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朕過分了嗎?大野淵

字數:3930   加入書籤

A+A-


    “砰”
    李淵剛一邁進殿內,還沒來得及看清殿中的情形,一個大腳丫子便狠狠地踹在了他的胸膛上。
    “我尼瑪,朱老四你個撲街竟然敢派人偷襲朕,幹!”
    望著李淵那如同狗吃屎般得慘樣,朱元璋再也憋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哈哈哈!讓你丫得說咱摳,這下知道得罪咱的下場了吧!世民,你可千萬別跟你阿耶學哈!”
    李世民此時哪裏還顧得上朱元璋的調侃,隻見他快步跑上前。“阿耶,你沒事吧!要不要緊?”
    “二郎,朕沒啥事,快扶朕起來,朕今兒要是不好好收拾他朱老四一頓,朕就不是武德大帝!”
    “武德大帝,就你也配?”這時,殿內由遠及近傳來了楊堅冷嘲熱諷的聲音。
    李世民聽到這聲嘲諷,怒斥道:“何方鼠輩,竟敢如此欺我父,有種你就給孤出來。”
    “嗬嗬!還真是個孝順的“好兒子”啊!隻是你當初為何要發動玄武門之變呢!”
    李世民臉色瞬間變得鐵青,握著劍柄的手青筋暴起,雙眼如利刃般射向聲音傳來的方向。
    楊堅緩緩從殿中走出,神色冷峻,目光中滿是不屑與審視,直視著蹲在地上的李淵父子。
    李淵望著記憶中那熟悉的身影,瞳孔微縮,身體更是不由得顫抖起來。“你……你……怎……麽來了?”
    “哼!大野淵,你可真是長進了,現在連一聲姨父都不願意叫了!”
    “不……不是,淵兒多年未曾與姨父相見,一時激動,竟忘了禮數,望姨父恕罪!”李淵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可那笑容比哭還難看。<的鴻門宴,主菜還是他娘的李淵牌竹筍炒肉。
    至於為何李淵如今身為大唐皇帝,為何還會如此懼怕楊堅。
    無他,隻因他從小喪父,被楊堅帶在親自身邊教導。楊堅對他而言,如師如父罷了!
    李世民一聽李淵竟叫眼前這人為姨父,心中便明白是誰了。
    然而雖然明白,但身為人子他不得不為自己父親爭口氣。
    隻見他拱手道:“隋文帝,雖然你是我阿耶的姨父。但我阿耶如今貴為我大唐開國皇帝,剛才你那一腳未免太過分了吧?”
    “是嗎?朕過分了嗎?大野淵!”楊堅冷眼盯著李淵。
    “隋文帝,若你不給我阿耶一個交代,那就別怪……”
    未等李世民講話說完,便被李淵粗暴的打斷道:“逆子,你給朕閉嘴!若再敢多言,朕就剁了你!”
    “阿耶!”
    “住嘴!”
    楊堅冷笑道:“大野淵,你還真夠威風的,在朕麵前都敢稱朕了哈!”
    李淵聽到這話,臉上一陣白一陣紅,趕忙陪著笑說道:“姨父,淵兒絕無冒犯之意。
    在您麵前,淵兒永遠是那個被您用棍子收拾的大野淵,哪敢稱朕啊!不過是習慣成自然,一時說錯了話。”
    “好一個習慣成自然,看來你這大唐皇帝做得倒是挺自在的啊!
    隻是不知你心中可有幾分對我楊家,對你那信任有加的表弟有幾分愧意呢?”
    李淵臉上一陣滾燙,羞愧之情溢於言表,頭也不自覺地低了下去。
    他囁嚅著,聲音小得像蚊子哼哼:“姨父,淵兒……淵兒心中自然有愧。
    當年大隋氣數已盡,天下大亂,淵兒也隻不過是順應民心,才起兵反隋。
    可即便如此,淵兒從未忘記您和表弟的恩情。
    這些年,更是時常在夜深人靜時,想起往昔您的教導和表弟的情誼,心中滿是自責與悔恨。”
    李世民站在一旁,看到父親如此低聲下氣,心中一陣絞痛。
    他緊攥著拳頭,額頭上青筋暴起,嘴唇微微顫抖,幾次欲言又止。
    終於,他還是忍不住向前跨出一步,大聲說道:“阿耶,您貴為大唐天子,何須如此自貶!
    當年之事,天下人都知是大勢所趨,並非您有意背叛!”
    李淵臉色驟變,驚恐地看向李世民,喝道:“二郎,你還不住口!想陷阿耶我於不義嗎?”
    楊堅卻擺了擺手,目光依舊緊緊盯著李淵,冷聲道:“讓他說,我倒要聽聽,這大唐太宗能說出什麽冠冕堂皇的理由。”
    “隋文帝,我敬重您是前輩,也理解您心中的怨恨。但當年隋朝末年,苛政猛於虎,百姓苦不堪言,各地起義不斷。
    我父親舉兵起義,實是為了拯救天下蒼生,結束亂世。這江山易主,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並非我父親一己之私。”
    “民心所向?大勢所趨?若不是阿摩性子急了,最終被你們幾大世家聯手算計,豈會落得如此下場!”
    楊堅死死盯著李世民,眼中滿是不甘與憤怒,“當年我大隋結束亂世,百姓才剛有了安穩日子。
    阿摩雖有些急功近利,可本意也是想讓百姓脫離世家剝削,讓天下更快地繁榮昌盛。
    他開運河、征高句麗,哪一件不是為了大隋的千秋萬代?
    可你們倒好,為了自家利益,趁機蠱惑人心,煽動百姓,扯起反旗,將我大隋的心血毀於一旦,這也叫順應民心?
    還有你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這又是為何?莫不是也為了你口中所謂的天下蒼生?”
    李世民麵色凝重,拱手道:“隋文帝,我明白您對大隋的感情,也理解您的憤怒。
    但曆史的走向並非一人之力可以扭轉,大隋末年的局勢已然積重難返。
    開運河雖有長遠之功,可在當時,百姓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大量青壯勞力被征調,農田荒蕪,家庭離散,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征高句麗之戰,更是讓無數家庭失去了頂梁柱,百姓怨聲載道。
    在那樣的情況下,百姓渴望能有新的生活,能不再受如此沉重的苦難,我父親順應的正是這股民意。”
    “至於你剛才提及的玄武門之變,我不做任何辯解,因為確實是我錯了!”李世民聲音沉重,臉上滿是痛苦與愧疚。
    “是我李世民為了自己一家老小的安全,還有我心中滋生的野心,才做出了那等骨肉相殘之事。”
    楊堅聽著李世民的話,眉頭漸漸鬆開,眼中的怒火也慢慢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思索。
    許久過後,他緩緩說道:“淵兒,你確實生了個好兒子,起來吧!我們進屋說吧!”
    喜歡開局:從揍朱元璋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局:從揍朱元璋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