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和靜即將成為替死鬼

字數:4568   加入書籤

A+A-


    宋同初所料,分毫不差。
    中秋宮宴上,刺客的身份信息,很快就被查了出來。
    早朝之上,大理寺卿就此案的進展,當朝上奏。
    “稟陛下,已經證實那兩人就是南蠻細作,且在京中還有一處窩點,雖然查到的時候已經人去樓空。”
    “但好在此次南蠻細作,並沒有引起大的影響。隻不過,能將奸細帶進宮,沒有位高權重的內應是不可能。”
    一時間滿廷嘩然,議論紛紛:
    “這南蠻細作跟背後勾結之人,為何舍近求遠,一定要在宮裏刺殺和樂公主呢?”
    “許是為了挑釁大乾!當著陛下跟朝中大員的麵,刺殺了忠烈之後,豈不是更能滅我大國威風?”
    “現在刺客被殺,其餘細作都跑光了,重中之重卻是要將那幕後勾結之人挖出來,否則就是朝廷的巨大隱患!”
    一時間,揪出幕後之人成了大事。
    眾官議論紛紛,隻有楚風吟站在其中,沒有發表意見。
    眼見著太子的人,竟將那兩個刺客,徹底打上了南蠻細作的標簽。
    不禁心頭一跳!
    那兩人是他安排的,自然知道跟南蠻沒有絲毫關係。
    眼見著事情朝著可能,不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
    楚風吟微微側頭,朝著身後的一名官員使了個眼色。
    對方心領神會,見縫插針轉移話題道:
    “現在京兆府不是關了一位,與此案有關的人嗎?先是宮裏刺殺和樂公主,後麵在宮外殺宋家其他幾位子女,這中間會沒有關聯嗎?”
    ……
    下朝後不久,一直關注此事的季貴妃,也收到了消息。
    再不敢心存僥幸,來到了慈寧宮,跪在了太後麵前。
    “太後娘娘,那兩人怎麽可能是細作?背後定是有人推波助瀾,目的也不是害我,肯定是想要害靖宇啊!”
    太後雖支持正統儲君,可三皇子皇甫靖宇,到底也是親孫子。
    而且那日中秋,太子獻術士,毒害皇帝身體的事,目前也隻是隱而未發。
    “臣妾死不足惜,靖宇最是敬重您,這樣的無端之禍,您一定要想想辦法幫他呀!”
    季貴妃聲淚俱下,許是情緒激動又提到了過世不久的皇甫錦兮:
    “當日,錦兮好端端在營地,卻莫名其妙出現在皇陵蛇窟。此事絕對不是巧合!臣妾隻是苦無證據,卻敢肯定一定跟宋同初有關!”
    “錦兮還那麽小,就是因為招惹上了宋同初,才落得個慘死的下場。宋同初那個命格,生來就是克咱們所有人的,克大乾江山!”
    季貴妃字字泣血,卻也叫太後眼中的寒光,漸漸凝結。
    “好了!此事哀家知道了,你且回去。”
    她言辭尋常,可語氣卻是不容置疑。
    季貴妃眼淚一收,立刻行禮恭敬退下。
    等殿內安靜下來,年過花甲的太後,終是歎息了聲。
    “太後娘娘,此事恐怕不好解決。”
    連平常不怎麽多話的新瀾女官,都忍不住問出聲。
    “太子終歸是不爭氣啊!”
    這時候卻提到太子,新瀾茫然一瞬,卻也立刻明白了背後的深意。
    若是儲君仁德,這次太後必定會睜隻眼閉隻眼。
    樂見季貴妃倒黴,甚至為了太子日後順利繼位。
    哪怕是三皇子受到牽連,太後她老人家也會站在太子這邊。
    新瀾女官不敢接話,甚至還要裝作沒聽見。
    而太後緊鎖的眉頭,還沒來得及紓解,卻聽到長公主求見。
    “母後!這事不對,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故意害和靜啊!”
    不過短短兩日,榮康長公主已經記得嘴角長泡,哪裏還有一點往日的莊重?
    即便是看到太後正麵帶倦容,按揉太陽穴,還是上前一步,急道:
    “母後,您要想辦法救救和靜!這樣下去,她是要受到杖刑的!”
    長公主沒想到,事情竟然如此不可控,不過在她的記憶裏。
    除非是母後不願意,否則世上就沒有她不能解決的難題。
    誰知,她的話音未落,一向泰山崩於前麵不改色的太後。
    卻神色一凜,語氣更是帶著揮之不去的疲憊和嚴肅:
    “可不止是杖刑那麽簡單!”
    聽到此話,長公主如遭雷擊!
    但她畢竟是長在宮裏,見多了爾虞我詐。
    隻轉念往深了一想,便臉色蒼白。
    “難道,還能叫靜兒背上通敵叛國的罪名不成?”
    此話一出,慈寧宮落針可聞!
    榮康的臉色卻在寂靜中,一點點泛白!
    “中秋宮宴上刺殺宋同初,明明是季青鸞設計的,這事難道叫我靜兒背鍋?”
    想通了背後關竅,榮康心中怒火升騰。
    “靜兒若真的被做實這個罪名,便是滅頂之災!”
    榮康心中大亂,求助看向太後。
    可在看到,太後依舊是一副不動如山的模樣時。
    長公主臉色大變,不敢置信道:
    “母後您早就猜到了?您也要將靜兒推出去做替死鬼?”
    一個季青鸞當然不算什麽,可她背後還有一位三皇子!
    長公主瞬間想到,太後這是要犧牲自己的女兒,來保護三皇子母子!
    “季青鸞她休想!”
    知道了背後的算計,榮康一掃身上萎靡,變得鬥誌昂揚。
    看向太後的眼神,難掩失望和怨懟:
    “我早該看清的,母後心中更看重的,當然是那些皇孫!”
    說完,一甩衣袖,不論新瀾女官在身後如何呼喚,還是頭也不回地走了。
    出了慈寧宮,榮康眉頭緊蹙。
    從剛剛太後無動於衷的態度來看,顯然是不準備管和靜了。
    “通敵叛國的既然另有其人,母後會睜隻眼閉隻眼,皇兄身為皇帝必然忍不了此事!”
    通敵叛國何等大事,榮康不相信,皇帝會包庇幕後之人。
    思及此,長公主一扭頭,便朝著永和殿而去。
    等榮康強行穩住心神,到禦書房求見時。
    卻見劉總管麵露難色的說道:
    “長公主,這幾日朝中大事小事堆積,陛下一時半會恐怕抽不出時間見您。”
    正說著,禦書房裏傳來朝臣的爭論聲,顯然是有棘手的問題在商議。
    事態發展迅速,榮康根本不敢再多耽誤一日半日。
    便更加挺直脊背,沉聲道:
    “無礙,本宮就在此候著。”
    她不信,這些大臣真的廢寢忘食,無休無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