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治長子,李忠
字數:7844 加入書籤
【李忠乃唐高宗李治之長子,其生母乃是宮中一名地位卑微的宮女劉氏。他呱呱墜地之時,便是在那莊重肅穆的東宮內。初時,李忠也不過是眾多平凡皇子中的一員罷了。
彼時,王皇後膝下無子,這對於她的後位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而在其舅父柳奭苦口婆心的勸說之下,為了能夠牢牢鞏固自己的後位,王皇後毅然決然地決定將李忠收作養子。就這樣,李忠的命運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轉變。
終於,在永徽三年公元 652 年)的時候,李忠憑借著王皇後養子這一身份,成功地被冊立為太子。一時間,他成為了眾人矚目的焦點,似乎未來的皇位已然觸手可及。
然而,世事無常,好景不長。沒過多久,李治便深深地迷戀上了那個心機深沉、野心勃勃的武則天。自此以後,武則天與王皇後之間展開了一場激烈無比的爭寵之戰。
時光荏苒,轉眼來到了顯慶元年公元 656 年)。此時的武則天已經逐漸得勢,風頭無兩。
而李治則以李忠並非嫡出之子作為借口,毫不猶豫地下旨廢除了他的太子之位,並將其改封為梁王。
不僅如此,還授予他梁州都督一職,但隨後不久,又將他調任至房州擔任刺史。至此,李忠的人生猶如坐上了過山車一般,從雲端跌落穀底,充滿了無盡的波折和坎坷。
失去太子身份後的李忠,其境況猶如從雲端跌入穀底般急轉直下。往昔那眾星捧月、高高在上的待遇一去不複返,如今的他深切地明白自身的命運已然岌岌可危,時時刻刻都處於對丟掉性命的深深恐懼之中。
在這無盡的惶恐驅使之下,李忠開始做出一係列超乎常人想象的怪異舉動。
李忠常常身著婦人的服飾,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仿佛這樣就能躲避那些可能隱藏在暗處的刺客,給自己帶來一絲虛幻的安全感。
不僅如此,他還頻繁地尋求各種占卜之術,妄圖以此來預測未來的吉凶禍福。然而,事與願違,這些看似荒誕不經的行為非但沒有幫助他脫離眼前的困局,反而如同雪上加霜一般,給他招致了更為沉重的災難。
終於,在顯慶五年公元 660 年)的時候,有人向唐高宗李治告發了李忠的這些異常行徑。得知此事後的李治龍顏大怒,當即下令將其廢為庶人,並將他囚禁至遙遠而又荒涼的黔州。
令人唏噓不已的是,李忠所居住之處竟是昔日李承乾曾待過的地方,同樣的遭遇在此刻再度上演,曆史總是驚人地相似。
當李忠被囚禁於黔州之時,他的生活狀況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黔州地理位置偏僻,在那個時代堪稱是一處頗為荒僻落後之所。
這裏遠離了長安那繁華熱鬧的宮廷,曾經身為尊貴皇子的李忠此刻卻淪為了任人擺布的階下囚。
這種天壤之別所帶來的巨大心理落差,無時無刻不在狠狠地折磨著他脆弱不堪的精神世界。
他像一隻被困於牢籠之中的野獸,被無情地關押在了那曾經屬於廢太子李承乾的住所。這一安排簡直就是一種赤裸裸的羞辱和嚴厲的警示,仿佛在向世人宣告著他如今悲慘的境地。
走進那間狹小而又逼仄的囚室,一股令人作嘔的黴味撲鼻而來。室內陰暗潮濕得讓人感覺仿佛置身於幽深的地府一般,牆壁上布滿了斑駁的青苔,地麵也是濕漉漉的,一不小心便會滑倒。
這裏的生活設施簡陋到了極點,除了一張破舊不堪的木床和一個散發著惡臭的馬桶之外,再無其他像樣的東西。
想當年,他也曾過著仆從如雲、錦衣玉食的奢華生活。然而此刻,每日擺在他麵前的食物僅僅隻是一些粗糙的飯菜,而且還時常難以保證供應。
由於長期營養不良,他原本健壯的身軀逐漸變得消瘦憔悴,麵色蒼白如紙,身體狀況也一天不如一天。
在這段被囚禁的漫長時光裏,李忠的行動受到了極其嚴格的限製。他猶如一隻斷了線的風箏,一舉一動皆在他人嚴密的監視之下。
別說自由出入這個囚室了,就連與外界進行最基本的交流都成了一種奢望。那種與世隔絕的孤獨感和對未知命運的恐懼感,無時無刻不緊緊纏繞著他,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每當夜深人靜之時,曾經宮廷中的那些爾虞我詐以及自己被廢黜時的慘痛經曆就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一遍遍地在他的腦海中重現。
那些勾心鬥角的畫麵、眾人鄙夷的目光以及親人們冷漠的背影,都成為了他揮之不去的噩夢,使得他的精神始終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幾近崩潰的邊緣。
更為煎熬的是,每一分每一秒對於他而言都像是度日如年。死亡的陰影如同一隻無形的大手,時時刻刻籠罩在他的頭頂上方,仿佛隨時都會將他一把攫住,拖入那無底的黑暗深淵。
他深深地明白,自己已然置身於權力鬥爭那洶湧澎湃且深不見底的漩渦中心。在這場殘酷無情的角逐裏,他不幸地淪為了各方勢力眼中亟待拔除的一根毒刺、一個心腹大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究竟何時會遭遇飛來橫禍?又將會以何種方式降臨?這些問題始終像一團濃重的迷霧,緊緊地包裹著他,令其無法看清前路,更無從知曉該如何躲避即將到來的滅頂之災。
這種對未知命運的極度恐懼,猶如一條冰冷刺骨的毒蛇,不斷地啃噬著他那顆原本堅強的心。
每當夜幕降臨,萬籟俱寂之時,他總是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腦海中無數次地浮現出各種可能發生的悲慘場景,使得他整夜整夜地沉浸在惶恐不安之中,終日恍恍惚惚,提心吊膽,再也無法尋回往日的寧靜與安詳。
就這樣,日複一日,月複一月,長期處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以及承受著巨大精神壓力的折磨之下,李忠的內心世界開始一點一點地崩塌。
往昔那個自信滿滿、意氣風發的青年才俊如今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敏感多疑、神經質到近乎瘋狂的可憐人。
終於,在武則天精心策劃的一場政治大清洗當中,李忠毫無懸念地成為了眾矢之的。那些別有用心之人趁機捏造罪名,誣陷他圖謀造反。
麵對這莫須有的指控,李忠縱有千般委屈、萬般無奈,也隻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麟德元年,唐高宗聽信讒言,下達了一道冷酷無情的詔令:賜死李忠。
於是,這位曾經貴為太子的年輕人,在黔州那間狹窄陰暗的囚室裏麵,懷著滿腔的絕望與悲憤,永遠地合上了雙眼,結束了自己短暫而坎坷的一生。
此時的他,不過才剛剛年滿二十二歲,正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啊!可歎命運無常,世事難料,一代英才就此隕落,令人唏噓不已。
在黔州那陰暗潮濕的囚室裏,李忠獨自承受著無盡的痛苦和折磨。曾經貴為太子的他,如今卻淪為階下囚,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
這裏沒有奢華的宮殿,沒有成群的侍從,有的隻是冰冷的牆壁和粗陋的食物。
唐朝宮廷內的權力鬥爭如洶湧澎湃的浪潮,無情地將李忠卷入其中。武後的勢力日益膨脹,她那冷酷的心腸和決絕的手段,使得每一個可能對她構成威脅的人都無法逃脫被鏟除的命運。
麟德元年公元 664 年),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悄然展開。
許敬宗這個諂媚逢迎的小人,完全秉承著武則天的旨意行事。他捏造罪名,誣陷李忠與宰相上官儀以及宦官王伏勝合謀造反。
這一莫須有的指控傳到了唐高宗李治的耳中,李治竟然輕信了這些讒言。一道賜死的詔書下達,宛如晴天霹靂般擊中了年僅二十二歲的李忠。
李忠就這樣在黔州這片陌生的土地上,結束了他短暫而又悲慘的一生。他從高高在上的太子寶座上跌落下來,一路受盡屈辱和磨難,最終還背負著不白之冤離開了人世。這一連串的變故猶如一麵鏡子,清晰地映照出唐朝宮廷鬥爭的殘酷無情。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權力遊戲中,李忠隻不過是一枚任人擺布的棋子罷了。他根本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隻能在波譎雲詭的政治漩渦中隨波逐流,直至被吞噬得無影無蹤。
神龍元年,即公元 705 年,這一年注定要被載入史冊。經過一番波譎雲詭、驚心動魄的政治鬥爭之後,唐中宗李顯終於撥開雲霧見月明,成功地複位登基,重新坐上了那象征著無上權力與榮耀的皇位。
李顯複位後,心中始終無法忘卻一件事——那便是李忠曾經所遭受的冤屈。李忠,這位可憐的皇子,命運多舛,生前曆經磨難,最終含恨而終。李顯每每念及此處,都不禁黯然神傷。
為了給李忠討回公道,李顯毅然決然地下旨追贈他為燕王。這個封號雖來得太遲,但卻飽含著李顯對李忠深深的愧疚和憐憫之情。
不僅如此,李顯還特別下令讓李忠得以陪葬於乾陵。這座宏偉壯觀的皇陵,將成為李忠安息之所,也算是給予他最後的一份殊榮。
然而,盡管這份遲來的榮譽看似輝煌,可對於早已逝去多年的李忠而言,實際上已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他的生命已然消逝,那些曾經承受過的痛苦和不公再也無法挽回。
但無論如何,這一舉措好歹也算是為李忠那段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生畫上了一個略帶慰藉的句號。或許在九泉之下,李忠能夠感受到李顯的這番心意,從而得到些許安寧吧。】
顯慶年間
宮廷內彌漫著一股緊張而壓抑的氣氛。此刻,尚端坐於太子之位的李忠,麵色蒼白如紙,眼神中流露出無法掩飾的驚恐之色。
他那瘦弱的身軀微微顫抖著,心中暗自思忖:難道自己日後真會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嗎?
懷著滿心的恐懼與不安,李忠如同一隻受驚的兔子一般,連滾帶爬地朝著李治所在的宮殿狂奔而去。
一路上,他的心怦怦直跳,仿佛隨時都會跳出嗓子眼兒。終於,氣喘籲籲的他來到了宮殿門口,顧不得整理淩亂的衣衫,便迫不及待地跪地請求麵見父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殿門緩緩打開時,李忠低垂著頭,踉踉蹌蹌地走進殿內。剛一進門,他便雙膝跪地,整個身體因極度的害怕而不停地顫抖著。
李忠用顫抖得幾乎聽不清的聲音說道:“父皇啊!兒臣自知才疏學淺,實難堪此大任,懇請父皇開恩,下旨廢除兒臣這太子之位吧!”說罷,李忠已是淚流滿麵。
想當初,李忠本以為一旦登上太子寶座,便可高枕無憂,隻需安安分分地等待著繼承皇位即可。
然而,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曆史竟然早已注定了他悲慘的結局——最終將被自己的父皇無情地賜予死罪。
如此殘酷的現實猶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李忠脆弱的心靈之上,瞬間將其擊得粉碎。
是啊!他怎麽能夠忘卻當年隱太子的慘痛教訓呢?可是,要與自己那位深不可測、心思難料的父皇相抗衡?這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在李忠看來,父皇的心思變幻無常,無人能夠準確揣摩。若膽敢與其爭鬥,無異於自尋死路。麵對這般強大且難以捉摸的對手,李忠深知自己根本毫無勝算可言。
還不如直接滑跪。
李治微微挑起雙眉,目光如炬地凝視著眼前正跪地不起的大兒子李忠。說實話,他壓根未曾料到李忠竟敢如此直截了當地向自己請求廢掉其太子之位!
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確實令李治感到頗為詫異,但他麵上依舊保持著帝王應有的威嚴與莊重,以一種嚴肅而低沉的語調嗬斥道:“太子之位豈是能夠輕易廢棄之物?此等胡言亂語速速給朕咽回腹中去!”
緊接著,李治揮揮手示意李忠返回東宮閉門思過,並嚴厲告誡他要仔細斟酌清楚究竟哪些話語當講、哪些不當講。
望著李忠猶如行屍走肉般失魂落魄離去的背影,李治那雙深邃如海的眼眸中閃爍著令人難以捉摸的光芒。
此時此刻,他心中暗自思忖著:雖然自己尚未能將那些盤踞已久的門閥世家徹底打壓下去,但經此一事,他已下定決心不再借助武則天這柄利刃來達成目的。
隻因這把刀如今似乎變得愈發難以掌控,甚至開始有些不聽使喚了。
然而就在這時,一個奇妙且大膽的念頭突然湧上李治心頭——效仿東漢時期的女君鄧綏,開辦一所允許男女共同就讀的太學!
毫無疑問,此舉無異於在眾多世家大族的頭頂硬生生拔掉一根汗毛,必然會引發他們如潮水般洶湧而至的強烈抵製。
但李治可絕非等閑之輩,他可是堂堂大唐天子!麵對可能到來的重重阻力,李治不僅毫無懼色,反而嘴角微揚,流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李治,這位生長於李世民庇護之下的帝王,其性格仿佛與生俱來便帶有一種敢於冒險和賭博的因子。
他時而瘋狂得不顧一切,如同燃燒的烈火;時而又冷靜得令人心悸,恰似深寒之冰。曾經,由於身體欠佳,他所施展的政治手段相對較為溫和,猶如春風拂麵。
然而如今,在大唐國運的潤澤與滋養之下,他的體魄已日漸強健,煥發出蓬勃生機。如此一來,他行事愈發果敢決斷,雷厲風行。
“武媚啊!”李治輕聲呢喃著這個名字,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似期待、似疑惑、又似探究。
“朕倒是很想親眼瞧一瞧啊!此次你究竟能夠奮力攀爬到何等令人驚歎的高度呢?又是否真有本事衝破那層層疊疊、猶如銅牆鐵壁般的艱難險阻,最終成功抵達那世間罕有人能夠企及的至高之境?”
然而,這皇位嘛,無論如何都是萬萬不可能給她的。李治心裏十分清楚這一點,但他就是抑製不住內心強烈的好奇心,想要好好看一看這個女子僅憑自身的力量和智慧,到底能夠走出一條怎樣與眾不同的道路來?
就在他說出這番話語的時候,其語氣之中不僅流露出了對於武媚娘出眾能力的濃厚興趣與好奇,更夾雜著對那尚未可知的最終結局所抱有的一絲隱隱約約的期待之情。
此時此刻的李治,就好似一位氣定神閑、穩如泰山地端坐在釣魚台上的絕世智者一般,正神態自若、悠然自得地靜靜等待著這場扣人心弦的精彩大戲緩緩拉開帷幕。
——————
李治本來就是一個帝王心術頂尖的皇帝,知道曆史上的武則天拿了他李家的皇位,李治就不可能會再次把她召入宮廷。
但是現在的李治需要打擊門閥世家,看到秦良玉的出現時,抬出女子來製衡世家也不是沒可能的。畢竟女子根基太過於薄弱,正好做為李治手中利刃。
喜歡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請大家收藏:()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