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老家屬院
字數:2422 加入書籤
我和盛冬上了車,核對了手機尾號,係好安全帶後,後座的車載屏幕滾動播放著縣博物館的瓷器和金銀器特展廣告。
出租車駛過護城河時,沿岸楓香樹正由橙轉絳。
司機小哥降下一截車窗介紹:“這半個月最好看,攝影協會的都來蹲落日。”
我接過話來:“我小時候這裏有個臨河公園,每年植樹節都來參加造林活動,3個同學挖一個坑,我們小時候比較淘氣,往往挖上一兩鍬,就開始對打追逐。”
小哥問道:“大哥也是y縣人?哪裏畢業的?”
“對,就是縣城一中,初高中都在這裏讀的。”
“一中是重點校,大哥學習好!看來是去了大城市讀書,我是七中的,高中成績不好,考了個大專,您看現在隻能在縣城轉悠,沒啥大出息。”
我安慰他沒事,人生又不是隻有學習一條路,隻要有夢想,怎麽都會實現的。
我一直承認自己過的不咋地,隻是又無比相信未來會更好,這種割裂的烏托邦思維可能是小時候雜書看多了的結果。
盛冬在高鐵上已經問過我徐闖的一些資料,他前年從海外回來,據說跟做雇傭兵的朋友一起做生意。
盛冬此刻靜靜看著手機屏幕,對周圍一切都不甚關心。
以我對他的了解程度,雙手虛握,眼睛半閉的時刻就是他開始全力釋放腦力尋找線索。當他拿出金屬推牌時,就是有了頭緒開始推演。
而現在這個狀態則是攫取信息,不做判斷的前期表現。
等紅燈時,旁邊的農貿市場擺著一排宣傳易拉寶,上麵寫著:掃碼下單滿100元立減30等等。
司機小哥說每隔半年一年的,都會有個生鮮配送app在全縣城菜市、超市做活動,據說配送時間比省會還短10分鍾。
拐進我家所在的家屬院時,我讓小哥停車,我倆直接走下來拿好行李箱。
我爸爸退休前在城建集團工作,這個集團在y縣有個分公司,算是國企待遇,我媽媽是會計,所以我家一直住在這個家屬區,在縣城算是條件不錯。
當然這些年這一片也沒落了,跟商品樓的物業管理沒辦法比。
盛冬倒是第一次來類似的環境,平時波瀾不驚的臉上,此刻睜大眼睛環顧周圍,有點好奇。
外牆紅磚表麵爬滿深褐色的藤蔓,夏天這裏的爬山虎綠到發黑,因為已經生長多年了,冬天的嚴寒隻能讓它枯萎,但每年春天都會發芽。
鑄鐵雨水管固定著防鏽環,每棟樓下都有排小倉房,部分住戶還在窗下加裝了鐵藝花架。
我家樓下空地上還有個巨大的葡萄架,纏著防寒的尼龍布,樓前晾衣繩上掛著老式格子床單和保暖秋衣。
老樓都沒電梯,我倆拎著箱子走到三樓,門上還是我今年春季回家貼的對聯。
我敲門不到5秒鍾,門鎖一響,我爸媽就出現在門口。
“爸媽,這是盛冬......”盛冬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就被我爸媽連人帶箱子讓到屋裏。
“小盛比視頻裏還英挺!”我有次在咖啡館裏跟爸媽視頻,他們見過盛冬。
“孩子坐那麽久高鐵累了吧,小武也是太冒昧,自己回來也就算了,還勞煩你跑一趟。”
我爸媽的熱情讓盛冬平時高速運轉的大腦宕機了至少10秒鍾。
我趕緊解圍,“闖子的事我們都很著急,多個人多份力量,爸媽就別客氣了。”
聞到廚房裏飄來熟悉的小雞燉榛蘑那撩人的香味,我不爭氣地咽了下口水。
“爸媽,我們先去闖子家看看,然後回來吃飯,那個,放點粉條,還有,盛冬不喝酒。”
我倆放下背包和箱子,直奔樓下。
徐闖的家也在這個小區,跟我家隔兩棟樓。
路過院裏的小賣部時,滿頭白發的宋叔看到是我,老遠就喊:“小武咋回來了?”
我含糊回道,去濱城辦事,跟同事順便回家看看。
喜歡詭案速遞請大家收藏:()詭案速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