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搭棚、掛號、義診
字數:4684 加入書籤
整個村長家門口瞬間變成了熱火朝天的工地,效率之高,讓林太平都有些咋舌。
當然,也有不少好事的村民,依舊按捺不住好奇,選擇跟著林太平和秦依依去下一家。
主要是想親眼看看這位小神醫,是否真有那麽神乎其技。
林太平和秦依依在幾位村民的引領下,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家、再下一家。
這兩家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都是臥床不起、病情拖延已久的重患。
一家是位老婦人,高燒不退,咳喘不止,痰中帶血,氣息奄奄。
另一家則是個壯年漢子,腹痛如絞,麵色蠟黃,已經幾天水米未進。
秦依依顧不上休息,立刻投入救治。
她神情專注。
手法嫻熟。
望聞問切。
施針用藥。
有條不紊。
林太平則在一旁,充當最堅實的後盾。
或是幫忙按住病人。
或是傳遞工具。
時而看看那些跟著看熱鬧的人群——
不動聲色地再次開啟了“堪魔之眼”。
視野中跳動著的大多是白色火焰。
偶爾夾雜著幾簇灰色。
依舊沒有發現代表罪犯的黑色火焰。
在秦依依精妙的醫術和醫用內力的雙重作用下,老婦人的高燒漸漸退去,咳喘平息。
那壯年漢子劇烈的腹痛也很快緩解,臉上恢複了血色。
當秦依依寫下藥方,叮囑完注意事項後,這兩家人的感激之情,絲毫不亞於牛家。
他們同樣想要傾囊相贈,依舊被林太平微笑著婉拒了。
半個多小時後,當林太平和秦依依再次回到村長家門口時,一個雖簡陋但足夠遮陽擋雨的棚子,已經穩穩地搭了起來。
幾張擦拭幹淨的方桌拚在一起。
上麵鋪著幹淨的粗布,旁邊擺放著幾條長凳。
桌子一端放著紙筆和墨塊,還有一碗清水用於研墨。
棚子下已經坐了不少等待的村民,手裏都拿著寫有數字的、用粗糙黃紙或草紙裁成的“號碼牌”。
棚子外樹蔭下,也三三兩兩地坐著一些拿著號碼牌的村民。
雖然臉上帶著病容或焦慮,但秩序井然,低聲交談著,目光不時投向通往村中的小路。
看到林太平扛著金箍棒、護著秦依依的身影出現,所有村民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林捕頭回來了!小神醫回來了!”
“快!讓讓!讓林捕頭和小神醫過去!”
“排好隊!別亂!按號來!”
人群自發地分開一條通道。
林太平和秦依依在眾人的注視下,走到棚子中央的桌子後麵坐下。
“辛苦各位鄉親久等了。”
林太平朗聲說道,聲音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
“現在開始叫號!依依,你準備好了嗎?”
秦依依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
小臉上帶著醫者的專注和認真,眼神清澈明亮。
“嗯,老大,開始吧!”
“一號!”
林太平拿起桌上一張寫著“壹”字的粗糙號碼牌,對著人群喊道。
一個四十多歲的婦人立刻拿著同樣的號碼牌,激動地小跑上前,坐在桌子對麵的凳子上,神情緊張。
“小神醫,林捕頭,我……我這幾天總是心慌,胸口悶得慌,晚上睡不好覺……”
秦依依示意她伸出手腕,三根纖細的手指輕輕搭上脈搏,閉目凝神。
片刻後,她睜開眼,又仔細詢問了幾句症狀和生活習慣。
然後拿起桌上磨好的墨,和一支略顯粗糙的毛筆,蘸墨,在紙上飛快地書寫起來。
娟秀而工整的小楷,躍然紙上。
藥名、分量、煎服方法寫得清清楚楚,字跡清雅,帶著一種特有的韻律感。
看得圍觀的村民嘖嘖稱奇。
“大娘,您這是思慮過度,心脾兩虛,氣血不足。”
秦依依將藥方遞給婦人,聲音溫和。
“按這個方子抓藥,三碗水煎成一碗,早晚各一次。平時放寬心,少操心勞累,慢慢調養就會好的。”
婦人如獲至寶,緊緊攥著藥方,連聲道謝。
“二號!”
這次上來的是個五十多歲的漢子,扶著腰,一臉痛苦。
“小神醫,我這老腰疼了好幾年了,刮風下雨疼,幹活累了更疼,像針紮一樣……”
秦依依讓他趴在旁邊臨時搬來的長凳上,掀開後背的衣服。
她觀察了一下疼痛的部位,又用手按壓了幾處穴位,漢子疼得齜牙咧嘴。
秦依依心中有數,取出銀針。
手法快而穩,幾根銀針精準地刺入腰陽關、腎俞、大腸俞等穴位。
指尖撚動,注入溫和的內力。
不過片刻功夫,漢子緊皺的眉頭就舒展開了。
他驚訝地扭了扭腰:“哎?神了!真沒那麽疼了!暖暖的,舒服多了!”
“這是寒濕阻滯,經絡不通。我給您開了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藥,配合針灸效果會更好。以後注意腰部保暖,別太勞累。”
秦依依一邊起針,一邊叮囑道。
漢子千恩萬謝地下去了。
“三號!”
“四號!”
……
時間在有條不紊的叫號、問診、施針、開方中悄然流逝。
棚子裏外坐著的村民越來越少。
拿著藥方、帶著輕鬆笑容離開的村民越來越多。
每一個被秦依依妙手診治過的村民,無不對她精湛的醫術和溫和的態度讚不絕口。
俗話說愛屋及烏。
村民們離開時,都覺得秦依依旁邊的林太平,也有些和藹可親了。
就連林太平那柄靠在桌邊的“如意金箍棒”,似乎也收斂了猙獰,有種守護的味道。
村民們看向林太平的目光,充滿了感激。
“林捕頭仁義”“林捕頭是咱們的好捕頭”之類的話語,不絕於耳。
看著一個個愁容滿麵而來、帶著希望和笑容離去的村民,看著秦依依雖然疲憊卻閃爍著滿足光芒的小臉,林太平心中也充滿了成就感,臉上露出了由衷的開懷笑容。
這感覺,比賺了幾千兩銀子還要舒坦!
就是功德點一毛都沒有漲。
當有村民拿出或多或少的銅錢、碎銀作為診金酬謝時,林太平總是擺擺手拒絕了。
說真的,他現在不差這點小錢。
沒必要像那些貪官汙吏一樣,抱著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心態,與民爭這點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