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聖人,王陽明

字數:6902   加入書籤

A+A-


    “而王陽明呢,除了那令人矚目的金榜題名之榮耀外,竟然還有著一個更為驚人的稱謂——聖人”
    當“聖人”二字傳入在場眾才子耳中的那一刹那,整個場麵瞬間變得鴉雀無聲。
    緊接著,所有人就像是受到了某種無形力量的牽引一般,齊刷刷地將充滿驚訝與敬佩的目光投向了王陽明所在之處。
    這些才子們平日裏自視甚高,皆認為自己已然是人中龍鳳、出類拔萃之才。
    然而此時此刻,麵對眼前這位被譽為聖人的王陽明,他們心中那份驕傲卻不由自主地收斂起來。因為他們深知,能夠獲此殊榮者必定有著超乎常人想象的智慧和德行。
    王陽明靜靜地站立於人群之中,其身姿挺拔如鬆,神情卻是那般淡然自若。周圍那些或驚歎、或欽佩的目光以及此起彼伏的讚美之聲,似乎對他毫無影響。
    隻見他微微抬起頭來,雙眸凝視著遠方,那目光深邃如海,堅定不移,仿佛早已穿透層層迷霧,望見了屬於自己未來將要踏上的道路。
    那條道路漫長且崎嶇,但王陽明的眼中卻沒有絲毫畏懼之色。
    他深知,作為一名追求聖人之道的行者,所要肩負起的責任無比重大,不僅需要不斷磨礪自身的品德修養,更要以濟世救民之心去造福天下蒼生。
    這條漫漫長征之路或許布滿荊棘,但隻要心懷信念、勇往直前,終有一日定能抵達那光輝燦爛的彼岸。
    【王陽明之所以被尊為聖人,實乃因其在立德、立功、立言等方麵取得了卓越成就。
    就立德而言,王陽明畢生恪守道德準則,其道德實踐堪稱典範。
    當被貶至龍場這等艱苦環境時,他並未因境遇艱難而改變自己的誌向和品德,反倒於困境中持續磨礪內心。
    他言行相符,內外一致,以切實行動闡釋著高尚的道德規範,為世人樹立起道德楷模,彰顯出強大的人格魅力。
    論立功,王陽明軍事才能卓越。寧王朱宸濠起兵反叛,對朝廷統治構成嚴重威脅。
    王陽明當機立斷,迅速集結兵力,憑借非凡的智慧和果敢的決斷,靈活運用戰術,僅用四十三天便成功將寧王生擒,平定叛亂。
    此外,他在地方任職期間,積極推行改革,整肅治安,改善民生,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的穩定與發展,為國家的安定繁榮建立了不朽功勳。
    最為令世人矚目的當屬立言這一方麵。王陽明這位偉大的思想家,以他卓越的才智和深邃的洞察力,創立了陽明心學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體係。
    其中,其核心思想“致良知”以及“知行合一”具有極其重要的曆史意義和現實價值。
    所謂“致良知”,它明確地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其實都蘊含著能夠判斷是非善惡的良知。
    這種良知就如同深埋於地下的寶藏一般,等待著去挖掘和發現。王陽明大力倡導人們要通過不斷地自我反省,深入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從而激發出潛藏在心底的智慧之光,並以此實現個人道德層麵的自我完善和提升。
    而“知行合一”則著重強調了知識與實踐之間不可分割的緊密聯係。
    它徹底打破了長期以來傳統觀念中對於知與行相互割裂的錯誤認知,有力地糾正了當時眾多學者僅僅專注於空洞理論研究卻嚴重忽視實際行動的不良風氣。
    這一理念無疑是對傳統儒家思想一次極具創新性的拓展與深化,進而引發了整個學界一場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
    陽明心學的影響力絕不僅僅局限於國內,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散發出耀眼光芒照亮了周邊國家和地區。
    尤其是在日本,陽明心學如同一股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誌士仁人勇往直前,奮勇拚搏。
    甚至可以說,陽明心學對於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成為了那個時代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
    同時,陽明心學還遠播至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等諸多地方,深深地紮根於當地文化土壤之中,不斷開花結果,為這些地區的文明進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機。
    除此之外,王陽明對於講學授徒之事可謂是滿腔熱忱。他不辭辛勞地四處奔走,廣泛招收門徒,並依據每個弟子的資質和特點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精心培育出一大批出類拔萃的傑出人才。
    這些弟子們宛如點點繁星般散落在華夏大地的各個角落,他們懷著對陽明心學的尊崇與熱愛,不遺餘力地將這一偉大學說傳播開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陽明心學如燎原之火一般迅速蔓延至五湖四海,其深遠的影響力日益彰顯。
    而王陽明本人,無論是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方麵,還是在軍事及政治領域所取得的赫赫功勳,亦或是於思想學術領域作出的非凡貢獻以及產生的廣泛影響,都足以令人歎為觀止。
    他憑借著自身無與倫比的卓越成就,完美詮釋並踐行了中國傳統文人所追求的至高理想——“立德、立功、立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正因如此,王陽明毫無爭議地成為了後世人們心目中備受敬仰的“聖人”,他的光輝事跡和崇高精神如同璀璨星辰,永遠閃耀在中國曆史的長河之中。】
    王華小心翼翼地抱著剛剛呱呱墜地的兒子,那小小的身軀在他懷中輕輕蠕動,仿佛蘊含著無盡的生機。
    他凝視著兒子粉嫩的小臉,眼神中滿是溫柔與慈愛,心中已然為這個新生命定下了名字——陽明。
    此時,王華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不遠處高懸的金榜。陽光灑在榜單上,金字熠熠生輝。
    當他親眼目睹自己的兒子被人們尊稱為聖人時,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激動之情,但與此同時,那份心疼卻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因為他深深地明白,想要踏上成為聖人這條道路,必然會曆經無數的艱辛險阻。一想到兒子不知在背後默默承受了多少苦楚和磨難,才能夠取得如今這般令人矚目的成就,他的心就像被針紮一樣刺痛。
    思緒至此,王華緩緩地低下了頭,目光再次落在懷中那個尚在繈褓之中的小陽明身上。
    看著小家夥那張粉嫩可愛的臉龐,他的嘴角情不自禁地微微上揚,綻放出一抹無比幸福的笑容。
    接著,王華輕柔地將自己的臉頰貼近兒子那細膩且溫熱的小臉,靜靜地感受著那股來自血脈相連的溫暖與親昵。
    “兒子,爹爹一定會竭盡全力為你遮風擋雨,守護著你平安健康地長大成人。”他一邊輕聲細語地呢喃著,一邊用手輕輕拍著著王陽明的繈褓,眼中閃爍著作為一名父親滿滿的自豪以及義不容辭的擔當光芒。
    此時,一陣微風悄然拂過,似乎也感受到了這份新生命誕生所帶來的喜悅和榮耀,歡快地圍繞著他們父子二人翩翩起舞,並發出陣陣悅耳動聽的歌聲。
    王華就這樣懷抱著剛剛出生不久的王陽明,穩穩地站立在金榜之下。
    在這一刻,時光仿佛凝固了一般,周圍的一切都變得如此寧靜而美好,這幅畫麵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心底深處,成為了他一生中最為珍視、最難忘記的記憶片段。
    而屬於他和陽明的精彩人生旅程,也正是從這個充滿希望與歡樂的瞬間開始,正式拉開了帷幕。
    正德年間
    豹房
    朱厚照麵帶微笑地看著身旁的劉瑾,眼神卻猶如寒潭一般冰冷深邃,他的語氣看似輕鬆隨意,但其中所蘊含的冷冽寒意卻如同一股無形的威壓,直直地朝著劉瑾撲麵而去。
    “劉公公啊,你這威風可真是不小呢!”朱厚照嘴角微微上揚,似笑非笑地說道。然而,就是這樣一句輕飄飄的話語,卻仿佛一把重錘狠狠地砸在了劉瑾的心口之上。
    劉瑾隻覺得一股刺骨的涼意瞬間從脊梁骨處升騰而起,迅速蔓延至全身。他的雙腿不由自主地一軟,噗通一聲跪倒在地,身體瑟瑟發抖著,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滾滾而下。
    此刻的劉瑾心中充滿了恐懼和懊悔,他深知自己犯下的罪行已經觸怒了眼前這位年輕而又威嚴的皇帝。
    尤其是他迫害朝臣的種種行徑,更是嚴重威脅到了皇權的穩固。
    若是僅僅貪汙腐敗一些錢財倒也罷了,可如今就連王陽明這般清正廉潔、剛正不阿之人,隻因不小心得罪了他便遭受到如此惡毒的陷害,簡直是無法無天!
    想到此處,劉瑾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更別提為自己辯解半句了。在朱厚照那銳利如鷹隼般的目光注視下,任何的狡辯都隻會顯得蒼白無力,甚至可能會招來滅頂之災。
    此時此刻,劉瑾滿心隻有一個念頭——如何才能求得皇上的寬恕,保住這條小命。
    “劉瑾啊劉瑾,朕難道就隻有你這麽一個可用的奴才嗎?”
    朱厚照麵沉似水,冷冷地說道。這句話猶如一道驚雷,在劉瑾耳邊炸響,他瞬間臉色蒼白如紙,身體一軟,竟直直地癱坐在了冰冷的地麵之上。
    隻見朱厚照微微歪了歪頭,漫不經心地從身旁精致的盤子裏拈起一顆晶瑩剔透的葡萄,隨手丟進了口中。
    那葡萄被他輕輕咀嚼著,發出清脆的聲響。待將葡萄籽吐出之後,朱厚照緩緩抬起手來,隨意地擺了擺。
    一旁早已待命多時的錦衣衛見狀,立刻如餓虎撲食一般衝上前去,毫不留情地將劉瑾拖拽而下。整個過程幹淨利落,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然而,朱厚照的目光卻並未隨著劉瑾離去的身影而移動分毫。他隻是淡淡地瞥了一眼站在自己身側、此時正顯得有些惴惴不安的錢寧,語氣愈發冷厲起來:
    “記住,任何人膽敢威脅我大明江山社稷,無論其身份地位如何尊貴,最終的下場都會如同劉瑾這般!”
    這番話宛如一記重錘,狠狠地敲在了錢寧的心頭上,令他不禁渾身一顫。
    與此同時,朱厚照心中暗自思忖著王陽明所倡導的陽明心學如今竟然已經廣泛傳播開來,就連遙遠的琉球以及倭國都有所耳聞。想到此處,他的嘴角微微上揚,似乎已然有了應對之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傳王陽明進宮”
    朱厚照要讓王陽明在對向外傳播的心學內容稍作修改調整,務必要保證那些蠻夷能夠學得透徹明白。至於說與我大明本土所學有所不同?哼,純屬無稽之談!向來便是如此。
    “好像身毒的種姓製度挺不錯的啊!”當這句話傳入王陽明耳中的時候,他不禁感到後背一陣發涼。
    此時的王陽明正因朱厚照的傳喚而匆匆入宮,完全沒有想到會在這裏聽到關於種姓製度的話題。
    待王陽明在禦前站定,朱厚照便開始向他詳細闡述自己對於這種製度的想法和打算。隨著朱厚照的講述逐漸深入,王陽明的內心充滿了震驚與不可置信。
    然而,作為臣子,他隻能默默地聽著皇上的安排,並努力理解其中的深意。
    離開皇宮之後,王陽明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中。盡管心中仍有諸多疑慮,但皇命難違,他還是決定按照朱厚照的指示行事。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王陽明終於完成了相關的部署。望著眼前的一切,他緩緩地吐出一句:“倭國完了……”
    對於那些曾經殘忍屠殺神州大陸子民的倭國人,王陽明自然是恨不得將他們趕盡殺絕。
    然而現如今的大明王朝可謂是內憂外患,自身正麵臨著諸多極為嚴峻且亟待解決的難題,實在難以分出更多的心力去全麵清剿和徹底整治這些令人深惡痛絕的家夥們。
    每當回想起那金榜之上所羅列出來關於神州大陸的淒慘未來景象時,王陽明的內心深處便猶如被怒火燒灼一般,對那些造成如此惡果之人的憤恨之情簡直難以平息。
    可即便如此,他也深知目前的局勢不允許自己衝動行事,隻得咬緊牙關,拚盡全力地將這股熊熊燃燒的仇恨之火強行壓製下去。
    不過話又說回來,不得不承認當今聖上所做出的這番安排著實陰險狠辣至極。
    但正所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對於那些身形低矮、心懷叵測且道德敗壞的倭國之人來說,這般殘酷的懲處手段興許恰好能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作惡多端必將自食惡果的道理。
    ——————————
    題外話:
    朱厚照對於西洋的那些事情絕對比其他人了解的深刻。他會想出種姓製度來收拾小櫻花的法子是很正常的。
    喜歡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請大家收藏:()曆史盤點:始皇陛下贏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