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清風宗韓束兒
字數:4034 加入書籤
韓束兒自幼家貧,八歲個頭還沒人家五歲的孩童高,母親又得了癆病,幹久了農活就喘。父親韓三平看著娃子日漸瘦弱的身板,咬著牙留下孤兒寡母離開了家,去了附近大縣城打些短工。在外麵風餐露宿,半年回一次家,把賺到的打工錢丟下,又趕往縣城。
這日韓三平看到一大群人在縣城一處大宅子門口圍觀,打聽了半天,才知道有道門招收童子,幫助山門打雜。韓三平鶴立雞群一樣和一群半大的孩子擠成一排,想去詢問情況,邊人戳戳點點,羞的眼珠一直看著鞋麵走。排了一午,輪到了自己,主試官是個慈眉善目的老道,看到韓三平,撲哧笑了起來。
“這位善主,清風宗招收打雜童子,你年齡太大了,還是去別的宗門試試吧!”
韓三平支支吾吾,憋了變天終於開口。
“仙長大人,俺家窮,娃勤快,啥活兒都做。隻要有口飯吃,能送來不?”
“胡鬧!清風宗又不是慈善機構,哪能隨便招人。快走開,下一個!”老道不耐煩了,就要轟人,哪知道韓三平撲通就跪下了。
q網唯f一,其他都d是盜版
“仙長大人,俺家遠,孩子沒帶來,娃一天天瘦下來,您就可憐可憐收留吧。”
排在後麵的孩童們催的緊,要去報名,前麵這漢子卻賴著不起身,老道看著這位漢子能為孩子著想,不忍心再趕走,說道:“你以為隨便誰家的孩童,清風宗就收留,那需要有仙根的底子才行。這樣吧,此次清風宗招收打雜童子名額不少,我要在這縣城呆三天,你要是能帶著孩子及時趕來,通過了測試,這名額裏麵給你娃留一份。”
韓三平千恩萬謝,扭頭就往家方向跑。怕耽誤了時間,一路都不敢歇息。還好,半路碰到同村的韓二駕著馬車去縣城辦事,韓三平把打了仨月的工錢硬揣給了韓二,馬車轉了頭往村子裏趕。
韓三平跑回家,沒找到韓束兒。又往自留地裏去尋,剛好韓束兒在幫他娘幹農活。跟老婆說了大概後,拉著韓束兒就跑到村頭。
韓二也算仗義,在村頭等了,見到爺倆來了,趕忙催。爺倆跳馬車後,韓三平心才算落了地。
到了縣城,天色已晚,人家清風宗報名處老早關了門。爺倆就在大宅子門口坐下了,韓三平從懷裏掏出麵窩窩掰成兩半,大的一半給了韓束兒,韓束兒也餓了,拿起來就啃。就這樣爺倆迷迷糊糊靠了一夜,等到天明。大宅子大門吱呀呀打開了,還是昨天的老道,在指揮倆壯漢搬著桌子出來,看到老道,韓三平趕緊帶著兒子過去打招呼。
老道記性還算不錯,一眼就認出了韓三平,笑嗬嗬說別急別急,等把椅子放好後,就讓韓束兒伸出左手,然後憑空摸出來個圓盤。
這爺倆哪見過這陣勢,莫非仙長會變戲法。還沒來及多想,道長就吩咐韓束兒把手掌貼圓盤。韓束兒抬頭看了看爹,韓三平趕緊點頭,小家夥掏出來瘦弱的右手就要放去。
“另一隻手!”道長樂了,這孩子左右不分。
韓束兒慌忙換了左手,放在圓盤,隻見圓盤飛速旋轉起來,最後分出四根指針,指向各處。
“可惜了,是個四靈根,這孩子靈根太差!”
一聽說孩子差,韓三平心中咯噔一下心髒亂跳起來。
“這樣吧,清風宗缺少多名采藥的童子,老夫就做回主,收了這孩子,一會兒你們收拾收拾,孩子留下吧,你看行不行?”老道抬頭問了問韓三平。
父子二人千恩萬謝,這還要怎麽收拾,韓三平掏出來十幾枚大錢和兩塊麵窩窩,就往孩子兜裏塞。
兩天後,韓束兒在他爹的目送下,跟著馬隊去了清風宗。
老道是清風宗外門外聯管事,法號炫清道長,安排了韓束兒到了外門靈藥房,又跟靈藥房管事炫燁道長打了招呼,韓束兒就做了炫燁道長的弟子,這一做就是三年。
這天天不亮,炫燁道長就把幾十名酣睡的藥童喊起來。
“娃娃們呐!最近靈藥宗部分靈藥斷了貨,催咱們催的急。每人去膳食房領了半個月的口糧,然後帶藥簍和藥鋤,前往藍琅山采藥。藥單子都在藥簍裏麵,但大家切記,不足五年的別采,都清楚了嗎!”炫燁道長問道。
“知道了!”幾十名采藥小童子住在一個大通鋪裏,異口同聲地喊起來。
像這種半夜就喊起來幹活的情況,三年來最少七八次,大家都習以為常了,主要還是藍琅山比較遠,晨間采藥效果最好,所以炫燁道長才催促大家早早動身。
韓束兒迷迷糊糊去了膳食房領了半個月口糧,看樣子這次任務是采半個月靈草。然後又去了靈草房領藥簍和藥鋤,稍微看了看藥簍裏的藥單子,就和大通鋪比較要好的三個人一同出發。
這次采藥任務是收集八種五年以的靈草,三年下來也積累不少靈草知識,感覺這次任務不輕鬆。
四個人出了宗門就往藍琅山趕,剛走了半個時辰,沐小魚就一屁股坐在石頭,再也不肯起來。李蘭丘前攙扶,沐小魚耍賴躺在地。張琴音左手恰在腰盤,右手指著沐小魚直喊賴皮魚。
這三個人都是韓束兒在大通鋪結識的好友,物以類聚,四人年齡相仿,十一二歲,都是窮苦家的孩子。韓束兒能吃苦,李蘭丘穩重,沐小魚狡黠,張琴音清純。
鬧了一會兒,大家肚餓,從藥簍裏拿出了白米團子和水壺,一同吃了起來。
韓束兒見大家都吃飽後說道:“小魚,咱們要抓緊,要不今天早晨霧散盡,靈草靈性會少一些。”
“小束兒,就你勤勞,你見哪棵靈草最終歸了你,做多做少不還一個樣!”沐小魚就是不起來,但這話說的有道理,李蘭丘和張琴音紛紛點了點小腦袋。
其實,莫說這三個小童子,整個大通鋪裏的孩子們又有幾個像韓束兒一樣勤勞的,都是做盡麵子活。就說采藥,他們三個加在一起都沒有韓束兒一人采得多。為此,大通鋪裏的好吃懶做的孩童沒少揍過韓束兒。當然炫燁道長決不允許藥童們相互攻擊,所以孩子們打架都不敢下死手,頂多就是些皮下傷。
但韓束兒從小就幫娘做農活,過慣了苦日子,現在在清風宗頓頓都能填飽肚子,隔三差五還有肉湯吃,半年還有例錢,對現狀非常滿意。三年下來,吃胖了點,也高不少。所以韓束兒對同伴的打罵,從不計較,每年都拜托炫清道長給老家送例錢,雖然不多但能減輕父母的擔子,很滿意在清風宗的生活。
“你們不走,我可先走了啊!”韓束兒扛起藥簍,抓著藥鋤,想在晨霧散去前趕到藍琅山,看看有沒有收獲。見同伴都賴著不起來,韓束兒扭頭就走。
趕了兩個時辰的山路,終於爬了藍琅山的山腳,天都大亮了,好在藍琅山地勢高,晨霧散去的慢,也來不及歇息,就趁著薄薄的晨霧,開始尋找靈草來。
藍琅山是清風宗的地盤,雖說山名藍琅,其實因該算藍琅山係才對。大大小小的山脈連綿起伏,因下麵的藍琅縣城,而得了山名。
晨霧眼看要散盡,韓束兒加快了步伐,雙眼掃描山體間的灌木叢,就在前麵雜草堆裏,一棵靈草似乎在吸收薄薄的晨霧。韓束兒趕了過去,放下藥簍蹲下去還沒來及辨認,就聽到身後傳開一位年輕人的聲音。
“這棵常青草恐怕有六年份了吧,這位小哥,看你這身打扮,莫非是宗門弟子?”
韓束兒慌忙回頭看,隻見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輕人站在身後,身的衣服樣式從沒見過,正笑兮兮看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