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冊封巧妃

字數:2140   加入書籤

A+A-


    正德六年四月,乾清宮裏,朱厚照捏著張忠遞來的《匠戶孕婦免役疏》,朱筆在「王巧兒」三字上反複摩挲。窗外槐樹新葉簌簌,將奏折上的「鉛毒傷胎」四字切得支離破碎。案頭的「防鉛暖袖」還帶著巧兒的鬆煙墨香——那是她去年送的,袖口繡著極小的錨形紋路,說是「以錨鎮鉛,百毒不侵」。
    「陛下,」張忠弓著背,聲音裏帶著試探,「劉娘娘說,若準了這疏,後宮怕是要多些「匠作求恩」的祥瑞說法。」朱厚照挑眉,想起昨夜永壽宮的燭影,劉皇後撥弄著新得的「鳳錨」金簪,笑說:「匠女懷胎不易,咱這後宮也該添些「工器送子」的佳話。」
    未時,豹房暖閣。王巧兒扶著腰跪行大禮,孕肚將短打衣襟撐得微敞,露出裏麵的「工」字錦帶——那是她自己設計的托腹帶,內襯摻了鬆煙墨粉與艾草碎末,據《千金方》記載可「避穢氣、通血絡」。「陛下,」她的嗓音帶著金屬般的清亮,「匠人孕中驗銅,鉛毒入血如鈍刀割肉。若能免其徭役,供給防鉛之物,匠戶添丁必多,匠作傳承亦盛。」
    朱厚照盯著她腕間的「巧」字玉鐲——那是他去年賞的,鐲身刻著鬆煙墨線紋路,此刻正隨著她的動作輕晃。他忽然想起《天工開物》裏的「人生於土,成於金」,抬手命張忠取來戶部剛算好的《鐵糧轉換表》:「準奏。但需注明:孕匠免役期間,需以「繡紋驗鐵」遠程指導生產,每旬提交驗銅記錄,抵半額勞役。」
    酉時,文華殿。楊廷和的青衫沾著槐花,展開《匠戶生育成本疏》時,紙頁發出沙沙輕響:「陛下,匠戶年生男丁約三千,若全免徭役,需多支粟米萬石,相當於宣府鎮十日糧。」朱厚照掃過疏中數字,指尖落在「鐵器代糧」四字上——這是巧兒去年提的主意,用廢鐵農具折算糧稅。「楊首輔可知,」他指了指案頭的「鐵芯銅體」炮模型,「匠女每誕一匠子,未來二十年可鑄炮十門。十門炮守邊,可省糧十萬石。」
    楊廷和沉默片刻,目光落在炮管的螺旋紋上,那紋路像極了他書房裏的《周易》爻線。「陛下若堅持,」他終於開口,「需令匠戶將孕期記錄交翰林院備案,以防「借孕避役」。」朱厚照輕笑,提起朱筆在疏尾批道:「準奏,著尚工局與翰林院共製《匠孕冊》,劉皇後總領其事。」
    戌時,尚工局前院。牛二虎的暖轎停在垂花門前,轎簾掀開一線,露出半張帶鉛斑的臉:「巧娘這主意,倒是像給匠人肚子上安了個「應力縫」——留些餘地,才經得起捶打。」青禾扶著轎杆,指尖的驗銅墨還未洗淨,在暮色中泛著幽藍:「師傅,明日就有孕匠來領防鉛香囊,您說的「鉛斑比色卡」能派上用場了。」
    牛二虎忽然咳了兩聲,從轎內摸出個布包塞給她:「給巧娘的。」青禾打開見是個繡著「錨」字的棉墊,裏麵絮著鬆針與曬幹的海帶碎屑——那是牛二虎按「以形補形」的土方準備的,海帶能「化痰軟堅」,鬆針可「去風止痛」,都是匠人代代相傳的食療方。
    夜更深了,朱厚照站在乾清宮廊下,望著尚工局方向的燈火。劉皇後的「鳳錨」燈籠在夜風中輕晃,與匠人們的「工」字燈連成一片。他摸出袖中的「工禾」火漆印,想起巧兒疏中寫的「工器興國,始於婦人」,忽然輕笑出聲——這匠人出身的女子,竟比滿朝文武更懂「固本培元」的道理。
    次日辰時,張忠捧著《匠孕冊》樣本:「陛下,劉娘娘已命尚食局按巧女史的方子調配防鉛膳食,每日供給孕匠粟米粥加鬆煙墨蜜丸,另配海帶燉豆腐。」朱厚照看著冊首的錨形紋章,想起昨夜夢見的場景:巧兒抱著嬰兒,嬰兒握著枚小巧的驗銅錘,錘頭刻著「工」字。他提起筆,在「王巧兒」位份欄鄭重寫下「巧妃」二字,算是給這新位份的批注。
    窗外,槐花落滿尚工局的飛簷,有片花瓣正巧落在巧兒昨日留下的驗銅圖紙上,蓋住了「應力縫」三個字,卻露出底下的「孕」字批注——那是她用鬆煙墨寫的,筆畫間還帶著妊娠時的顫抖。朱厚照將圖紙折好收進袖中,轉身對張忠道:「傳旨,今歲端午,朕要親往尚工局,給孕匠們發防鉛香囊。就說...這是「火德星君」賜的安胎符。」張忠領命時,他忽然又補了句:「再著尚食局給巧妃送些核桃酪,她孕吐時愛吃酸甜。」
    春風掠過,乾清宮前的銅缸裏浮著幾片槐花,像極了巧兒設計的「浮水驗鉛球」。朱厚照望著缸中倒影,想起巧兒說過的話:「匠人的心,就像這缸水,看著平靜,底下藏著千般計量。」他伸手撥弄水麵,漣漪散去時,錨形紋章的倒影與自己的身影重疊,竟像是匠人掌心的鉛斑,刻進了這萬裏山河裏。
    喜歡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請大家收藏:()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