要麽觀望,根本沒人顧及他與靈州守軍的死活。
“為黨項族人做事”的承諾,讓他看到了比死守靈州更有意義的出路,與其讓手下官兵白白送死,不如接受詔安,為黨項族保留一絲生機。
接下來的兩天,嵬名察哥沒有立即表態,而是一邊暗中觀察手下將領的態度,一邊與心腹溝通。
他發現,多數將領早已厭倦戰爭,之前嵬名令公兵敗,李乾順禦駕親征再次兵敗,再加上西夏的靠山遼國亡國,他們早就沒了心氣。
靈州被圍多日,糧草日漸短缺,士兵們也是在私下抱怨不斷,不少人甚至偷偷與對岸的大乾軍聯係,詢問投誠流程。
隻有少數頑固派將領,仍抱著“與靈州共存亡”的想法,試圖堅持抵抗。
九月十八日,嵬名察哥召集靈州麾下所有將領,在議事廳內宣布自己的決定。
“如今西夏已無退路,繼續抵抗隻會讓更多弟兄送命。”嵬名察哥坐在主位上,語氣堅定,“我已決定接受大乾詔安,既能保弟兄們性命,也能為黨項族留條後路。”
話音剛落,幾名頑固派將領立即起身反對。
“將軍!我們是西夏的臣子,豈能向大乾投降?寧可戰死,也不能丟了黨項人的骨氣!”
其中一名將領甚至拔劍拍案,情緒激動。
嵬名察哥早已料到會有反對聲音,他當即示意身邊的親兵上前,將頑固派將領的武器繳下,厲聲說道:“眼下形勢,接受詔安是唯一的生路!若再有人阻撓,休怪我不念舊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看到嵬名察哥態度堅決,且多數將領本就傾向詔安,剩下的人也不敢再反對。
“願聽將軍號令!”將領們紛紛單膝跪地,表態支持詔安,靈州守軍的內部共識,就此達成。
九月十九日清晨。
靈州城頭上突然響起一陣鼓聲,這是嵬名察哥與大乾軍約定的信號。
城內的西夏守軍們放下武器,排列成整齊的隊伍,等待大乾軍接管。
百姓們也湧上街頭,看著這一刻,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嵬名察哥身穿便服,站在城門樓上,親手將靈州城門的鑰匙交給趕來的郝思文,正式宣布全體官兵接受詔安。
隨後,大乾軍開始對靈州守軍進行改編。
願意繼續參軍的,編入大乾軍序列,享受與大乾士兵同等的待遇。
願回家的,由大乾軍發放路費與身份證明,護送他們安全返鄉。
整個改編過程井然有序,沒有絲毫衝突。
同日,孫安麾下的官兵們,乘著靈州百姓支援的木船,順利渡過黃河,接管了靈州的防禦工事。
曾經作為西夏第二道防線核心的靈州,如今徹底落入大乾軍手中,西夏的第二道防線也隨之徹底瓦解。
更令西夏朝野震動的是,就在靈州詔安的同一天,楊金豹與楊誌率領一萬五千人大軍,日夜兼程,奔至興慶府城下。
當大乾軍的旗幟出現在興慶府的城牆外時,城內的百姓與守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興慶府的門戶已洞開,大乾軍兵臨城下,西夏的滅亡,似乎已近在眼前。
此時的興慶府,就像一座孤立無援的孤城,麵對大乾軍的步步緊逼,再也沒有了抵抗的底氣。
喜歡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請大家收藏:()水滸:開局買下梁山,造反不招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