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西晉:阮籍,阮鹹
字數:6019 加入書籤
【好啦,今日咱們再次將目光投向那遙遠而神秘的西晉時代,一同來聊聊其中兩位赫赫有名的人物——阮籍和阮鹹。
這二位啊,可都是魏晉時期聲名遠揚的文學大家兼音樂奇才!他們不僅同屬“竹林七賢”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群體,而且彼此之間還有著一層特殊的親屬關係——叔侄。
可想而知,這樣的身份背景使得他們在當時的文壇以及整個社會當中都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
先說這阮籍吧,字嗣宗,其性格可謂是狂放不羈到了極致,完全不把那些繁文縟節放在眼裏。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能夠如此特立獨行地活著,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正因如此,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了“竹林七賢”中的翹楚。
也許有人會提出疑問:難道竹林七賢之首不該是嵇康嗎?然而事實卻是,盡管嵇康在眾人心中堪稱精神領袖般的存在,但真正引領著這群賢士們前行的,實則是阮籍。
再看政治方麵,身處魏晉交替這般風雲變幻的時局之中,阮籍表現得異常謹慎小心。
話說當年司馬昭有意跟阮籍結為親家,這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好事啊!但阮籍深知其中利害關係,為了躲避這場聯姻,他竟然接連大醉整整六十天之久!
以至於司馬昭根本就找不著合適的時機向他提及此事。由此觀之,即便阮籍在其內心深處對於那司馬氏政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不滿情愫,但迫於當下局勢的威壓,他著實無法堂而皇之地與其展開正麵抗衡。
無可奈何之際,他隻得依仗著整日沉溺於醇香美酒之間、佯裝瘋癲癡狂的行徑,以此來守護自身的安然無恙。
論及文學創作領域,阮籍可謂是成就斐然。其中,那八十二首《詠懷詩》堪稱其代表力作。
這一係列詩作大多采用含蓄隱晦的藝術手法,淋漓盡致地抒發了他內心深處的孤寂落寞、痛楚哀傷,以及針對人生百態和社會萬象的深邃思索。
譬如那句“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清風吹我襟”,巧妙地營造出一種形單影隻、寂寞淒清的氛圍感,將他心底的愁苦煩悶表露無遺。
阮籍的詩篇飽含深情厚意,情感真摯深沉,對後世詩歌的演進與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且重大的影響。
至於阮鹹,表字仲容,此人在音樂方麵獨具稟賦,才華橫溢,特別是在弦樂演奏方麵造詣頗深。
他不僅對當時的琵琶予以改良創新,而且還使得該樂器的音色愈發悅耳動聽、婉轉悠揚,表現力亦隨之大幅增強。
正因如此,後人為紀念他在此方麵的卓越貢獻,遂將這種經他改進後的樂器冠名為“阮鹹”,並簡稱為“阮”。
曆經漫長歲月的洗禮,此種樂器得以傳承至今,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追捧。
阮鹹,這位生性灑脫的名士,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舉一動皆散發出與眾不同的魅力。
每逢與族人相聚飲酒之際,他便會拋開那些陳規舊矩,舍棄尋常所用的小巧酒杯,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碩大無比的盆子。
眾人團團圍坐,一同從這大盆之中舀取美酒,開懷暢飲。就在此時,一群豬竟也聞香而來,湊到盆邊爭相啜飲那甘醇的佳釀。
然而,麵對此情此景,阮鹹並未麵露慍色或心生嫌惡之意,相反,他毫不在意地繼續與這些豬共享美酒之樂,其豁達大度的胸懷展露更是充滿了蔑視之情,絕不肯與那世俗之流同流合汙。
當時,山濤極力推舉他出任吏部郎一職,並讚譽道:“此人心地純淨,毫無私欲雜念,世間萬物皆難以使其動搖本心。”
隻可惜,由於阮鹹生性耿直,從不喜歡阿諛奉承那些權貴之人,因此無意中開罪了不少有權有勢者,導致其一生仕途之路崎嶇坎坷,始終未能得到應有的重用。
盡管阮籍和阮鹹叔侄二人置身於那個動蕩不安、風雲變幻的時代,但他們憑借著自身出眾的才華以及別具一格的個性魅力,始終堅定不移地守護著內心深處那份執著的追求。
無論是那不拘小節、掙脫傳統禮教重重束縛的狂放灑脫舉止,還是那蘊含深邃思想的文學創作,無不讓他們成為魏晉時期風度翩翩的典型代表人物。
他們所遺留下來的寶貴文化財富,不僅包括諸多膾炙人口的佳作名篇,更有那熠熠生輝的精神品質,曆經千百年歲月滄桑,依然被後人們口口相傳、津津樂道,並且不斷深入探究其中蘊含的深遠意義。】
“藥物一旦超出了它原本所設定的用途範圍,那麽性質就會發生天翻地覆般的變化,從而搖身一變成為致命的毒藥。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五石散了。”
金榜語氣之中明顯夾雜著一抹難以言喻的沉重感。遙想當年,在那段特定的曆史時期裏,五石散曾經如狂風暴雨一般席卷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風頭無兩。
當時眾多人士都將其視作能夠帶來超乎尋常、如夢似幻般奇妙體驗的“神藥”而趨之若鶩。然而,又有幾個人能夠真正洞悉到隱藏在這看似神奇外表之下的無盡危害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倘若有人膽敢肆意地大量吞服五石散,那麽接踵而至的後果簡直就是不堪設想!
“首先遭殃的將會是人的皮膚,它會一點一點地開始潰爛。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僅僅隻是冒出一些微不足道的細小紅疹罷了。
但隻要時間稍微一久,這些原本毫不起眼的紅疹便會像惡魔覺醒一樣迅速蔓延開來,並逐漸轉化成一個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膿皰。
待到膿皰成熟破裂之時,從中流淌而出的則是一股股散發著惡臭、讓人惡心欲吐的膿水。
遭受這般苦痛折磨的患者們可謂是苦不堪言,他們白天黑夜都無法安然入睡,每時每刻都要忍受著來自身體和心靈雙重層麵的巨大煎熬。
長此以往下去,不光他們的肉體要承受常人難以想象的折磨,就連精神世界也會逐步走向崩潰的邊緣。
最令人可怕的是它會使人成癮,根本無法戒掉它,後麵還有一個毒藥比之它還要恐怖。那就是阿芙蓉”最後一個是最令人恐怖的。
魏晉時期的人們靜靜地佇立在原地,宛如被施了定身咒一般,一動不動地聆聽著金榜口中所講述的關於五石散的真相。
他們的麵龐逐漸浮現出震驚之色,眼睛瞪得渾圓,嘴巴微張,仿佛能塞進一個雞蛋。
而隨著故事的深入,後怕之情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使得他們原本就蒼白的臉色變得愈發沒有血色。
這些人一直以來都對那傳說中的五石散充滿了好奇和向往,認為它擁有神奇的功效,可以讓人飄飄欲仙、忘卻塵世煩惱。
然而此刻,當他們得知這所謂的“神藥”背後竟然隱藏著如此恐怖的真相時,內心深處受到的衝擊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金榜的話語猶如一道晴天霹靂,又似一記沉重的警鍾,在每一個人的心中轟然敲響。
這鍾聲震耳欲聾,回蕩不息,將他們從虛幻的幻想中猛地拉回到殘酷的現實麵前。
通過金榜的描述,眾人第一次真正了解到五石散的本質——它並非什麽靈丹妙藥,而是一種足以致命的毒藥!
“最令人可悲是後人完全不會從曆史中汲取教訓,以至於後麵引發了一場滔天的災難”金榜的最後餘音帶著無限的哀傷。
萬曆年間
朱翊鈞緊緊地盯著眼前的文字,當他讀到那東西一旦成癮便難以戒除之後,不禁微微蹙起了眉頭。刹那間,他的腦海裏浮現出了近期在大明蠔鏡澳地區大肆泛濫且廣為流傳的一樣物品——阿芙蓉。
帶著滿心的憂慮和疑惑,朱翊鈞再一次將目光投向了那張金榜。就在這時,一股寒意突然從他的後背湧起,瞬間讓他冒出了一身的冷汗。
一直以來,朱翊鈞都堅信這金榜絕不會無緣無故地提及此事。如今它既然明確指出後人未曾吸取教訓,那麽這無疑意味著後續的朝代必定在此事上吃了大虧、摔了大跤。
回想起前幾日,錦衣衛曾傳來消息稱有一種神奇的藥物具有極佳的止痛功效,其效果甚至超越了傳統的麻沸散。
起初,朱翊鈞並未打算對此過多關注,但此時此刻,他深切地意識到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問題實則暗藏巨大隱患,必須立刻著手解決才行。
於是乎,朱翊鈞猛地一拍龍椅扶手,大聲喝道:“傳錦衣衛指揮使劉守有!速來見朕!”不多時,劉守有匆匆趕來,跪地請安。
朱翊鈞麵沉似水,用極為嚴厲的口吻下達命令道:“朕命你即刻前往蠔鏡澳徹查一番,務必弄清楚究竟是哪些國家膽敢向我大明傾銷這種阿芙蓉!
一經查實,立即將相關人員抓捕押送回京,嚴加拷問!朕還要親自撰寫國書,向這些國家的國君興師問罪!哼,不管是什麽阿貓阿狗,隻要敢把手伸向我大明,朕定叫他們有來無回,統統斬盡殺絕!”
唐朝之後的各個朝代,當他們聽到阿芙蓉比之五石散還要可怕時,無不是瞠目結舌、瞳孔瞬間放大。
一時間,整個國家都陷入了一片混亂與緊張之中,人們紛紛奔走相告,四處打聽這究竟是什麽可怕的物品。
各地官員們心急如焚,他們手忙腳亂地組織人手,開始在兵荒馬亂之間瘋狂地查找與之相關的一切資料和信息。
因為大家心裏都清楚,這種不明來曆且看似威力巨大的東西,極有可能對王朝的統治構成嚴重的威脅。
大秦
鹹陽宮
始皇帝嬴政得知此事後,亦是麵色凝重,他那雙銳利的眼睛透露出前所未有的憂慮。
隻見他沉思片刻,然後毅然決然地下達了一道措辭嚴厲的手諭:“從今往後,但凡有任何外來之物欲進入我大秦之境者,務必經過最為嚴格的查驗!不得有絲毫疏漏!若有違者,嚴懲不貸!”
此令一出,滿朝文武皆驚,深知此次事件之嚴重性。於是乎,一場轟轟烈烈的嚴查行動就此展開。
————
阿芙蓉即鴉片,大約是在唐朝時期開始傳入中國。
最初,鴉片是作為藥物從阿拉伯地區傳入中國的。最初的它被當作一種珍貴的藥品,用於醫療止痛、鎮靜等方麵,在《唐本草》等古籍中就有關於鴉片藥用價值的記載。
在唐朝,對外交流頻繁,長安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是重要的貿易和文化交流中心,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通過絲綢之路來到長安,他們帶來了包括鴉片在內的各種商品和特產,鴉片由此進入中國內地。
到了明朝,隨著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東南亞地區成為鴉片輸入中國的又一重要源頭。
葡萄牙等西方國家開辟新航路後,加強了與亞洲的貿易往來,東南亞的一些地區種植的鴉片通過葡萄牙等國的商船貿易流入中國。
當時澳門蠔鏡澳)成為一個重要的貿易中轉地,葡萄牙人是先將鴉片等貨物從東南亞等地運到澳門,再轉銷到中國沿海地區及內地。
喜歡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請大家收藏:()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