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未必瞧得上我呢
字數:3761 加入書籤
“娘娘,景內官果然連夜去昭慶殿了,想來是皇上要召於嬤嬤問話。”
綠柳輕手輕腳邁進書房,壓低了聲音回稟。
自皇上離開後,孟姝便一直臨窗站著。聽到回話,她抬手將指尖那張寫著 “慶知翡” 三字的字條拈起。宣紙薄如蟬翼,被她輕輕湊向燭台,橘紅的火舌舔上字跡,瞬間將那三個字蜷成焦黑的灰燼,簌簌落在一旁的炭盆裏。
綠柳用銀箸撥了撥冷灰,低聲問道:“娘娘,憑著兩幅畫,眼下咱們隻讓皇上對慶國公府大小姐的身世起了疑,這真的會牽連到慶嬪嗎?”
“本就沒指望一朝一夕便能成事。眼下在他心裏種下一點點疑心,也足夠了。”
疑心這東西,一旦生了根,就會順著縫隙往深裏鑽。
孟姝轉過身,月光透過窗欞落在她臉上,一半明一半暗,“況且,於嬤嬤當年貼身照顧慶知潼那麽多年,有些事,或許她早有察覺,隻是沒說罷了。”
她說著走回到書案前,提筆蘸墨,筆鋒筆鋒帶著股少見的淩厲,宣紙上很快落下三個字。
曲清歌。
這是曲婕妤的閨名。
......
於嬤嬤從昭慶殿一路過來,心裏始終有些忐忑。
此刻她跪在福寧殿冰涼的金磚地上,能清晰感覺到皇上周身散出的冷意。
許久,上方才傳來一聲問話:“知翡的心悸之症,於嬤嬤可還記得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
何醫正一刻鍾前剛離開,禦案上放著慶昭儀五月初的脈案,上麵寫著“政和二年五月初七,主訴:慶嬪娘娘夜寐不寧,心脈悸動,偶發氣短。切診:......脈細弱而數,寸脈尤甚,重按則散,時有歇止......辨證為心氣虛損,兼夾寒瘀”。
但何醫正也照實回稟,心悸之症,表象極易偽裝。
隻需在脈診前故意屏息凝神,再掐著時辰露出幾分氣促之態,便能哄過尋常醫官的眼睛。
“回皇上,慶嬪娘娘自幼體弱畏寒。奴婢記得很清楚,心悸的症狀是七歲那年患上的。”於嬤嬤斟酌著回道。
不等皇上再問,她繼續解釋:“奴婢之所以記得,是因那年她...與大小姐起了爭執,暈倒在了梅園,醒來後就患上了心悸的症狀。大小姐也一直因此懊悔,平日裏對二小姐總多幾分謙讓。”
“知潼與知翡一母同胞,性子容貌卻是大不相同。”皇上忽然抬眸,目光落在她身上,“嬤嬤起來答話。”
於嬤嬤不敢有半分懈怠,扶著冰涼的金磚緩緩起身,依舊躬著腰。
她隱約感知,真正的盤問,此刻才剛剛開始。
小半個時辰過去,殿內隻聞皇上偶爾的發問與於嬤嬤低低的應答。
隨著皇上的話鋒輾轉,於嬤嬤思緒起伏,像是再回到了從前在慶國公府的日子。
又隔了許久,直到皇上徹底沉默,漏刻的滴答聲在殿內格外清晰。她終於下定決心,噗通一聲跪在地上,抬頭時眼眶裏蓄滿了渾濁的眼淚。
試探著道了一句:“皇上,奴婢這些年總想起大小姐活著的時候,那年她夜裏突發急症去的急,可如今細細回想,處處都透著詭異......”
話未說完,她便埋下頭。
......
皇宮外,位於永昌坊的韓都督府邸。
下半晌,震北侯夫妻與宋家、沈家兩位夫人持帖來訪。韓老夫人攜孫女淑儀在前廳接待了小半日。此刻夜深人靜,偌大的府邸燈火通明,因少了人聲,到處都是一片空落落的寂靜。
韓老夫人晚食時用了兩盞酒,由素勤扶著胳膊,慢慢踱到內院的涼亭裏歇腳。晚風卷著桂花香掠過亭柱,吹得她鬢邊的銀絲微微動。
“老夫人,”素勤鋪了層軟墊,扶著她在石凳上坐下,忍不住道:“京城裏瞧著哪兒都好,金磚鋪地,畫棟雕梁的,就是這宅子太大了,夜裏走起來腳底下都發空,怪冷清的。”
韓老夫人聞言微微笑了笑,眼角的皺紋裏盛著點淡愁。
她抬眸望向夜空,月被雲遮了大半,星子稀稀拉拉的,遠不如北疆的夜好看。
想到動身來京城前,兒子說的那番話,韓老夫人抬手,“去,把淑儀叫來,我有話要跟她說。”
韓淑儀剛練完一套拳,渾身汗津津的,還沒來得及換衣裳就被勤姨匆匆帶了過來。
“祖母。”她斂了斂氣息,屈膝福身行禮,動作雖快卻也沒出一點錯。
自兩歲起便養在韓家,她知曉自己的身份是韓家的義女,可對這位將她一手帶大的老夫人,心底裏始終存著敬重。
“我與你父親,也不想讓你入宮。”韓老夫人拍了拍石凳,示意她坐下,“但在慈寧宮宴上,皇上非但沒有怪罪你失禮,反倒說了一句‘率真’,太後更賞了支赤金鑲珠的鳳......”
韓淑儀急道:“孫女不想入宮,那裏四四方方的,才待了幾個時辰便覺著憋悶。再說!皇後娘娘瞧著是在對著我笑,眼底裏卻沒半分熱乎氣,指不定在心裏怎麽想呢。”
韓老夫人也不抑著她的性子,等她把話說得差不多了,才緩緩開口,“不入宮自然不入宮的法子,你父親瞧著沈家二郎不錯,性子也穩當,有心將你許給沈家。你若點頭,明日我就讓素勤去沈家透個信兒,趕在宮裏頭的旨意下來前,把這門親事早早定了。”
“沈宜川?”韓淑儀像是聽到了什麽稀奇事,英氣的眉毛擰得更緊。
“孫女不願意,他木木呆呆的像塊石頭!”
她想起上回兩人並肩圍獵,對方統共就說了三句話——
‘風大’
‘路滑’
‘前麵有鹿’
韓淑儀忍不住打了個寒噤,飛快地搖起頭,話也說不下去了,索性蹲下身,像小時候受了委屈那樣,把臉埋進韓老夫人膝頭的軟緞裙擺裏,悶悶地哼了一聲。
老夫人抬手撫著她汗濕的發,歎了口氣。
忽然,她像是想起什麽,沉聲告誡:“皇上即便真要下旨,也不會急在這一時。你若實在看不上沈家二郎,咱們再挑別人,京城裏的世家子弟車載鬥量,總有合你眼緣的。
但你父親,絕對不會同意你和那個臨安侯府的家奴湊到一塊!”
韓淑儀驚得一怔,耳尖也泛了紅,可想到那人,她沉默了會兒,悻悻地垂下眼。
她嘴唇動了動,帶著點說不清的委屈和自嘲:“祖母真是高看孫女了,人...也未必瞧得上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