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愛新覺羅·胤礽二)
字數:4410 加入書籤
【康熙二十九年,正值康熙帝親征噶爾丹的重要時刻,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康熙帝在行至中途時突然身染重病。麵對如此狀況,康熙帝特意下旨命令胤礽和皇三子胤祉速速前往行宮侍奉左右。
眾人皆以為身為皇太子的胤礽會因擔憂父親病情而心急如焚,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當胤礽抵達行宮見到臥病在床、麵容憔悴的康熙帝時,臉上竟毫無憂戚之色。
此情此景令康熙帝心生不滿,原本對胤礽寄予厚望的他,此刻內心不禁泛起一絲涼意。
時光荏苒,隨著歲月流逝,胤礽也逐漸長大成人。因其皇太子的身份尊貴無比,身邊開始慢慢聚攏起一批朝廷重臣,漸漸地便形成了所謂的太子黨。
伴隨著手中權力的不斷膨脹,胤礽性格中的驕縱之氣愈發顯露無遺。
他行事越發乖張跋扈,對待下屬輕則辱罵重則體罰,毫不留情;即便是對諸位皇子兄弟,也是禮數不周,時常表現出傲慢無禮之舉。
與此同時,康熙帝在位時間長久,其統治根基深厚,而胤礽作為儲君,隨著年齡增長,自然也渴望早日登上皇位執掌大權。
於是乎,父子之間圍繞著權力展開的矛盾衝突日益加劇,且愈演愈烈。
終於,在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於木蘭圍場當著眾多王公貴族及大臣們的麵,正式宣布廢除胤礽的太子之位。
康熙帝痛心疾首地曆數胤礽所犯下的種種惡行劣跡:“胤礽其人,全然不顧祖宗之法,不遵循朕的訓導,肆意妄為!更為可惡的是,此人隻知逞凶作惡,虐待眾人,行為暴戾淫穢放縱,實乃不堪大用!”
當然,其中最能刺痛胤礽心扉的話語當屬那句“胤礽生而克母”,此言一出,猶如一把利劍直插胤礽心窩,給予他沉重一擊。
從此之後,曾經風光無限的胤礽被拘禁在了冷冷清清的鹹安宮中,過上了失去自由、與世隔絕的生活。
話說那太子被廢之後,諸位皇子皆對那儲君之位虎視眈眈,一時間朝堂之上風起雲湧、波譎雲詭,局勢變得異常混亂不堪。
康熙帝眼見如此情形,心中不禁懊悔當初廢除太子之舉實乃過於匆忙草率。
於是乎,在康熙四十八年之際,聖上痛定思痛,毅然決然地複立胤礽為太子,期望他能夠改過自新,不辜負自己的一片苦心。
然而事與願違,這複位後的胤礽非但未能汲取過往的教訓,反倒愈發肆無忌憚、變本加厲起來。
他整日心心念念著如何能夠早日登上那至高無上的皇位寶座,全然不顧及君臣父子之道。
這般行徑終究還是觸怒了康熙帝龍顏大怒,終於在康熙五十一年之時,康熙帝再度頒下詔書,將胤礽二度廢黜,並依舊將其幽禁於那陰森寒冷的鹹安宮中。
自那日起,胤礽就如同被囚於牢籠中的困獸一般,永遠失去了自由,被迫留在這片荒涼之地。時光悄然流逝,歲月無情地拉長著他那本應輝煌燦爛的人生軌跡,取而代之的卻是無盡的孤獨與寂寞。
在這裏,沒有繁華熱鬧的宮廷盛宴,沒有群臣朝拜時的山呼萬歲;有的隻是冰冷的牆壁、狹小的空間以及日複一日單調乏味的生活。然而,命運似乎總是喜歡捉弄人,即便身處如此絕境,胤礽心中仍存有一絲慰藉——那些將他從至高無上的皇位上拉下來的阿哥們,最終也未能逃脫悲慘的結局。
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些曾經野心勃勃的皇子們,為了爭奪那張象征著權力巔峰的龍椅,不擇手段、勾心鬥角。他們視彼此為仇敵,用盡一切陰謀詭計去算計對方。
可到頭來,卻落得個兩敗俱傷的下場,準確來說,其他皇子阿哥結局好像還要慘點。
看到其他兄弟下場的胤礽,不禁暗自思忖:這世間萬物皆有其定數,就如那磨刀之石與利刃之間的關係。當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刀已然煉成之時,那塊曾助它鋒芒畢露的磨刀石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或許,這便是所謂的因果循環吧!想到此處,他那原本因囚禁而生出的憤懣之情稍稍得到了些許平複。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便來到了雍正二年。這一年,胤礽在那暗無天日的幽禁之所裏悄然離世,享年五十一歲整。
消息傳出,朝野上下皆是一片唏噓感歎之聲。雍正帝念及兄弟之情,遂追封其為和碩理親王,並賜予諡號“密”字以作悼念。
回首胤礽這一生,因其身為嫡長子的尊貴身份得以被冊封為太子,曾經盡享人間榮華富貴以及眾人寄予的殷切厚望。
隻可惜後來由於諸多錯綜複雜的緣由導致他兩次被立又兩次遭廢黜,最終隻能在那清冷寂寥的幽禁之地中鬱鬱而終。
他的命運起伏跌宕,與大清朝那紛繁複雜、爾虞我詐的宮廷爭鬥緊緊交織在一起,宛如一顆流星劃過夜空般短暫而耀眼,卻又充滿了無盡的悲哀與無奈。
他的人生曆程不僅給後世留下了深深的慨歎,同時亦對整個清朝的政治格局產生了極為深遠且重大的影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唐
太極宮
李世民凝視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寒意,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滿臉驚愕地喃喃自語道:
“這個……真的是在培養太子嗎?怎麽看都像是在關押重刑犯啊!那些犯人好歹還有放風的時間呢,可這位清朝太子卻無時無刻不在那位皇帝的嚴密監視之下,如此情形繼續發展下去,這太子不被逼瘋魔才真是咄咄怪事!”
與此同時,長孫皇後也將目光投向了康熙責罵胤礽生而克母的那一幕,她美麗的雙眉緊緊皺起,臉上流露出明顯的不滿之色。
隻見她輕啟朱唇,用一種帶著不認同的口吻緩緩說道:“就憑這句話,對一個年幼的孩子而言,無疑是字字誅心呐!”
坐在母親身旁的李承乾,此刻正目不轉睛地看著畫麵裏清朝太子因失去母親而悲痛欲絕的模樣,他的內心深處不由自主地泛起一陣恐懼和後怕。
他下意識地用力握緊了母親的手,仿佛生怕一鬆手便會永遠失去這份溫暖與依靠。顯然,他根本無法想象自己若是有朝一日也經曆這般失去母親的痛苦將會如何。
敏銳地察覺到兒子情緒變化的長孫皇後,輕輕地伸出手,輕柔地拍打著李承乾的小腦袋瓜兒,柔聲細語地安慰道:“高明莫怕喲,母親會一直陪伴在高明身旁的。”
清朝
毓慶宮
當胤礽的目光觸及到那行冰冷刺骨的文字——"生而克母"時,一股無法言喻的痛楚瞬間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盯著眼前的字跡,仿佛要將它們深深烙印在腦海之中。
那顆曾經充滿溫暖與希望的心,此刻正被這句話無情地撕裂開來,鮮血淋漓。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那個曾給予他無盡寵愛、視若珍寶的汗阿瑪,竟然會用如此惡毒且誅心的言語來形容自己。
胤礽緊緊握住拳頭,由於太過用力,指關節處的骨節漸漸泛起蒼白之色,甚至能聽到輕微的咯咯作響之聲。他的雙眼早已被淚水模糊,但仍然倔強地不肯讓其滑落下來,隻是任由那痛苦在眼底肆意蔓延。
與此同時,府邸裏麵的胤褆則像是發了瘋一般狂笑不止。"哈哈,磨刀石!哈哈哈哈,我居然隻是一塊用來磨礪胤礽的磨刀石!" 他的笑聲回蕩在空氣中,帶著無盡的悲涼和絕望。
一生都在苦苦追尋著父親認可的胤褆,從未想過自己竟會落得如此下場。他原本以為隻要努力表現,總有一天能夠得到汗阿瑪的讚許和青睞,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記沉重的耳光。如今得知自己不過是個工具,一個用以成就胤礽的墊腳石,這讓他怎能不感到崩潰?
更可怕的是,胤褆想的是一旦胤礽倒下,他們這些兄弟們恐怕都不會有什麽好結局。
這一點,胤禔是深深知道的。畢竟權力鬥爭向來殘酷無比,勝者為王敗者寇,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可他父親把所有兒子當做另外一個兒子磨刀石的行為還是傷透了他的心。
想到這裏,胤褆的笑聲愈發淒厲起來,仿佛要將心中所有的憤恨和不甘都宣泄而出。
喜歡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請大家收藏:()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